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0)
2023(12256)
2022(10442)
2021(9353)
2020(8161)
2019(18482)
2018(18172)
2017(35401)
2016(19288)
2015(21772)
2014(21818)
2013(21815)
2012(20759)
2011(19200)
2010(19500)
2009(18523)
2008(18216)
2007(16645)
2006(14922)
2005(13527)
作者
(61571)
(51740)
(51539)
(49098)
(32639)
(24799)
(23507)
(20281)
(19170)
(18226)
(17723)
(16880)
(16553)
(16227)
(16047)
(15936)
(15918)
(15285)
(14953)
(14788)
(13115)
(12847)
(12575)
(11877)
(11628)
(11408)
(11360)
(11312)
(10469)
(10239)
学科
(100388)
经济(100299)
管理(53626)
(50578)
方法(40163)
(38809)
企业(38809)
数学(36094)
数学方法(35848)
中国(24700)
(23607)
(21887)
地方(20998)
(20475)
业经(18628)
(18354)
贸易(18347)
(17811)
(17387)
农业(15717)
(14649)
银行(14586)
(13976)
环境(13880)
地方经济(13824)
(13808)
金融(13806)
(12696)
(12114)
(12088)
机构
大学(300044)
学院(298320)
(134235)
经济(131704)
管理(109346)
研究(106678)
理学(94248)
理学院(93128)
管理学(91661)
管理学院(91104)
中国(79556)
科学(66238)
(62657)
(59741)
(58441)
(56582)
研究所(51562)
业大(48230)
财经(48021)
中心(47157)
农业(46729)
(44353)
(43399)
经济学(42983)
北京(39492)
经济学院(38835)
(37093)
(36990)
师范(36505)
财经大学(35359)
基金
项目(192737)
科学(149582)
基金(139953)
研究(133948)
(124729)
国家(123708)
科学基金(103175)
社会(87052)
社会科(82558)
社会科学(82529)
(75151)
基金项目(74357)
自然(66916)
自然科(65319)
自然科学(65291)
自然科学基金(64156)
(63858)
教育(60628)
资助(57140)
编号(52362)
重点(44105)
(42829)
(42724)
成果(42463)
(39628)
科研(37541)
创新(37277)
计划(36971)
国家社会(36563)
课题(36244)
期刊
(150511)
经济(150511)
研究(88833)
学报(53815)
(52342)
中国(52297)
科学(46360)
(45002)
大学(39039)
管理(38563)
学学(37428)
农业(34875)
(27657)
金融(27657)
经济研究(26049)
财经(24986)
技术(23404)
业经(23038)
教育(22514)
(21583)
问题(20638)
(18067)
(17780)
技术经济(16774)
商业(15236)
统计(15146)
国际(14965)
(14536)
理论(14324)
(13504)
共检索到44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虎森  周江涛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南北经济分化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从投资、消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等角度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展开研究,发现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南北经济分化扩大的时间线基本一致,南北差距扩大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进一步凸显。南北经济分化源于南北地区在经济增速换挡、动力转换方面的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是南北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因此,应通过加快北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北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北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使北部经济发展提速,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云波  
新世纪之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利用山东省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薪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体,但其贡献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其边际影响为负;借贷性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远远小于工薪收入所占份额,但由于分配格局的高度不均等,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2006年超过了工薪收入,成为了导致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大,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两项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份额以及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以递增幅度逐步增大,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因此,我国未来规范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应是增加劳动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增加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水平及覆盖面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马晓娜  
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不同角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超边际分析思想,理论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处在半专业化分工结构中人均收入水平非均等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与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交易效率、制度效率、价格水平有关,而与劳动力人数、学习成本等因素无关。利用199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生产技术水平、交易效率的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影响,制度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适中,商品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度最小。继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云波  余泳泽  
本文利用山东省城镇家计调查数据,从人口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就业行业、就业单位的性质以及个人职业和职务是影响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五个主要因素,其中居民受教育程度、就业单位性质的影响程度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个人就业的行业、个人职业及职务的影响呈现减小的态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守刚  周云波  
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关于导致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的讨论成为了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天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2004年3000户最新调查资料为样本,采用二种方法考察了城镇居民各人口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结果表明:职业及职务、教育程度和行业是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三大主要因素,三者合计解释了城镇居民总收入差距的40%以上其中,职业及职务特征超过了行业,跃居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教育程度的影响排在第二位;行业特征退居第三位。为此,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控制两端,扩大中间”,即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控制高收入阶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中国最近 2 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距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非均衡的区域开放 ,区域经济差异未来的变化趋向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一步区域开放的推进方式。至少有四个因素将促使中国区域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区域开放将由片面注重国际转向国际、区际层面并重 ,而在区际开放条件方面 ,内陆地区比之沿海地区毫不逊色。因此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区层次区际开放进程的左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昭  
本文在对前人有关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 ,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迅  孙成东  
利用源自CHNS的山东省数据,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对城乡内部各自的基尼系数进行分解,通过对比分析分项收入集中率,探究引起城镇和乡村各自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就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来说,城镇明显高于农村;就退休收入和其他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来说,农村明显高于城镇;而在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方面,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霞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总量上看,我国目前有中小企业约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75%的就业机会来自中小企业,80%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于中小企业。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桂芹  
我国的非寿险市场已经完全开放。从目前我国非寿险市场的发展来看,各省(市)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97-200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非寿险消费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经济发展、风险厌恶程度、保险价格和损失可能性等因素对非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教育经费支出对这些省(市)的非寿险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通事故损失和火灾事故损失对非寿险消费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而保险价格对非寿险消费的影响还需要设置更好的替代变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健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熊健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建模机理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分析灰色系统中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其主要内容。以关联度作为其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2008年以来,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成效开始明显显现,经济增长率开始高位回调。该文认为经济持续升温的态势已经扭转,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价格涨幅持续攀高的态势也有所缓解;但国内经济的一些新问题如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房地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居民消费的降温值得重视;美国金融问题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需充分估计;最后文章认为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我国就能够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溶沧  赵京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