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9)
- 2023(14837)
- 2022(12514)
- 2021(11490)
- 2020(9496)
- 2019(21296)
- 2018(21066)
- 2017(37595)
- 2016(21948)
- 2015(25199)
- 2014(25290)
- 2013(23685)
- 2012(21846)
- 2011(19850)
- 2010(20129)
- 2009(18177)
- 2008(17860)
- 2007(16364)
- 2006(14431)
- 2005(13133)
- 学科
- 济(69761)
- 经济(69635)
- 管理(63652)
- 业(56326)
- 企(47116)
- 企业(47116)
- 方法(28178)
- 中国(25482)
- 数学(23488)
- 财(23177)
- 数学方法(23143)
- 农(21972)
- 制(20154)
- 学(18365)
- 业经(18088)
- 理论(17728)
- 教育(16724)
- 体(14616)
- 务(14255)
- 财务(14208)
- 农业(14170)
- 财务管理(14161)
- 技术(13945)
- 贸(13694)
- 贸易(13688)
- 银(13594)
- 银行(13523)
- 企业财务(13394)
- 易(13304)
- 教学(12878)
- 机构
- 大学(302274)
- 学院(301267)
- 济(109274)
- 经济(106457)
- 研究(105313)
- 管理(103877)
- 理学(88590)
- 理学院(87429)
- 管理学(85471)
- 管理学院(84936)
- 中国(76171)
- 科学(67110)
- 京(65332)
- 农(59453)
- 所(55274)
- 财(54837)
- 研究所(50011)
- 江(49877)
- 业大(49677)
- 中心(47487)
- 农业(47065)
- 范(43786)
- 师范(43152)
- 财经(42270)
- 北京(41198)
- 技术(40207)
- 州(38510)
- 院(38501)
- 经(38204)
- 省(35290)
- 基金
- 项目(200047)
- 科学(155271)
- 研究(146858)
- 基金(139246)
- 家(124103)
- 国家(122920)
- 科学基金(102698)
- 社会(88886)
- 社会科(83783)
- 社会科学(83762)
- 省(82111)
- 教育(73827)
- 基金项目(73013)
- 划(70100)
- 自然(66867)
- 自然科(65293)
- 自然科学(65268)
- 自然科学基金(64119)
- 编号(61338)
- 资助(56259)
- 成果(51478)
- 重点(46990)
- 课题(46654)
- 部(44121)
- 创(42811)
- 发(42711)
- 创新(39767)
- 制(39429)
- 大学(38747)
- 科研(38383)
- 期刊
- 济(124222)
- 经济(124222)
- 研究(91188)
- 中国(76832)
- 教育(60240)
- 学报(57640)
- 农(54012)
- 科学(47601)
- 财(45472)
- 大学(43872)
- 学学(39973)
- 管理(39889)
- 农业(36144)
- 技术(30834)
- 融(25730)
- 金融(25730)
- 财经(21460)
- 业经(20930)
- 职业(20353)
- 经济研究(19755)
- 业(19333)
- 经(18547)
- 版(17003)
- 问题(15799)
- 业大(15691)
- 图书(15685)
- 坛(14990)
- 论坛(14990)
- 科技(14960)
- 技术教育(13500)
共检索到468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波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涉及多方面以及多因素,从观念和体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观念方面,大学当局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找到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正确规律,社会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在体制方面,要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机构和评价体制,要明确和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要协调体育和教育部门。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能力 观念 体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宏军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教育教学体制、校内外教育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应在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培育校园文化和弘扬学生个性品质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琪花 王孝运
大学生作为与我国互联网金融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群体,其投资理财观念一直深受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灵活支配的流动资金也不断增多,加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操作的便捷、资金使用起点的大幅减少等都大大降低了金融理财的投资门槛。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金融理财投资能力的教育培养,将金融理财观和投资知识作为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长期规划和社会职业实践的“必修课”。文章以我国互联网经济金融的高速发展过程为研究背景,探究我国互联网经济金融对我国大学生理财投资行为的直接影响,并为我国互联网经济金融的技术创新、发展、监管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学生 投资理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贤华 徐枞巍 朱红波
能力建设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题,而培训作为员工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某军工院所的培训工作为例,围绕该所能力提升战略,以青年科技人员为重点,对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和方式进行创新,提出并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符合军工科研特色的培训工作方法。
关键词:
军工院所 能力提升 培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范霞 刘素娟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否具备创造力,拥有创新才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性人才从何而来?必须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教育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涉及许多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佟瑛
在农村基层,大学生村官先进性作用已逐步显现。整体而言,大学生村官的适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取决于其能力素质高低。基于此,对大学生村官能力模型进行理论性解构,并辩证分析其能力素质优劣所在,尝试构建"高校—政府—社会"三级能力培训体系,进而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支持。
关键词:
大学生 村官 能力结构 培训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会琴 张玙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深剖其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有效开拓高质量、稳就业新局面,为大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技能培训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振中
大学生创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急于求成,我国大学现行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束缚多,创业资金缺乏和融资困难制约着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寻找多元创业途径;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张静
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农民工个体的职业需求是农民工职业培训开展的逻辑起点和目标指向。针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忽视二元需求的现状,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五个方面进行问题剖析和对策探讨,以期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建设。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培训 行业企业需求 职业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羊健 苏永红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事关高校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弄清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职业观念,我们对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做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引人深思。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意向 职业观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仙歌
社会工作人才是一支新兴快速发展的队伍。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和职业性质、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突出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重庆市社区社会工作项目中的人才培训为例,从培训需求、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等五方面分析提出建立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
关键词:
职业能力 社会工作人才 培训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抽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点的公立培训机构为载体,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培训问卷调查。调研显示,大学生在职业培训目标动机、时间周期、培训频率、培训类型、培训方式、培训机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选择倾向,这些都是公共培训供给需要关注的微观层面的需求信息。研究认为,政府从宏观层面提出的统筹各类培训机构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划拨专款专资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举措,能够实质性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就业能力培养,值得推广借鉴。在未来发展进程中,要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公共职业培训服务中的社会职能,建立并推行供给导向的培训计划和需求导向的实践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公共职业培训的供给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