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8)
- 2023(11324)
- 2022(9701)
- 2021(8800)
- 2020(7890)
- 2019(17922)
- 2018(17650)
- 2017(34694)
- 2016(19138)
- 2015(21449)
- 2014(21372)
- 2013(21314)
- 2012(19955)
- 2011(18086)
- 2010(18280)
- 2009(17467)
- 2008(17589)
- 2007(16039)
- 2006(13999)
- 2005(12452)
- 学科
- 济(77454)
- 经济(77366)
- 业(57400)
- 管理(55969)
- 企(44741)
- 企业(44741)
- 方法(39602)
- 数学(35742)
- 数学方法(35486)
- 财(23086)
- 中国(22657)
- 农(21603)
- 制(17825)
- 贸(17323)
- 贸易(17318)
- 易(16914)
- 业经(16022)
- 银(16005)
- 银行(15943)
- 学(15838)
- 行(15078)
- 务(14654)
- 财务(14637)
- 财务管理(14600)
- 农业(14004)
- 企业财务(13833)
- 融(13667)
- 金融(13665)
- 地方(12325)
- 技术(11988)
- 机构
- 大学(286347)
- 学院(283978)
- 济(117830)
- 经济(115490)
- 管理(109427)
- 理学(94594)
- 研究(93677)
- 理学院(93545)
- 管理学(92082)
- 管理学院(91556)
- 中国(74335)
- 科学(59428)
- 京(59391)
- 财(57452)
- 农(56056)
- 所(49208)
- 业大(47164)
- 财经(45877)
- 农业(45124)
- 研究所(44892)
- 中心(43555)
- 江(41688)
- 经(41571)
- 北京(37124)
- 经济学(36535)
- 财经大学(34134)
- 范(33801)
- 经济学院(33522)
- 师范(33317)
- 州(33078)
- 基金
- 项目(187406)
- 科学(145854)
- 基金(136829)
- 研究(129469)
- 家(121648)
- 国家(120643)
- 科学基金(101623)
- 社会(82985)
- 社会科(78695)
- 社会科学(78667)
- 省(73232)
- 基金项目(73164)
- 自然(67808)
- 自然科(66247)
- 自然科学(66219)
- 自然科学基金(65098)
- 划(62453)
- 教育(59564)
- 资助(56191)
- 编号(51244)
- 重点(42423)
- 部(41872)
- 成果(41006)
- 发(39284)
- 创(39009)
- 科研(37243)
- 创新(36585)
- 计划(36423)
- 教育部(35340)
- 课题(34856)
共检索到40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姣姣 和致源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实证分析了我国保险业集中度和规模对绩效的影响,检验了我国保险业的规模经济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业 集中度 绩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颖 张芳洁
承保和投资是财产保险业的两项主营业务,其中,承保业务是财险业的经营基础,其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险业的经营绩效,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财险业虽然保费收入在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但承保利润率却在逐年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志刚 王传毅
保险需求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选取了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建立了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储蓄存款、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模型,并引入了总保险费的滞后变量来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论述了不同因素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芳洁
本文利用 1980~ 2 0 0 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对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环境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国家税收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储蓄存款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通货膨胀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并提出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平
我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影响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GDP、人口数量及分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理位置等。经济发达的省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也普遍较高;但在整体保险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下,部分中西部三线城市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却并不低,而且有的已超过了一些省会城市,三线城市所蕴含的商机逐步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冰,王赛花
本文根据消费理论,从经济因素的城乡差异的角度出发,以农民纯收入、农村储蓄余额、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储蓄余额作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因素,首先运用H—P滤波分析,将各因素增长率与保费收入增长率分成趋势成分与波动成分分别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然后再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 保费收入 H-P滤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秀萍
研究影响保险业效率的因素,不仅能揭示影响因素构成、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提高效率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中国保险业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环境、保险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和保险公司的资本规模、经营能力、管理费用等内部因素都对保险业效率产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保持GDP的增长速度、稳定通胀率、提高资本利用水平和员工的专业素质以及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有效控制管理费用以及提高赔付比率等都有利于提高保险业效率。
关键词:
保险业效率 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郭金龙 张许颖 邱长溶
本文研究表明,推动中国保险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之间没有相互替代关系;引起地区间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经济开放程度的差距、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以及人们风险意识的差距;2004年底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外资将积极开发中国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应未雨绸缪,根据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因素的区域特点,在大力发展东部地区保险业市场的同时,配合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政策,适当加大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开发力度,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少琳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除了经济增长 ,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干预也影响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作者试图利用计量经济建立一个有关保费收入的回归模型 ,定量研究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 ,分析其内在传导机制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回归分析 替代效应 保险市场开放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博 薛伟贤
本文利用1990年至2004年人寿保险业保费收入和相关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对影响我国人寿保险业需求的经济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变迁、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和居民金融资产总量扩张,都会强有力地推动人寿保险业发展,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的倾斜也有利于人寿保险业的阶段性发展。
关键词:
人寿保险业 回归分析 保险需求 经济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增明
文章通过保险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利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现状。结果表明,中国保险业发展速度较快,但远没达到世界平均发展水平,且有较大差距,总体竞争力较弱。进一步运用"钻石模型",选取影响保险业竞争力的13个解释变量,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发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是影响保费收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保险业 竞争力 钻石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洪梅 黄华珍 焦俊勇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1990~2012年保险业保费及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保险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与保险市场发展因素。保险业当前增长困境是相对落后的行业增长模式与不断变化着的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矛盾引起的,恢复增长动力的关键因素在于保险业能否抓住宏观层面蕴含的市场机遇,开展产品、渠道、运营创新,以创新驱动行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
保险增长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主成分回归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小梅 郝绪跃
制度和市场结构共同决定产业绩效。通过1986—2010年相关数据对中国铁路产业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度整体上的放松管制显著提高铁路产业总量且改进效率,但在价格和利润方面不显著;国有产权比率提高显著降低铁路产业效率,在总量、价格和利润方面与一般竞争性产业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铁路产业特征、刚性行政定价机制以及责权利不对等的产权虚置等决定。因此,应形成铁路产业责权利对等、信息透明的管制机制,并实行激励性管制,形成有效竞争局面,以提升中国铁路产业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管凯 邱昊 张英
文章以我国20个不同行业内107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方差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通过讨论政策因素对产业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构建了政策导向—产业因素—企业自身的理论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