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3)
2023(15887)
2022(13801)
2021(12794)
2020(10735)
2019(24633)
2018(24083)
2017(47004)
2016(25647)
2015(28334)
2014(28042)
2013(27730)
2012(25503)
2011(23013)
2010(22864)
2009(20810)
2008(20355)
2007(17720)
2006(15609)
2005(13503)
作者
(75227)
(62528)
(62041)
(59099)
(39838)
(30024)
(28131)
(24521)
(23690)
(22308)
(21053)
(20998)
(19844)
(19761)
(19427)
(19196)
(18957)
(18666)
(17953)
(17794)
(15688)
(15181)
(15082)
(14193)
(14045)
(13793)
(13755)
(13716)
(12551)
(12294)
学科
(99072)
经济(98967)
管理(74565)
(71937)
(59084)
企业(59084)
方法(47193)
数学(41590)
数学方法(41138)
(28781)
(27452)
中国(25841)
(23378)
贸易(23373)
(22814)
业经(21788)
(21498)
地方(19127)
农业(18393)
(17970)
(17963)
财务(17905)
财务管理(17876)
企业财务(16986)
技术(16362)
环境(15887)
(15829)
银行(15760)
理论(15389)
(14976)
机构
大学(362107)
学院(360621)
(146056)
管理(143525)
经济(143090)
理学(125353)
理学院(124017)
管理学(121894)
研究(121549)
管理学院(121274)
中国(89483)
科学(76804)
(75924)
(66973)
(64747)
(61604)
业大(58324)
研究所(56506)
中心(54505)
财经(53965)
(51926)
农业(51300)
(49298)
北京(47410)
(45697)
师范(45166)
(44167)
经济学(43867)
(41584)
财经大学(40312)
基金
项目(253068)
科学(198422)
基金(184521)
研究(179929)
(162914)
国家(161578)
科学基金(138100)
社会(113686)
社会科(107967)
社会科学(107939)
(98315)
基金项目(98198)
自然(92153)
自然科(90051)
自然科学(90025)
自然科学基金(88425)
(83444)
教育(82577)
资助(76291)
编号(72190)
成果(57369)
重点(56710)
(55855)
(53466)
(52690)
课题(49382)
创新(49137)
科研(48909)
教育部(47570)
国家社会(46738)
期刊
(152382)
经济(152382)
研究(104447)
中国(63973)
学报(62918)
(57679)
科学(54883)
管理(50397)
(49638)
大学(46789)
学学(44393)
农业(39834)
教育(36389)
(32011)
金融(32011)
技术(28855)
财经(25716)
经济研究(25450)
业经(25271)
(21995)
(20395)
问题(20335)
(18450)
科技(18321)
技术经济(17404)
图书(17349)
(17212)
理论(16803)
业大(16435)
国际(16017)
共检索到517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宋爽  
东道国外资政策对本国企业吸收溢出效应的影响无疑是溢出效应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对国际上同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充分借鉴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我国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分别对“行业的开放程度”、“对外资企业进入形式的限制”和“合资企业中外方所持比例”三方面政策因素对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资企业进入形式的限制”对内资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合资企业中外方所持比例”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并不清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兵  
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证明,外资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在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以及外资企业类型对外资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以及外资企业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中,外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范明曦  马文祥  
对影响FDI对东道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行业要素的探讨是国际上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利用我国 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 ,对“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这些被普遍重视的行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技术差距”是影响FDI对我国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 ,“资本密集度”以及“行业集中度”对我国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只有在与技术差距共同考察时才会反映出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巴格瓦蒂假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是自然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否产生以及“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一定的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外贸政策。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3年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政策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是我国外贸政策体制是以重商主义的“出口创汇”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使我国的外贸政策仍属于一种保护型政策,因而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涛涛  陈娇  
基于对国内外已有成果的研究和借鉴,本文将单一机制的FD I行业内溢出效应检验模型扩展为双机制的检验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行业中"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和"行业增长性"两个关键影响要素进行了交叉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FD 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两种机制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建立了东道国国内市场FD 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双机制双因素的简要分析框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漫天  赵曙东  
本文运用2000至2005年省际分行业的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水平、后向和前向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和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不十分明显。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内资企业生产前沿的影响上,其中,消费品或轻工业产品行业的内资企业主要从FDI的前向溢出效应中受益;采掘、资本品或重工业行业的内资企业主要从FDI的后向溢出效应中受益;水平溢出效应大多为负,体现了外企竞争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燕  齐中英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 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本文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比较区分了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并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如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资本密集度差距和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水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瑾  朱桂龙  
文章选取1999~2003年的行业层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对中国工业部门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考虑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控制住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和行业效应之后,研究结果显示,FDI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内溢出和前向联系溢出,但后向联系溢出为负。此外,对技术差距最优区间的分析表明,当内资企业生产率为相应外资企业生产率的30%~70%时,前向联系溢出能实现最大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晶晶  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技术溢出推动了东道国同行业及其他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为了实现持续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效地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此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及其相关问题,对我国具有现实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飞鸣  李杰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FDI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与经济增长明显正相关,而金融深化对FDI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意味着我国在不断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金融发展,尤其要提高我国目前金融深化的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艳  
改革开放以来,FDI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起着关键作用,而FDI来源国差异性也日益成为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对FDI来源国进行了5组划分,同时基于全国总体,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区域和中国南北方地区,分别研究了该因素差异性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俊彦  贾玉成  张诚  
如何从外商投资(FDI)角度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对于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3年-2017年中国262个地级市的市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FE)和杜宾空间模型(SDM)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碳赤字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首先,FDI可以有效抑制中国的碳排放和促进碳固定,进而有效抑制了中国碳赤字的扩大,有利于当地"碳中和"目标完成。其次,FDI通过产业聚集、技术溢出和结构效应减少其所在城市的碳赤字,并对周边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产生正向溢出。再次,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北方城市而言,南方城市的FDI空间溢出效果更加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FDI的结构效应和规模聚集效应对周边城市碳赤字有抑制作用。对应的政策建议,应该从落实高质量"引进来"的战略、提升FDI行业碳排放产业政策导向、提升以植被森林覆盖率为手段的碳固定水平三方面入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伟  刘晨  葛顺奇  
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收入是衡量利用外资绩效的核心,也是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管理制度的关键。本文以制造业企业工资为切入点,从行业内工资溢出和行业间工资前后向关联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工资决定模型,区分了影响企业工资的技术外溢和市场竞争途径。研究发现,外资企业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的工资溢出和关联效应均显著小于0,其中通过市场竞争途径产生的负向工资效应远高于通过技术外溢途径产生的影响,对上下游企业的工资关联效应是对行业内企业工资溢出效应的数倍;工资溢出和关联效应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投资动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利平  
通过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1985—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技术内生化分析,构建了四个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率更高,但外资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外资对中国各地区的当地企业并没有产生明显技术溢出效应;相反,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