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8)
- 2023(11978)
- 2022(10238)
- 2021(9280)
- 2020(7854)
- 2019(17808)
- 2018(17584)
- 2017(34627)
- 2016(18778)
- 2015(21058)
- 2014(20707)
- 2013(20291)
- 2012(18271)
- 2011(16568)
- 2010(16752)
- 2009(15725)
- 2008(15469)
- 2007(13504)
- 2006(11788)
- 2005(10357)
- 学科
- 济(82335)
- 经济(82200)
- 管理(60151)
- 业(55657)
- 企(46146)
- 企业(46146)
- 方法(42380)
- 数学(38949)
- 数学方法(38389)
- 财(23034)
- 中国(22472)
- 农(19604)
- 制(18447)
- 业经(16485)
- 贸(14904)
- 贸易(14899)
- 易(14467)
- 务(14405)
- 财务(14362)
- 财务管理(14329)
- 地方(14219)
- 企业财务(13650)
- 学(13533)
- 农业(12932)
- 体(12420)
- 环境(12364)
- 银(12358)
- 银行(12323)
- 融(12077)
- 金融(12075)
- 机构
- 大学(273536)
- 学院(271984)
- 济(114800)
- 经济(112531)
- 管理(108130)
- 理学(94989)
- 理学院(93988)
- 管理学(92282)
- 管理学院(91794)
- 研究(86988)
- 中国(65231)
- 京(55944)
- 财(54207)
- 科学(52345)
- 农(45185)
- 财经(43744)
- 所(42823)
- 业大(41882)
- 中心(39968)
- 经(39873)
- 江(39147)
- 研究所(38766)
- 经济学(36557)
- 农业(35687)
- 北京(34367)
- 经济学院(33234)
- 财经大学(32814)
- 范(31831)
- 院(31433)
- 师范(31404)
- 基金
- 项目(189037)
- 科学(150709)
- 基金(141637)
- 研究(131763)
- 家(124398)
- 国家(123473)
- 科学基金(107529)
- 社会(88184)
- 社会科(83942)
- 社会科学(83923)
- 基金项目(75038)
- 省(72788)
- 自然(71273)
- 自然科(69754)
- 自然科学(69737)
- 自然科学基金(68503)
- 划(61657)
- 教育(61427)
- 资助(58443)
- 编号(50326)
- 重点(42421)
- 部(42361)
- 创(39724)
- 成果(39266)
- 发(38711)
- 制(37905)
- 国家社会(37498)
- 创新(37283)
- 教育部(36967)
- 科研(36485)
共检索到38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本毅
城市人口规模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理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由数理模型可得:城市化的技术积聚效应、城市地租、农村人口规模、城市与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农村迁移的冲击等影响着城市人口规模。由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可得,城市土地和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有利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为了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使用城市土地等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论证城市人口规模应从何入手?从理论上说,这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功能大小有关,从实际考察,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直接相联系。而要论证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虽然可以采取经济分析的办法,但实践证明,用经济去考察人口,有些牵强。主要是各种经济因素与人口的关系不很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关系,而用综合的办法分析,各种因素太复杂,且不易理出头绪来。用考察住宅的办法分析人口规模,论证简便,关系密切,实际上,许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萌 张力
文章以上海市为例,通过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探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规模的限制因素更多地源自基础设施投资上注重经济增长的公共投资偏好,而非投资总量的约束。解决与人口增长相关的城市发展问题,有赖于政府职能转型,转变公共投资的目标倾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与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晓丽 沈得芳 张玉
利用我国2002-2012年省级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各省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能够显著促进城市集中度的提高,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以帕累托系数衡量的城市集中度增加0.36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集中,对中部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的影响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对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表现出一定的分散化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晓丽 李坤望
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本文将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的一次自然实验,选取7条铁路干线作为铁路提速的代表,使用倍差法考察了其对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城市,铁路提速促使沿途站点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35.2%。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铁路提速对提速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仅在长期显著;铁路提速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关键词:
铁路提速 城市人口规模 倍差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健 吴佩林
基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3年我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通过聚集经济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较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根据计算的门槛值及最优城市人口规模数值,城市人口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聚集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涛涛 闫昱霖 王丹丹
以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城市常住人口指标衡量城市人口规模,并从人口增速与人口增量两方面探讨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城市人口增加,然而由于高速铁路开通时间较短,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不明显;高速铁路对城市人口增量和增速的影响与该城市初始人口规模、是否在五大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高速铁路开通后,大城市的人口增加数量明显大于中小型城市,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将进一步导致人口分布的极化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利于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人口的集聚,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人口增加更多,但对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表现出较显著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宫攀 杨宇
以我国2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标度律评价城市人口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适配程度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与结构均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非线性标度关系,且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加率小于人口规模增加率。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来看,除科学技术支出与城乡社区支出外,其他支出的增加率均小于人口规模增加率。总体来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修正指标存在空间异质性,组内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能较好地适配人口规模,超大特大城市及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相较于其人口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经济性。研究结论可为优化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永然 耿楚宇
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赫克曼两步法、工具变量回归,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受不同教育政策影响的个体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越高;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存在显著影响,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则不显著;从个体异质性来看,城市人口规模对受不同教育政策影响的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对仅受义务教育法实施影响的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流动人口 教育回报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玮
一、现实问题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原则批准已近三年了。在这三年中,随着蓬勃开展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北京市人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它使我们思虑: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如何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虹
本文考察了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我们使用1953~1982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作为当前城市人口规模的工具变量,估计了个人层面的收入决定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每上升1%,劳动力名义年收入和名义小时收入将分别上升约0.190%和0.189%,即使考虑到物价因素,城市规模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仍显著为正;城市规模增长的收入促进效应并不是线性的,尽管所有收入水平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增长中普遍受益,但相比于收入处于中、高水平的劳动力来说,收入最低的劳动力受益程度相对较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莉 陈可怡
城市规模是人口流动的结果和表现,城市规模分布是否合理,关键在于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能否形成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这需要对城市规模的分布、变化进行准确度量,并探究背后的驱动因素。为此,运用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六普与七普人口数据,检验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在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上的适用性,并比较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在2010至2020年的变化情况。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296个地级以上城市总体不满足Gibrat定律,而Zipf定律的适用度在提高,从十年间的对比来看,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城市间规模差距变大;从中国十九个城市群内城市规模分布的情况来看,十年间绝大多数城市群内城市集中度上升,城市间规模差距变大。第一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量突出,第二档城市群的规模体系较为平均,第三档城市群建设初见雏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适度人口是人口经济学、特别是西方人口经济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对实际统计资料的分析证明,在城市人口规模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人口适度分布与最佳分布问题。城市人口规模适度分布与最佳分布应该是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午禄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依然是我国当前人口问题中的核心所在,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更是突出焦点。北京市的人口增长问题,形势也十分严峻,从人口普查资料反映出的信息是:人口总量逐年增加,人口增长率高居全国各省市的前列,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先春 凌亢 郭存芝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增长有其自身的方式,因此应按照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城市发展方针。本文以江苏省4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横截面动态统计方法研究江苏省城市的演化规律,并由此得出结论:江苏省40个城市人口的未来规模分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
关键词:
城市人口 横截面动态统计方法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