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4)
2023(18827)
2022(16553)
2021(15514)
2020(13312)
2019(30843)
2018(30431)
2017(58154)
2016(31901)
2015(36266)
2014(36395)
2013(35993)
2012(33143)
2011(30057)
2010(30013)
2009(28163)
2008(27782)
2007(24433)
2006(21190)
2005(18772)
作者
(96264)
(80321)
(79943)
(76199)
(50834)
(38803)
(36317)
(31583)
(30353)
(28625)
(27136)
(26966)
(25502)
(25294)
(25023)
(24779)
(24776)
(23875)
(23112)
(23019)
(20240)
(19682)
(19572)
(18225)
(18126)
(17981)
(17868)
(17804)
(16397)
(16041)
学科
(126241)
经济(126090)
管理(91027)
(87560)
(71355)
企业(71355)
方法(61631)
数学(54291)
数学方法(53636)
(35047)
中国(34615)
(34413)
(28727)
业经(26977)
(25895)
贸易(25886)
(25132)
地方(24172)
(23854)
农业(23169)
(21554)
财务(21474)
财务管理(21425)
(20489)
银行(20404)
企业财务(20287)
理论(19592)
(19569)
金融(19565)
(19383)
机构
大学(464485)
学院(462271)
(183180)
管理(179437)
经济(179250)
理学(155901)
研究(155064)
理学院(154110)
管理学(151229)
管理学院(150407)
中国(116708)
科学(99649)
(98154)
(85513)
(84885)
(79654)
业大(75083)
研究所(72929)
中心(71464)
财经(68618)
农业(67930)
(67152)
(62311)
北京(61644)
(59414)
师范(58676)
(55828)
经济学(55265)
(54316)
财经大学(51039)
基金
项目(317158)
科学(246779)
基金(229751)
研究(222673)
(203448)
国家(201800)
科学基金(171314)
社会(138946)
社会科(131613)
社会科学(131576)
(124281)
基金项目(122108)
自然(115170)
自然科(112475)
自然科学(112438)
自然科学基金(110441)
(105628)
教育(102719)
资助(95681)
编号(89952)
成果(71969)
重点(71458)
(69316)
(66873)
(65066)
科研(61922)
课题(61880)
创新(60851)
计划(60150)
教育部(58521)
期刊
(194758)
经济(194758)
研究(131478)
学报(82696)
中国(81770)
(76752)
科学(71571)
(64418)
管理(62802)
大学(60820)
学学(57721)
农业(51607)
教育(44550)
(42475)
金融(42475)
技术(38444)
财经(33221)
业经(32564)
经济研究(31800)
(28300)
(26434)
问题(26029)
(23263)
理论(22455)
科技(22423)
图书(22277)
技术经济(22129)
统计(21767)
商业(21488)
(21403)
共检索到666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向前  戴国海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较强,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占比较高,影响收入增长的政策能够对消费起到刺激作用。但是以消费信贷额、借贷利差表示的信贷条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考察显示,消费信贷资源没有流向最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低收入群体,是其未能对消费形成有力影响的原因所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燕桥  臧旭恒  
本文在存在流动性约束与预防性储蓄的消费模型框架下,总结了消费信贷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渠道,并利用我国2004~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然而从消费信贷的作用渠道来看,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相关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消费信贷发展并没有降低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压力,其消费保险的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本文认为过高的"大额刚性支出"成本和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消费信贷拉动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较弱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一、不完全消费品市场 在目前流行的经济学著述及文献中,经常出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加区分甚至混同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别是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西方经济现实,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主要指家庭支出。它包括西方家庭所必需的物质性消费(衣、食、住、行)、服务性消费(劳务、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保障性消费(保险、退休)和社会消费(赋税)。扣除赋税后,西方经济学及统计中所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居民货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以消费倾向的大幅下降为标志,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在近十几年来的转轨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基于对中国经济转轨特殊现实的分析,得出了解释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支出的不确定性假说。抽样调查结果和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假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李燕桥  
在一个扩展的C-M消费函数框架内,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消费信贷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动和信贷条件变动同时呈现出"过度敏感性",但信贷敏感性系数要远远小于收入敏感性系数;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对非耐用品与服务消费的影响较弱;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信贷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明显不同,中等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居民的信贷敏感性系数最高,高收入组居民次之,而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居民最低。因此,尽管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破消费信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辉  徐会奇  王克稳  
城镇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启动内需的中坚力量,但目前缺乏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微观两大视角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由于研究前提、研究方法、研究变量、要素选择的不同,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大量研究都在借鉴和套用西方消费理论,缺乏专门针对我国城镇居民行为的理论框架;二是有限理性下城镇居民的非理性、主观性或其他新的行为特征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探索和发掘,应放宽现有研究经典假设,构建城镇居民消费综合模型,进一步拓展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国才  高文亮  
本文依据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性;在短期,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的"必需品"消费支出没有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逸  
在经济学中,消费是一个宏观变量词,它既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带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巨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经济体制下具有较高消费倾向,但相较来说,城镇居民储蓄能力在经济体制下并不高,而且近几年还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据统计,城镇居民年储蓄余额仅是当年货币收入的1/5。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逐步形成只重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导致居民消费出现大幅度降低,消费市场出现疲软现象。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解析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俭富  蒋文静  
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居民消费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在省(市、自治区)层面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广裕  
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首先对研究消费的文献做了简要的述评,并对消费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数理推导。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甘肃省经济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由消费不足所导致。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居民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宏煜  武敏  韩敏敏  
消费金融作为互联网和电子支付行业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新消费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然后通过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对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为完善消费金融管理政策、优化市场建设、引导居民科学消费,给出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卫亚  袁军江  陈新涛  
文章主要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从地区和收入组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笔者在杭斌(2011)推导的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9个省份2006~2009年各收入组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和收入组之间的异质性较为明显;(2)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3)中产阶级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习惯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王雪  
运用Jappelli等设计的模型分阶段测算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明显弱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依然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政  
文章以我国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各省市部分城乡家庭2005-2017年的消费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就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均值为127064.61元,标准差为357541.04元,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较高,且家庭之间消费借贷数额差异显著;居民家庭消费水平随着家庭总收入、金融资产总额的增加而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进而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英  
1999年以来,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居民消费对市场的导向作用日益增强,通过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资源分布不平衡,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使得居民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缓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来研究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