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5)
- 2023(8281)
- 2022(6920)
- 2021(5822)
- 2020(4584)
- 2019(10220)
- 2018(9560)
- 2017(18124)
- 2016(10044)
- 2015(10465)
- 2014(10176)
- 2013(10100)
- 2012(9206)
- 2011(8265)
- 2010(8080)
- 2009(6702)
- 2008(6276)
- 2007(5276)
- 2006(4610)
- 2005(3642)
- 学科
- 济(42764)
- 经济(42718)
- 管理(28286)
- 业(23618)
- 方法(18472)
- 数学(17116)
- 数学方法(17009)
- 企(16865)
- 企业(16865)
- 环境(13306)
- 中国(13280)
- 学(10943)
- 农(10942)
- 地方(9878)
- 财(9124)
- 业经(8300)
- 农业(7927)
- 贸(7908)
- 贸易(7907)
- 易(7630)
- 划(7344)
- 城市(7146)
- 发(6078)
- 产业(5975)
- 技术(5795)
- 资源(5729)
- 和(5643)
- 规划(5440)
- 环境规划(5307)
- 城市经济(5299)
- 机构
- 大学(143621)
- 学院(143006)
- 济(59150)
- 经济(57964)
- 管理(53956)
- 研究(51345)
- 理学(48373)
- 理学院(47705)
- 管理学(46829)
- 管理学院(46597)
- 科学(35616)
- 中国(34878)
- 农(32437)
- 京(29841)
- 业大(28271)
- 农业(26199)
- 所(26190)
- 研究所(24710)
- 财(22741)
- 中心(22669)
- 财经(19620)
- 江(19552)
- 院(19107)
- 经济学(18850)
- 范(18431)
- 农业大学(18316)
- 经(18106)
- 师范(18101)
- 北京(17579)
- 经济学院(17374)
- 基金
- 项目(111628)
- 科学(88658)
- 基金(84350)
- 家(77618)
- 国家(77070)
- 研究(71112)
- 科学基金(65840)
- 社会(49167)
- 社会科(46938)
- 社会科学(46925)
- 基金项目(46624)
- 自然(45514)
- 自然科(44537)
- 自然科学(44522)
- 自然科学基金(43703)
- 省(43381)
- 划(37879)
- 资助(31997)
- 教育(31349)
- 重点(25610)
- 编号(24714)
- 发(24244)
- 计划(23647)
- 部(23606)
- 创(23374)
- 科研(22274)
- 创新(22058)
- 国家社会(21749)
- 科技(20472)
- 教育部(19578)
共检索到186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交通、建筑碳排放都具一定影响,是一定技术条件下居民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从居民碳排放源头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碳排放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成区形状、中心区状况及邻接性这五个空间形态要素是影响居民碳排放的关键。从理论上看,多数空间形态要素对居民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亟需具体的量化研究予以支持。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空间形态 居民碳排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荣培君 张丽君 秦耀辰 刘荣增 郑智成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居民日常消费产生的嵌入式碳排放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EIO-LCA模型、ESDA-SDE和GWR等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精细尺度家庭嵌入式碳排放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嵌入式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明显于空间异质性特征;高值区聚集于城市扩张较快的新建开发区,以大量新建商品房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家属院的居民为主;家庭和住房特征、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均对人均嵌入式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空间渐进规律明显,其中家庭收入和低碳消费理念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研究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及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论在中国城市低碳社区构建中的适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咏喜 李贵才 林姚宇 段仲渊
居民出行碳排放是人类活动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土地利用作为居民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提出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具有总体上的锁定作用,这一需求在特定交通供给和个人家庭情况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出行行为,并最终影响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总量和结构。土地利用影响交通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开发强度、土地混合利用、交通出行可达性等方面。土地利用是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好的城市空间结构、高强度、良好的土地混合利用以及好的交通可达性等为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组织的基础,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采取一定的交通出行政策限制私人汽车出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金彩 钟章奇 卢鹤立 吴乐英 陈玉龙
城市居民直接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对区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受统计数据缺乏与研究方法的限制,当前的研究不仅较少探讨精细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同时也缺乏在县级尺度上对人均居民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鉴于此,论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通过引入夜间灯光数据,利用增强型饱和校正模型估算了网格尺度上的城市居民碳排放,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的碳排放总体空间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郑州市市辖区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总量位于首位,而邢台县、辉县市和襄垣县的
关键词:
城市居民碳排放 夜间灯光 中原经济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陈慧敏 王利霞
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根基,探究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提高居民低碳消费水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对性别、婚姻状况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在低碳消费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婚姻状况的影响不显著;对年龄、职业、学历、可支配收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因素、学历、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对低碳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9个主因子,再对主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得到影响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5个主要因素:责任感和生态价值观、便捷性、低碳认知、产品价格、政策感知效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消费行为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红涛 楼嘉军 刘润 刘松
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地理学方法,构建了休闲消费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休闲消费水平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人口"胡焕庸线"两侧出现休闲消费鸿沟;休闲消费水平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空间圈层模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城市经济实力、地理环境差异、闲暇时间、休闲动机和城市文化等是居民休闲消费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叶磊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减排的背景下,城市的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及城市各要素具一定锁定效应,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手段,因此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基本概念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并对国际、国内相应研究的方法与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明晰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其关系是相关研究的主流方向;由于国内城市的特殊性,在国内开展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能正确认识国内的实际情况,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规划 空间形态 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凡琳 陆军 赵文杰
基于当前越发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着眼于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城市居民生活能耗,从区域角度探究其空间关系和影响因素。在估算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自相关检验论证了其空间相关性。同时,通过对IPAT模型的改进,在原有模型中纳入微观因素和空间滞后项,以实现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优化,为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具有空间收敛关系,且受人口规模、消费能力、科技支出、生活废弃物回收率、交通能力和集中供暖等因素影响。基于模型结论,建议以城市群为单位构建区域碳减排联动机制,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鼓励研发替代能源,限制高碳产品供给,促进能源消费转型等。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相关性 居民生活能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宁晓菊 张金萍 秦耀辰 鲁丰先
居民交通出行及其碳排放研究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城市低碳交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郑州市居民交通出行开展微观调研,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居民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显示:2001-2011年,虽然公交车、出租车的碳排放在平稳增加,但由于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和频繁使用造成郑州城市居民交通碳排放量呈指数增长态势,并且居民交通碳排放结构从出租车占主导、公交车和小汽车为辅逐渐演变为小汽车占绝对优势、公交车和出租车处于从属的格局。少数家庭对小汽车的过度使用使得居民交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等级差异和家庭差异。不同等级碳排放的家庭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即碳排放总量和小汽车碳排放...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 时空特征 城市居民 郑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霞 李启明
采用主观、心理和社会幸福感综合幸福感量表,对17个省、直辖市的41个大中小城市的居民综合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城市类型、社区类型及人口特征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方差统计分析,就经济收入、城市管理、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城市居民综合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了相关多因素作用模型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类型、社区类型、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的居民幸福感具有不同的特点,经济收入、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城市管理是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师硕 郑逸芳 黄森慰
通过比较2003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有所增加,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却呈减少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居民对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与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相同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要提高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应当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改进政府的环保工作,降低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成本。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环境友好行为 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师硕 郑逸芳 黄森慰
通过比较2003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有所增加,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却呈减少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居民对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与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相同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要提高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应当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改进政府的环保工作,降低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成本。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环境友好行为 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肖伟 朱焕亮
低碳出行倾向是低碳出行行动的前因。为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有必要研究其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合出行行为决策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归纳出6类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影响因素:公交友好、情境依赖、时间感知、价格感知、学习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对6类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证实了6类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