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7)
- 2023(16354)
- 2022(13783)
- 2021(12516)
- 2020(10594)
- 2019(23434)
- 2018(22977)
- 2017(44088)
- 2016(23742)
- 2015(26091)
- 2014(25525)
- 2013(25081)
- 2012(23479)
- 2011(21568)
- 2010(21933)
- 2009(20627)
- 2008(20246)
- 2007(18376)
- 2006(16523)
- 2005(15039)
- 学科
- 济(110226)
- 经济(110088)
- 管理(76146)
- 业(68272)
- 企(56467)
- 企业(56467)
- 方法(39874)
- 数学(34838)
- 数学方法(34571)
- 中国(30445)
- 财(28374)
- 农(25794)
- 制(24461)
- 地方(24317)
- 业经(23312)
- 学(21461)
- 技术(19720)
- 银(18641)
- 银行(18588)
- 贸(17976)
- 贸易(17960)
- 行(17867)
- 融(17528)
- 金融(17525)
- 易(17439)
- 农业(17197)
- 体(17053)
- 环境(16705)
- 地方经济(15332)
- 务(15311)
- 机构
- 大学(346656)
- 学院(345410)
- 济(153087)
- 经济(150201)
- 管理(129972)
- 研究(121879)
- 理学(111693)
- 理学院(110419)
- 管理学(108818)
- 管理学院(108163)
- 中国(92803)
- 财(73594)
- 京(72481)
- 科学(72016)
- 所(61830)
- 农(57770)
- 财经(57339)
- 研究所(55646)
- 中心(54144)
- 江(52575)
- 经(52020)
- 业大(50494)
- 经济学(48711)
- 北京(45585)
- 农业(45343)
- 院(43720)
- 经济学院(43633)
- 范(42907)
- 财经大学(42439)
- 师范(42398)
- 基金
- 项目(226538)
- 科学(179525)
- 基金(166125)
- 研究(163443)
- 家(146240)
- 国家(145039)
- 科学基金(123551)
- 社会(108522)
- 社会科(102998)
- 社会科学(102971)
- 省(88535)
- 基金项目(87824)
- 自然(78116)
- 自然科(76300)
- 自然科学(76277)
- 自然科学基金(74969)
- 划(74600)
- 教育(74483)
- 资助(65984)
- 编号(63048)
- 重点(51948)
- 成果(51535)
- 创(51510)
- 部(50649)
- 发(49806)
- 创新(47577)
- 国家社会(45960)
- 制(45283)
- 课题(44930)
- 教育部(43569)
- 期刊
- 济(176260)
- 经济(176260)
- 研究(108028)
- 中国(71023)
- 财(57018)
- 学报(55474)
- 管理(51798)
- 农(51706)
- 科学(51069)
- 大学(42314)
- 学学(40373)
- 融(35218)
- 金融(35218)
- 农业(34319)
- 教育(33256)
- 财经(30066)
- 经济研究(30035)
- 技术(28397)
- 业经(26516)
- 经(26027)
- 问题(23009)
- 技术经济(18588)
- 贸(18554)
- 业(18090)
- 科技(17233)
- 商业(16315)
- 国际(15844)
- 版(15823)
- 统计(15583)
- 理论(15561)
共检索到52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庆远
本文从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观点。笔者认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东部导向政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使东部的“效率”超越西部的“公平”。与此同时,制度供给不均衡加剧了西部制度变革路径的依赖,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发展差别。需要通过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形成西部独立的竞争优势,以此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区域经济的差距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议题。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省级行政区为主,目标是实现区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政策手段为财政、货币和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发展 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素梅 刘健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江世银博士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是近年来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一本有分量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在吸收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初步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如何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我国在21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契夫
当今世界各国,无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如何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我国在21世纪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已得到了党和政府乃至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现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辉
文章根据通胀—产出缺口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供给曲线(AS)的宏观经济调控差异测度方法。根据1996~2009年间数据运用HP滤波计算出潜在产出以及通胀率,并结合虚拟变量回归模型得出2003年前后两段的AS曲线斜率;最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AS斜率进行测算,得出相应结果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林伟 马迪 吴娅玲
把金融效率分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采用2001—201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验证了政府干预对上述相关性的影响。全国整体层面的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分区域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加入政府干预变量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影响了区域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释放,且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区域差距。这表明,具有不同发展初始条件的区域对金融政策的实施和调控具有异质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增长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选择合适的金融领域实施相应政策,有效提高区域金融效率,支持经济长期良性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林伟 马迪 吴娅玲
把金融效率分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采用2001—201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验证了政府干预对上述相关性的影响。全国整体层面的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分区域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加入政府干预变量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影响了区域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释放,且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区域差距。这表明,具有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认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思想,应是经济增长“速”与“度”的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全要素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及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是“速度+质量”型的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因此,政府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章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理想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文辉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是确保市场良性运行至为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基础在于通过它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和政府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完善,亦应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制定、立法措施的完善、立法表决机制的更新、调控方法的变革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法律制度 经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