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6)
- 2023(13344)
- 2022(10778)
- 2021(9611)
- 2020(8074)
- 2019(17879)
- 2018(17182)
- 2017(33146)
- 2016(17638)
- 2015(18858)
- 2014(18452)
- 2013(18382)
- 2012(16691)
- 2011(14701)
- 2010(15078)
- 2009(14545)
- 2008(13612)
- 2007(12290)
- 2006(10960)
- 2005(10029)
- 学科
- 济(80183)
- 经济(80100)
- 业(79268)
- 企(70961)
- 企业(70961)
- 管理(62593)
- 方法(33407)
- 业经(28568)
- 农(27345)
- 融(26427)
- 金融(26425)
- 数学(25818)
- 数学方法(25686)
- 财(25665)
- 银(23771)
- 银行(23726)
- 中国(23226)
- 行(22995)
- 农业(20745)
- 务(19470)
- 财务(19456)
- 财务管理(19440)
- 地方(19207)
- 企业财务(18485)
- 制(18293)
- 技术(16779)
- 贸(15060)
- 贸易(15048)
- 易(14689)
- 理论(13678)
- 机构
- 学院(253657)
- 大学(246365)
- 济(110673)
- 经济(108784)
- 管理(101348)
- 理学(87714)
- 理学院(86840)
- 管理学(85736)
- 管理学院(85295)
- 研究(81450)
- 中国(72076)
- 农(53182)
- 财(50199)
- 京(50182)
- 科学(50106)
- 农业(42118)
- 所(41466)
- 业大(41110)
- 财经(40493)
- 中心(39931)
- 江(38937)
- 研究所(37810)
- 经(36909)
- 经济学(34103)
- 经济学院(31205)
- 州(30935)
- 北京(30575)
- 财经大学(29991)
- 商学(29703)
- 商学院(29437)
- 基金
- 项目(172071)
- 科学(137121)
- 基金(127446)
- 研究(121440)
- 家(112650)
- 国家(111615)
- 科学基金(96780)
- 社会(81243)
- 社会科(77364)
- 社会科学(77344)
- 省(69177)
- 基金项目(68233)
- 自然(63083)
- 自然科(61713)
- 自然科学(61694)
- 自然科学基金(60679)
- 划(56717)
- 教育(53089)
- 资助(50301)
- 编号(46492)
- 业(40332)
- 创(39906)
- 重点(38896)
- 发(38793)
- 部(36962)
- 创新(36535)
- 成果(34654)
- 国家社会(34485)
- 科研(33232)
- 制(32060)
- 期刊
- 济(121114)
- 经济(121114)
- 研究(70332)
- 农(49510)
- 中国(45827)
- 融(41323)
- 金融(41323)
- 学报(40962)
- 财(40814)
- 管理(39975)
- 科学(38517)
- 农业(32530)
- 大学(30720)
- 学学(30056)
- 业经(22632)
- 技术(20568)
- 财经(20565)
- 业(19528)
- 经济研究(18984)
- 经(17694)
- 问题(15839)
- 教育(14668)
- 技术经济(14645)
- 商业(13097)
- 贸(12786)
- 现代(12609)
- 科技(12252)
- 版(12151)
- 世界(11956)
- 财会(11886)
共检索到37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应清 徐利辉 谭志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银教 田伯乐
贫困山区信贷经济效益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富饶的贫困”是制约贫困山区信贷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有很多贫困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技术、交通、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而长期不能脱贫,我们把这种贫困叫做“富饶的贫困”。这些地区生产结构单一,适宜种茶的地方没有种茶,适宜放牧的地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恒保
利息是银行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利息率表现为银行参与分割企业利润的度,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贷款利率的高低对企业贷款的需求具有弹性效应,即提高贷款利率时,贷款需求量就会减少。降低贷款利率时,贷款需求量就会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贷款利率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鹏
紧扣农户借贷行为特征,明确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笔者基于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燕 王磊玲 罗剑朝
运用随机效应的变截距回归模型,以陕西省104个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为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市场份额和机构治理水平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越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越高。从发展农业现代化,扩大财政支农乘数效用,降低农村金融门槛,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贷风险 县域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霞
本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杠杆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发达国家公司杠杆率的部分因素确实也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但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具有很强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为公司杠杆率与公司国有化程度的强正相关关系和公司成长性对杠杆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也说明制度因素显著影响公司的融资行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因子分析 上市公司 杠杆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军
文章从信息、信息系统、信息接受者三方面论述了影响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主要因素。在对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信息系统在信息生产、传播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提高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能力有所帮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彦平
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人口基数、人口增长速度及人的素质。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经济势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义厚
试论影响农业援外项目效益的主要因素孙义厚(江苏省农林厅外事外经办)从60年代中期起,江苏省就开始承担我国农业对外援助任务,通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援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得到许多同行和专家的公认。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总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的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但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 ,受到了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发展、制度和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面对这一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 ,加快构建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农业的支持体系 ,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继续发挥农业在新时期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
基础地位 制约因素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小洲 熊娟
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主要有出口国环境因素、战略因素和营销因素,就重庆市企业而言,影响因素依次为出口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贸易壁垒、出口国的文化地理因素、产品价格差异战略、分销因素、出口目的、广告促销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及促销差异战略。为此,重庆市企业应实施科学的国际营销策略,变被动接订单为主动出击,扩大企业规模,建立战略联盟,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
营销因素 环境因素 战略因素 出口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鸿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寻求发展,需要从企业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明确企业的目的、经营宗旨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必要的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甘武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琦 陶建平 田杰
本文选取2006~2010年全国2 069个县(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县域金融总体和县域商业银行、县域信用社两个层面分析影响不良贷款率变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研究发现:增加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加强政府财政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有助于化解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县域商业银行农贷业务的信贷风险与农贷市场份额正相关;县域信用社的运营能力对降低县域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有重要影响。为有效化解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应完善征信体系以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实施积极的县域宏观调控政策以提高居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