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9)
- 2023(5832)
- 2022(4912)
- 2021(4417)
- 2020(3653)
- 2019(8268)
- 2018(7771)
- 2017(14353)
- 2016(7995)
- 2015(8485)
- 2014(8128)
- 2013(7866)
- 2012(7019)
- 2011(6221)
- 2010(5951)
- 2009(5481)
- 2008(5201)
- 2007(4415)
- 2006(3681)
- 2005(2993)
- 学科
- 济(30835)
- 经济(30804)
- 管理(22771)
- 业(22178)
- 企(17678)
- 企业(17678)
- 方法(16126)
- 数学(14812)
- 数学方法(14661)
- 农(8517)
- 财(8036)
- 中国(7301)
- 学(7135)
- 业经(6811)
- 贸(6809)
- 贸易(6809)
- 易(6638)
- 农业(6074)
- 环境(5777)
- 技术(5595)
- 地方(5292)
- 务(5214)
- 财务(5208)
- 财务管理(5199)
- 企业财务(4933)
- 划(4620)
- 制(4475)
- 和(4209)
- 产业(4153)
- 出(3859)
- 机构
- 大学(112771)
- 学院(111305)
- 管理(44925)
- 济(44392)
- 经济(43666)
- 理学(40286)
- 理学院(39821)
- 管理学(39116)
- 管理学院(38947)
- 研究(38221)
- 农(27604)
- 科学(27186)
- 中国(26689)
- 业大(23507)
- 京(22997)
- 农业(22268)
- 所(20002)
- 研究所(18955)
- 财(17548)
- 中心(17154)
- 农业大学(15327)
- 江(15095)
- 财经(14987)
- 院(13892)
- 经(13791)
- 北京(13723)
- 范(13269)
- 经济管理(13163)
- 经济学(13053)
- 师范(12986)
- 基金
- 项目(86124)
- 科学(67275)
- 基金(63356)
- 家(58558)
- 国家(58084)
- 研究(54862)
- 科学基金(48970)
- 社会(36332)
- 社会科(34617)
- 社会科学(34603)
- 基金项目(34583)
- 省(34553)
- 自然(34136)
- 自然科(33382)
- 自然科学(33367)
- 自然科学基金(32770)
- 划(29634)
- 资助(24657)
- 教育(24509)
- 编号(19702)
- 重点(19694)
- 计划(18910)
- 创(18292)
- 部(18231)
- 发(18079)
- 科研(17540)
- 创新(17181)
- 科技(17144)
- 业(16327)
- 国家社会(15500)
共检索到14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美华
从影响因子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能够使影响因子发生改变的各种非科学因素,并由此引发5点思考与建议,从而使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价中更加公正、合理。
关键词:
影响因子 影响因素 学术评价 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期刊评价指标是期刊某个视角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有必要必须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一个新的期刊存量指标——历史影响因子,就是期刊总被引频次除以载文量再除以办刊年限。[方法/过程]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岭回归进行了实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历史影响因子兼有影响因子和h指数的优点,克服了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存量指标过少、不考虑期刊办刊时间、不考虑期刊载文数量等局限,是一个较好的期刊评价指标。历史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期刊自引问题,而且不同的引文数据库对历史影响因子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排除自引或选择其他引文数据库。
关键词:
历史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 存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广奎 涂志芳
[目的/意义]学术评价对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影响因子和谷歌学术指标为视角,跟踪国内外学术评价指标发展的新动态,思考和探索学术评价指标优化发展的可能方向。[方法/过程]分别选取h5指数排名前50的中英文出版物并查询对应影响因子,分析并检验h5指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对比中英文出版物在学科分布、时间范围、"被引"统计标准等方面的异同和优缺点,总结学术评价指标应考虑的诸多因素。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等维度对网络环境下新的学术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对Altmetrics、RCR、PubPeer的创新性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超
构建一种考虑引用质量的加权影响因子:IFwh指数,该指数既能反映影响因子与H指数计算简便、设计巧妙的优点,又体现SJR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算法中考虑引用质量的思想,以期客观科学地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在详细阐述IFwh指数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CSSCI收录的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检验利用IFwh指数评价学术期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分析IFwh指数评价与影响因子、H指数评价以及CSSCI评价的关系,研究IFwh指数的特性。IFwh指数同样适用于学科专业和科教人员等层面的学术影响力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分析了传统影响因子的时间问题,认为传统影响因子既不是存量指标,也不是流量指标,而且计算数据一半是第二年的被引频次,一半是第一年的被引频次,时间逻辑不一致,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指标——R影响因子,即期刊发表论文后第一年、第二年的篇均被引频次。然后基于CSSCI(2014—2015)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以及中国知网引文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传统的影响因子由于许多期刊被引峰值滞后而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而R影响因子只有少数期刊被引峰值滞后,从而极大地减小了计算误差。
关键词:
影响因子 R影响因子 时间误差 修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万晓云 琚春华
为了防止学术期刊过度自引,文章提出了自然影响因子,本质上是个二元选择函数,对于自引次数最高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他引影响因子,对于正常自引的期刊,自然影响因子等于影响因子。以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的研究表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自引率与期刊影响力无关;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均值较低;自引次数最高期刊的载文量较高;自然影响因子的统计学特征与影响因子极为接近,可以有效地防止期刊过度自引,建议用自然影响因子代替影响因子评价期刊。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洪建
期刊评价中影响因子的引入李洪建Abstract:Theinterferencefactorbeingtheaveragecitedrateforpaperspublishedbyacertainperibdicalduringthetimeofsam...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学术影响力原本是生发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机制,因为社会环境与科学研究本质的变化而逐步扩展为内部影响与外部贡献兼顾。影响力的科学计量分析是顺应大科学时代学术分工细化的产物,但它存在诸多缺陷,以其作为政策工具存在众多争议。把学术影响力评价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将不仅面临诸多困境,而且还需要对其可能带来的效应做充分的预估和评价。现实之中众多大范围有组织的学术评价仅仅是特定情势中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手段。合理的学术评价应以围绕研究内容本身的同行评议为主,辅之以更为丰富的定性、定量与案例信息作为证据支撑。相对于影响力评价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培植成熟的学术共同体和养成良好的研究伦理与文化、理顺高校内外体制与机制、营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是学术影响力评价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评价 科学计量学 同行评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
针对部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的模糊问题,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期刊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指出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公认的分类方法,在期刊评价指标分类中并不适用。因子分析由于解释力较强,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指标分类中完全根据数据说话是不完善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革
在汇集整理出电子资源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合的基础上,通过向进入“211工程”的大学的图书馆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评价指标影响因子重要性程度和易获得性的调查研究,并利用灰色理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综合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子,以此重新构造出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发明 王伟明
[目的/意义]针对组合评价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单一评价法产生偏差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因子分析和诱导密度算子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提出对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提取公共因子来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共线性,并确定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值;然后,以信息熵为诱导分量,利用诱导密度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并确定基于诱导密度算子的综合评价值;最后,基于最小偏差法建立组合评价模型,以此确定最终的组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选取信息与新闻出版学期刊为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立平
在期刊评价中,无论采用主成分分析还是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均无法根据评价值直接判断优劣,只能排序,这就削弱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评价的解释力,本质上是评价值的绝对判断标准问题。文章在分析学术评价特点以及成长曲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Sigmoid函数对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的评价值进行标准化,并基于JCR2017经济学期刊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值进行标准化,并分析了标准化结果的数据特征。结果表明:标准化可以提升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评价结果的解释力,可以对评价对象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平滑了评价值且抑制了水平较高的评价对象,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接近正态分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奉国和 周榕鑫 武佳佳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样本期刊质量在评价年间的变化,为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以2011-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数据源,选取3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为样本期刊,经过筛选得到7个指标,使用熵权法结合因子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年期刊综合得分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最终对综合评价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10-2016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分档情况。[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进行期刊评价时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筛选;(2)各指标所属的公因子趋于稳定;(3)为指标设置不同权重以体现其意义;(4)载文质量高于载文数量;(5)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存在"马太效应";(6)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需要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蓉英 郭凤娇 谭洁
本文借助Altmetric Explorer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获取和分析处理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现有Altmetrics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选取,设计和构建出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及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与传统引文指标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Altmetrics评价指标同传统的引文指标在评价结果上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Altmetrics测度的影响力偏向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较少涉及表征论文质量的学术影响力。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对传统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有所补充。图6。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旭东,彭建国,游滨,刘敢新
对学术评价弊端的简单分析引出了对学术评价绩效的界定。经过分析认为,对学术的内涵、学术评价的目的、学术评价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是影响学术评价绩效的根本因素。这些认识出现偏差是学术评价中产生弊端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学术评价 绩效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