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9)
- 2023(8227)
- 2022(6668)
- 2021(5937)
- 2020(4857)
- 2019(10542)
- 2018(10052)
- 2017(18318)
- 2016(10126)
- 2015(10971)
- 2014(10570)
- 2013(10392)
- 2012(9280)
- 2011(8374)
- 2010(8278)
- 2009(7370)
- 2008(7193)
- 2007(6406)
- 2006(5559)
- 2005(4683)
- 学科
- 济(41263)
- 经济(41229)
- 业(34411)
- 管理(32232)
- 企(26903)
- 企业(26903)
- 方法(20271)
- 数学(18063)
- 数学方法(17933)
- 技术(14126)
- 农(12640)
- 中国(10241)
- 业经(10126)
- 贸(10010)
- 贸易(10006)
- 易(9800)
- 财(9322)
- 学(9248)
- 农业(9146)
- 技术管理(8408)
- 环境(7258)
- 地方(6389)
- 产业(6365)
- 划(6221)
- 制(6148)
- 理论(5737)
- 务(5626)
- 财务(5617)
- 出(5612)
- 财务管理(5608)
- 机构
- 学院(150800)
- 大学(150670)
- 济(63342)
- 经济(62331)
- 管理(58702)
- 研究(52963)
- 理学(52229)
- 理学院(51661)
- 管理学(50780)
- 管理学院(50528)
- 中国(36993)
- 农(36507)
- 科学(36063)
- 京(31142)
- 业大(30534)
- 农业(29510)
- 所(27966)
- 研究所(26237)
- 财(23808)
- 中心(23659)
- 江(21613)
- 财经(20163)
- 农业大学(19956)
- 经济学(19598)
- 院(18791)
- 北京(18650)
- 经(18620)
- 技术(18133)
- 经济学院(18005)
- 范(17852)
- 基金
- 项目(112959)
- 科学(88751)
- 基金(83234)
- 家(76974)
- 国家(76374)
- 研究(74403)
- 科学基金(64223)
- 社会(49251)
- 社会科(46987)
- 社会科学(46974)
- 省(44722)
- 基金项目(44617)
- 自然(43660)
- 自然科(42747)
- 自然科学(42734)
- 自然科学基金(42030)
- 划(38378)
- 教育(33757)
- 资助(32621)
- 编号(27289)
- 重点(25939)
- 创(25149)
- 发(24382)
- 部(24311)
- 创新(23608)
- 计划(23551)
- 业(22394)
- 科研(22047)
- 国家社会(21658)
- 科技(21414)
共检索到20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娟 万君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由于我国在引进技术方面不成熟,引进技术的使用效果很不理想,重复引进、引进技术与生产消化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选取我国汽车、船舶这两个技术引进规模较大的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到影响引进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因素,为新形势下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房思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荣生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引起了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现在,科技工作的重心是使科学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的直接要素。而这一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又往往影响和制约着转化过程的状态和速度。本文试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科学向生产力转化的社会条件作些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德兴
襄樊市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政策、资金两大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的作用,加速了科学技术成果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提高了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文浩
全面贯彻党对科学技术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解决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问题。一、要树立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意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类向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中,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总结并认识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进步作用,逐步建立了科学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鸣川 曹宇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生华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转化过程中的局限性。应建立和完善政府推进机制、经济诱导机制、服务强化机制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焱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久佩
目前,施工企业活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推动技术进步不重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真正由技术进步取得的经济效益很小,推广科研成果难度很大。一是有些领导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按常规走路,按常规办事。二是推广“四新”技术,往往涉及到生产工艺和劳动定额的变更,怕出乱、怕麻烦。三是有些领导和科技人员,只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不重视开发和推广。科研成果一经鉴定,就列新课题,上新项目,不在推广使用科研成果上花气力。四是生产任务不足,流动资金紧缺,周转迟缓,以至出现恶性循环,使企业新产品试制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费和科研成果推广等费用很难支付。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应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宇辰
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思考胡宇辰一、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障碍分析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究其原因:1.管理机制不合理。其一,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仍实行承包制,因而,它们只关心如何在承包期内完成产值和税利任务,不愿承担风险去吸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革非
技术、生产与生产力于革非技术的实体是什么?是物、或包括着物、抑或根本就不包括物?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如何以及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些不仅是技术市场学和生产力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诊断的前提,而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焕新
技术成果商品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情况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技术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滞留在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等待出“嫁”没有派上用场.总而言之,技术落后与技术浪费、技术有效供给短缺与技术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形成了目前我国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供需机制.对此问题,我们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丰歧
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正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刻认识和接受。但是,科技成果不会自然而然成为生产力,其间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