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1)
2023(10140)
2022(8627)
2021(7876)
2020(6371)
2019(14353)
2018(13852)
2017(25848)
2016(14803)
2015(16268)
2014(15975)
2013(14871)
2012(13503)
2011(12456)
2010(12517)
2009(11261)
2008(10935)
2007(9715)
2006(8734)
2005(7571)
作者
(42820)
(35603)
(35362)
(33474)
(22553)
(17070)
(15997)
(13839)
(13508)
(12839)
(11993)
(11747)
(11330)
(11266)
(11093)
(11085)
(10846)
(10595)
(10257)
(10246)
(9039)
(8663)
(8547)
(8151)
(8089)
(8075)
(7858)
(7764)
(7123)
(7114)
学科
(48923)
经济(48869)
管理(43504)
(38859)
(31062)
企业(31062)
方法(21157)
数学(18665)
数学方法(18342)
(16078)
(14849)
中国(14107)
环境(13336)
(11863)
贸易(11860)
业经(11763)
(11591)
(11446)
农业(10580)
理论(10337)
(10141)
(9852)
教育(9673)
(9418)
地方(9365)
技术(9178)
(8908)
财务(8895)
教学(8891)
财务管理(8878)
机构
学院(203091)
大学(201175)
(79498)
经济(77792)
管理(75453)
研究(69301)
理学(66085)
理学院(65319)
管理学(64016)
管理学院(63673)
中国(49454)
科学(44336)
(41833)
(40087)
(36471)
(35136)
业大(33968)
研究所(32354)
农业(31920)
中心(31676)
(31101)
财经(28952)
(28542)
师范(28160)
(26402)
北京(25737)
(25258)
(24305)
技术(24058)
经济学(23673)
基金
项目(141487)
科学(111139)
研究(102119)
基金(101099)
(90065)
国家(89248)
科学基金(75782)
社会(64028)
社会科(60701)
社会科学(60687)
(57111)
基金项目(53340)
自然(50139)
教育(49828)
自然科(48996)
自然科学(48979)
(48712)
自然科学基金(48111)
编号(41525)
资助(40782)
成果(33491)
重点(32676)
(31126)
(30399)
(30388)
课题(30290)
创新(28168)
科研(27327)
大学(27250)
计划(26485)
期刊
(82774)
经济(82774)
研究(57460)
中国(43308)
学报(36030)
(35106)
教育(33656)
科学(31164)
(26981)
大学(26915)
管理(25876)
学学(25368)
农业(23994)
(17342)
金融(17342)
技术(16856)
业经(14530)
经济研究(14252)
财经(13854)
(12595)
(11956)
问题(10737)
(10242)
科技(9922)
(9736)
业大(9687)
职业(9471)
技术经济(8877)
商业(8810)
资源(8702)
共检索到294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文  李凌艳  
PISA作为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大型教育评估项目,在考察学生学习素养的同时,对与学生发展相关的环境因素也进行了系统的测查。它构建了与项目目的一致的环境因素测评框架,建立了科学系统的问卷研发流程,在每轮测评中,保证综合评估内容与指向政策热点问题的专题评估内容间的平衡。其测评结果对德国、美国等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经验为开展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中的环境因素测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玲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玲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虎  杨玉冬  陆璟  
本文通过对PISA 2012财经素养测试数据分析发现,上海学生财经素养表现优异,不仅平均成绩高,且高低端差异小,财经素养高水平的比例最高;上海学生的财经素养表现与其在基础学科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校财经教育以及学生理财经验和习惯方面存在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文章对我国中小学财经教育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红卫  
2019年4月,OECD发布了第四版《PISA2021财经素养分析和评估框架》,新框架与之前三个框架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十年来四个版本PISA财经素养评估框架的比较研究,揭示其指标体系和目标向度的变化,其中:指标体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增加财经生活行为相关内容域的得分点分布;目标向度的变化旨在促进从教什么、学什么到形成什么的行为迁移,突显出PISA财经素养评估的重要转向与实践应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启山  雷雅缨  温忠麟  李舒彤  李洁莹  孔雨柔  
采用上海市152所学校5 115名中学生在PISA阅读素养测试中的数据,使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方法,探讨了教师指导、学习策略与学生阅读素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教师指导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还能通过学生学习策略中控制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理解和记住信息策略、概括信息策略等跨层次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阅读素养;但是,学习策略中的记忆策略则没有起到跨层次的中介效应。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文静  彭立伟  
本文通过对2014年后有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的英文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框架》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框架》影响了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深化了教育评价。在教育内容方面,《框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能转向基于阈概念,促进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将教育内容范围从高等教育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在教育方式方面,《框架》采取了形象化的教育故事与小短文的教学策略,通过服务研习实践,开展了自我反思式和探究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受《框架》影响,出现由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或二者有机结合,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性评价或两者有机结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春年   张允良   易岚  
[目的 /意义]对我国数字素养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挖掘我国数字素养政策演进过程中政策要素关联与因果联系,探究数字素养提升治理路径,为促进数字素养政策优化完善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设计一个结合扎根理论、贝叶斯复杂网络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政策文本分析流程,收集1 087份我国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文本,构建出我国数字素养政策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运用贝叶斯复杂网络和随机森林方法展开政策要素关联演进分析、政策工具—目标因果推理,归纳出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结果 /结论 ]我国数字素养政策主体包含党组织、政府主体、政府外部主体等3类,政策工具涵盖赋能型、培养型、刺激型、扶持型和执行型5类。赋能型工具是核心维度,并对政策目标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最重要影响;培养型工具在各个时期始终与政策目标保持着最大正相关性,同时对政策目标综合得分具有最重要影响;刺激型工具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掘;在涌现阶段,政策网络中心节点由赋能型工具转变为执行型工具,并且与扶持型工具最为紧密。未来需精准把握不同政策工具的特性,通过优化工具组合、汇聚多元力量、推进素养教育、发展数字经济、开展数字帮扶和提升政策效能来多方位推动全民数字素养提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春丽  顾小清  
基于PISA最新一轮的测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和芬兰学生的信息技术(ICT)使用差异以及ICT使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两国学生的ICT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在大部分ICT变量的表现上要低于芬兰学生;(2)两国学生在ICT使用上均可区分为不同模式,表现在ICT数量、ICT感知和ICT活动上的不同;(3)两国学生在ICT使用对其科学素养的影响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后,研究从着力培养我国学生的ICT兴趣与ICT自我效能、针对不同模式的学生进行ICT使用方式的指导、合力推动ICT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三方面,对研究发现以及可能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石乐怡   吴应强   陈添  
[目的/意义]构建更具普适性、新颖性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研究设计/方法]参考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国际组织报告、国际标准、多个先行国家(地区)的政策、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雇主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学术论文、全球知名企业动态和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成及其依据。[结论/发现]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由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四大部分组成。[创新/价值]有别于国内同类成果主要依据学术论文析出的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整合多种来源的学术数据,构建出兼具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洪玉  陈伟  王松涛  
住宅节能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节能住宅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我国节能住宅供给和需求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住房金融、税收和保险政策是影响我国节能住宅供求决策的主要因素。本文据此构建了我国节能住宅产业政策的框架,对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李川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科学素养的三种能力,把PISA2006测试框架中的"科学知识"定性为"内容性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能力和知识类型的"认知需求"框架。这是PISA测试对"科学素养"内涵给出的最新解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鑫  
为更好探究高职学生专业承诺、职业核心素养和学习投入三者关系,对北京地区22所高职院校544名已被录取为专升本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专业承诺、职业核心素养和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专业承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核心素养;学习投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应加强学生专业承诺,重视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开发,将职业核心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技能培养中。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方长春  李东生  曹晓琳  王双维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一种科学量化方法,揭示影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决策因素,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论文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量化分析专家系统。选取多个工科专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数据采集。运用多层次粗糙集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建议。【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计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并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框架的核心与本质,对其它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作用,适宜成为核心素养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未来我国本土化的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及实践转化需要注意:借助自主学习能力框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学科素养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素养本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