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5)
2023(9871)
2022(8520)
2021(7618)
2020(6672)
2019(15133)
2018(14658)
2017(28367)
2016(15891)
2015(17579)
2014(17738)
2013(17462)
2012(15876)
2011(14449)
2010(14390)
2009(13457)
2008(13369)
2007(12218)
2006(10556)
2005(9141)
作者
(49813)
(41986)
(41752)
(39580)
(26259)
(20417)
(18997)
(16456)
(15495)
(14729)
(14115)
(14092)
(13521)
(13416)
(12975)
(12929)
(12920)
(12398)
(12271)
(11976)
(10782)
(10168)
(10012)
(9671)
(9418)
(9368)
(9253)
(9162)
(8561)
(8555)
学科
(65605)
经济(65538)
管理(41708)
(41393)
方法(33035)
(32059)
企业(32059)
数学(28697)
数学方法(28468)
(19142)
(16329)
中国(16086)
(14753)
业经(13975)
(13599)
贸易(13599)
(13203)
地方(13199)
农业(13175)
(10315)
环境(10022)
(10000)
财务(9987)
财务管理(9961)
理论(9531)
企业财务(9409)
技术(9062)
(8974)
(8773)
银行(8712)
机构
学院(234365)
大学(233754)
(92512)
经济(90641)
管理(87933)
研究(79579)
理学(76974)
理学院(75993)
管理学(74605)
管理学院(74164)
中国(57203)
科学(54122)
(51477)
(48450)
业大(42313)
(42218)
农业(41346)
(40257)
研究所(39108)
中心(36495)
(34979)
财经(33138)
(31286)
师范(30816)
(30080)
北京(29734)
经济学(28552)
(27938)
农业大学(27730)
(27380)
基金
项目(162992)
科学(126497)
基金(118350)
研究(109695)
(106808)
国家(105921)
科学基金(88838)
社会(70346)
社会科(66765)
社会科学(66740)
(65410)
基金项目(64388)
自然(60229)
自然科(58815)
自然科学(58789)
自然科学基金(57780)
(55281)
教育(50113)
资助(48056)
编号(42585)
重点(37117)
(35826)
(35079)
(33641)
计划(33091)
成果(32707)
科研(32573)
创新(31522)
大学(29405)
课题(29390)
期刊
(96405)
经济(96405)
研究(58933)
学报(46679)
(46083)
科学(40135)
中国(39012)
大学(33269)
学学(31974)
农业(30961)
(30377)
管理(27077)
教育(17669)
业经(17357)
技术(17032)
(16597)
金融(16597)
(16539)
财经(15820)
经济研究(15762)
问题(13778)
(13553)
(13414)
业大(12474)
商业(11921)
技术经济(11532)
科技(11456)
资源(11088)
农业大学(10716)
统计(10640)
共检索到323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锋  
准确了解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的前旅游感知形象,是古城镇旅游形象定位和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的基础。文章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以及潜在旅游者对各要素于前旅游感知形象影响强弱的认知比例。运用Logit模型,以SPSS13.0为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经过5轮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锋  
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运用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满生  朱承强  周利方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从我国古城镇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进而阐述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最后提出我国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粟路军  黄福才  
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消费行为和营销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与热点。文章构建了旅游者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对忠诚影响的整合模型,通过对乡村旅游者调查获取丰富基础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服务公平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感知价值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较重要影响因素,服务质量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形象感知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者忠诚的重要前置变量,对重游倾向、口碑宣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寻找替代旅游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管理启示,指出了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双玉  刘琪  龚箭  乔花芳  王安琦  
城市旅游满意度可能受到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并非只受到旅游要素的影响。借鉴行为心理学和旅游需求相关理论,通过演绎推理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利用武汉市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些理论假说和模型。结果表明:经过细微调整后,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旅游满意度的模型构建合理;与替代模型相比较,构建的理论模型最佳;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既直接影响又通过感知价值的调节间接影响旅游满意度,且作用大于旅游动机。因此,提升城市形象感知是提高城市旅游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振英  
海岛古城镇作为海洋海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海岛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从海岛古城镇的旅游业态方面着手,从业态构成状况、地方特色内涵、业态发展潜力三个维度构建具有海岛古城镇特色的旅游业态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海岛古城镇旅游业态的提升提供指导和方向,助力海洋海岛旅游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碧含  
本文从信息搜寻动机这一消费者个性因素出发,分析了虚拟旅游的感知价值问题。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虚拟旅游感知价值受到信息搜寻动机及消费者主观知识的显著正面影响;另外本文也分析了信息搜寻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红  宋颖聪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动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旅游目的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及城镇在空间上扩张和重构的过程。旅游城镇化包括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和社会观念城镇化等四方面的内容。旅游城镇化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内涵式旅游城镇化,包括三种类型:旅游推动城镇"质"的提升、旅游推动城镇空间结构重组、旅游推动城镇转型和功能转变;另一种是外延式旅游城镇化,也包括三种类型:旅游直接推动城市规模扩张、旅游推动农村转变为旅游城镇、旅游直接引致产生城镇或城镇景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文章通过建立全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产业能够对新型城镇化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产业对城镇综合水平的影响高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服务产业的影响低于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环境能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天  屈册  
本文以大陆旅游者游记为分析单位,通过类属分析和多维话语分析,从功能-心理、属性-整体、普通-独特三个维度,分析了大陆旅游者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情感形象,结果发现:大陆旅游者对台湾的形象感知以正向为主,感知的台湾整体形象为文明有序、社会民主、风光秀美、人文突出、轻松舒适;构成台湾旅游形象的重要属性包括居民素质、民风、街道、夜市等,而台北101、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台湾的人文,以及两岸的历史则构成台湾旅游的独特形象;大陆旅游者普遍认为赴台旅游是愉悦的,对台湾的情感形象包括感动、留恋、羡慕、震撼、难忘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笛扬  张建国  崔会平  蔡碧凡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以携程、途牛等专业网站中搜集的关于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1023条游客点评与游记为数据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筛选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汇,绘制语义网络分析图;以高频词汇与语义网络分析图为基础,对旅游形象感知要素进行编码(4个一级编码与17个二级编码),并通过IPA分析法分析其结构特点。结果显示:各个旅游形象感知要素重要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绝大多数要素在游客心中重要性程度低,但大部分要素表现性程度高,只有少部分要素的游客评价较低,大部分游客旅游体验较好。说明保护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是关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柴海燕  王璐  王思远  
黑色旅游作为一种"另类"的旅游形式,具有比"寻常"旅游形式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黑色旅游日渐为大众关注和接受的今天,其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百度旅游、马蜂窝3家旅游网的线上点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性研究,并构建了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模型。结果表明:(1)本研究将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划分包括9个一级类目和30个二级类目的分析体系;(2)到访者对参观动机、基础设施、情感态度、价值评估这四个类目感知程度最深;(3)情感形象在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中占绝对比重,并贯穿于游览的全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