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7125)
2022(14472)
2021(13396)
2020(11251)
2019(25343)
2018(24720)
2017(46567)
2016(26100)
2015(29212)
2014(28898)
2013(27366)
2012(25208)
2011(22673)
2010(22467)
2009(20248)
2008(19508)
2007(17348)
2006(15334)
2005(13165)
作者
(73637)
(61365)
(60980)
(58136)
(39153)
(29466)
(27814)
(24049)
(23692)
(22076)
(20988)
(20885)
(19705)
(19048)
(19031)
(18927)
(18844)
(18373)
(17966)
(17933)
(15234)
(15025)
(14904)
(14294)
(13918)
(13747)
(13711)
(13542)
(12400)
(12253)
学科
(97129)
经济(96959)
管理(71582)
(65320)
(51903)
企业(51903)
方法(43247)
数学(38819)
数学方法(38263)
中国(28689)
(28495)
(25678)
地方(23065)
业经(21104)
(19917)
农业(18997)
(18551)
贸易(18546)
(18056)
(18037)
(15348)
环境(15294)
财务(15277)
理论(15270)
财务管理(15241)
技术(15099)
教育(14807)
(14635)
银行(14582)
企业财务(14477)
机构
大学(354796)
学院(350270)
(138348)
经济(135455)
管理(132516)
研究(119840)
理学(115105)
理学院(113747)
管理学(111297)
管理学院(110676)
中国(88190)
科学(75995)
(74344)
(64501)
(63870)
(59946)
(57832)
业大(56675)
中心(56549)
研究所(54945)
农业(50965)
财经(50504)
(49181)
师范(48558)
(46032)
北京(45351)
(44361)
(42728)
经济学(41783)
师范大学(38708)
基金
项目(246832)
科学(194576)
研究(178072)
基金(177725)
(157055)
国家(155729)
科学基金(133231)
社会(112376)
社会科(106459)
社会科学(106431)
(98732)
基金项目(93653)
自然(87818)
自然科(85826)
自然科学(85797)
教育(84745)
自然科学基金(84264)
(83446)
资助(72590)
编号(71836)
成果(59070)
重点(56560)
(54205)
(53373)
(51855)
课题(51331)
创新(48313)
科研(48261)
大学(47454)
国家社会(46242)
期刊
(145633)
经济(145633)
研究(101907)
中国(74424)
学报(60708)
(56568)
科学(52922)
教育(51306)
(48835)
管理(47762)
大学(46978)
学学(42664)
农业(38630)
(31762)
金融(31762)
技术(29977)
业经(24539)
财经(24328)
经济研究(23710)
(20970)
(20213)
图书(19677)
问题(18987)
(17294)
科技(16920)
统计(16421)
资源(15683)
(15633)
技术经济(15624)
(15613)
共检索到520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刘小春  饶盼  李婵  
本文利用江西高校300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认知因素对其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认知状况中,需求保障政策认知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大学生个人特征中性别变量对其就业区域选择影响显著;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影响其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的措施及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频道对2307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高职高专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占71.4%),排在第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占59.9%),第3是"行业前景"(占49.6%)。接下来是:个人兴趣(占40.7%)、稳定(占34.2%)、编制(占25.5%)、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志民  
江西省公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就业价值判断,就业的顺利与否与高等教育成本、就业成本、就业者的劳动力价格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成本运营效率关系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全省公立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效率运营和社会监督机制的研究。本文就高校大学生教育成本就业成本、就业工资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以及大学生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必须针对具有不同"资本存量"的大学生群体实施分类指导和就业政策支持,从宏观层面上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以缓解日益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广峰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孝锋  魏彤儒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用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到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否。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效用充分发挥的内外因素,从树立市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指导方式、构建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庆祖杰  周春梅  
聋人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当前聋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国家和社会更好地承担起责任,高校要为聋人大学生就业着想,聋人大学生要树立强烈的就业意识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熙凤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事例并非罕见。而当今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承受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亦即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得失业的大学生不至于影响社会安定,则市场的调节作用将是有效的。而目前的失业救济和失业保险制度都可以暂时解决他们的就业危机,但两类保障模式存在着差异性。文章从当前就业市场失衡的现状入手,论证了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优于失业救济的保障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泽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生存发展的利益,更加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以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切入点,构建反映就业质量的研究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展开调研。研究发现,目前,学历、学生干部经历、专业对口度、家庭所在地及就读高校层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茹  
本文对2013届江苏省6所高校46专业2200名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以后的就业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影响大学生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最后从毕业生预期出发,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生玉  王晓华  屈智勇  张欣亮  胡然然  
通过对北京、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1292家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仍有高达64.9%的用人单位存在用人需求,46%的用人单位没有改变招聘计划,32%的用人单位将进行人才储备;81.1%的用人单位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影响;2007-2009年62.9%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数没有变化,增加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20.6%,减少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16.4%;2007-2009年72%的用人单位在连续招收大学毕业生;55.3%的用人单位有招收本科毕业生的计划,26.4%的用人单位有招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计划,18.3%的用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