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7)
2023(10552)
2022(8788)
2021(7921)
2020(6625)
2019(14746)
2018(14322)
2017(26312)
2016(14840)
2015(16602)
2014(16328)
2013(15736)
2012(14607)
2011(13208)
2010(13013)
2009(11807)
2008(11661)
2007(10563)
2006(9339)
2005(8410)
作者
(48911)
(40754)
(40696)
(38217)
(25795)
(19882)
(18410)
(15902)
(15859)
(14501)
(13950)
(13807)
(13458)
(13303)
(12965)
(12580)
(12533)
(12054)
(11920)
(11857)
(10507)
(10122)
(10080)
(9396)
(9393)
(9160)
(9014)
(8926)
(8382)
(8352)
学科
(51188)
经济(51118)
管理(36587)
(34293)
(27110)
企业(27110)
方法(22627)
数学(20038)
数学方法(19830)
(19215)
银行(19069)
(18461)
(17801)
(16539)
中国(14693)
(14608)
(13475)
(12868)
金融(12860)
业经(11238)
(11135)
制度(11127)
(10739)
贸易(10734)
(10454)
(10348)
农业(9743)
业务(9590)
地方(9044)
理论(8717)
机构
大学(210648)
学院(207587)
研究(80716)
(78794)
经济(77033)
管理(70526)
中国(64386)
理学(60683)
理学院(59827)
管理学(58404)
管理学院(58084)
(56499)
科学(55696)
农业(45772)
(45705)
(44621)
业大(42084)
研究所(41480)
中心(36428)
(35863)
(32475)
(29195)
农业大学(28800)
财经(28555)
北京(28276)
(27824)
(26174)
(25953)
(25822)
(25548)
基金
项目(147748)
科学(112764)
基金(106559)
(99627)
国家(98853)
研究(94870)
科学基金(80716)
社会(58804)
(58525)
自然(56642)
基金项目(56203)
社会科(55609)
社会科学(55591)
自然科(55333)
自然科学(55302)
自然科学基金(54340)
(50891)
教育(43723)
资助(43428)
编号(34942)
重点(34636)
计划(32500)
(31209)
(31184)
(30911)
科研(30044)
科技(29669)
创新(29122)
成果(28013)
(27467)
期刊
(82469)
经济(82469)
研究(59545)
学报(52737)
(50542)
中国(44824)
科学(41705)
大学(37372)
学学(35957)
农业(32523)
(31018)
金融(31018)
(26866)
管理(25009)
教育(21068)
(17582)
业大(15961)
技术(14726)
经济研究(14482)
财经(14431)
(13685)
农业大学(13550)
业经(12933)
(12384)
科技(11468)
问题(10764)
林业(10728)
国际(9663)
(9260)
中国农业(9118)
共检索到31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凇  张晓昱  王宏勋  
 在获得 1株高产γ- 亚麻酸 (gammalinolenicacid,GLA)的刺孢小克银汉霉菌 (Cunninghamellaechinu lata)的基础上,观察了影响其菌体形态和GLA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pH、装液量、离子的类型和浓度、接种体类型等对刺孢小克银汉霉菌的形态影响很大。起始为pH 5,装液量 (500mL三角瓶 )为 50 ~100mL以及适当的离子浓度有利于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保持分散的形态,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GLA的含量。利用纯孢子液接种始终造成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形态成为球形,GLA含量较低,处于 10%以下,而菌块接种形态成絮状,GLA含量较高,可达 1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亮亮  黄旭雄  
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60、180和540 μg/mL的硫酸链霉素(STRS),研究STRS作用下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Chlorella pyrenoidosa SHOU-1002)生长、细胞组成及α-亚麻酸含量。结果表明:前6 天,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各STRS处理组,第10 天对照组生物量及单个细胞干重均显著大于各STRS处理组。STRS处理组的生物量随培养液中STRS浓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对照组、20、60和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54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前4 天快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α-亚麻酸是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细胞脂肪酸组成中的优势脂肪酸,且4 天后各STRS处理组藻细胞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0 天,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α-亚麻酸的绝对含量(mg/g)最高(52.09 mg/g),较对照组提升了108.19%;同时180 μg/mL STRS处理组的α-亚麻酸产量(35.34 mg/L)也最高。藻细胞色素(%DW)和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α-亚麻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培养液中STRS降低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叶绿素a含量和生物量的同时促进了藻细胞中α-亚麻酸的蓄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迪军  梁凇  
研究了不同生物反应器体系中丝状真菌产生γ-亚麻酸的工艺,结果表明:气升式发酵体系明显优于搅拌式发酵体系,二者γ-亚麻酸含量相差6%。并最终确定了气升式发酵体系下的工艺参数:pH 6.0、通气量1:1.7、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γ-亚麻酸最终含量达到15%~1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列钊  李加纳  
【目的】菜籽油包括多种脂肪酸组分,提高油酸(C18:1)含量,降低亚麻酸(C18:2)和芥酸(C22:1)含量是油菜育种改良和遗传研究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利用刚开发的油菜60K芯片构建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对3个不同环境中影响甘蓝型油菜品质的油酸、亚麻酸及芥酸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可对脂肪酸组分QTL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准确比较分析。【方法】以高芥酸亲本GH06为母本和低芥酸亲本P174为父本构建高世代重组自交系,分别于2008年在德国吉森、德国霍亨里特及2009年德国吉森3个不同的环境中设置田间试验,收获自交种子,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 3次重复对种子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树森  朱会杰  王剑英  
运用梯度法设计亚油酸、亚麻酸三水平饲料试验。结果指出,中国对虾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受饲料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比值双重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中国对虾对亚油酸、对亚麻酸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16%和0.87%,二者的最适比值为2.48。作为必需脂肪酸,亚麻酸的活性高于亚油酸。在以富含亚油酸的植物蛋白饲料为主要原料的对虾实用饲料中,亚油酸对亚麻酸的比值偏高,而且二者含量均不足。按需要同时添加亚油酸和亚麻酸将可获得最佳效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梅  施传信  易贤武  刘建新  
利用瘤胃模拟体外产气法研究在高精料底物条件下添加富含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亚麻酸对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在植物油的筛选试验中,菜籽油、豆油和亚麻油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的10%,观察其对甲烷生成和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和亚麻油显著降低了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但甲烷产量的下降幅度更大,菜籽油无效果。同时,豆油和亚麻油显著升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丙酸比例。选取筛选出的效果最显著的植物油——亚麻油,和亚麻酸一起比较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剂量效应,亚麻油和亚麻酸分别添加底物干物质的0%、3%、5%、7%和9%。亚麻油和亚麻酸分别在添加量为5%和3%时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且抑制效果随添加剂量的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国强   张海   栗艳飞   刘春雪   杨晓静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α-亚麻酸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120日龄杜×长×大三元猪进行分栏喂养,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和添加α-亚麻酸组(Alpha-linolenic acid group,ALA)。CON组饲喂基础日粮,ALA组饲喂含0.5% α-亚麻酸的基础日粮,饲喂至162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6头猪屠宰并采样分析。[结果]相较于CON组,ALA组猪平均终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7.7%;ALA组猪背最长肌肉色、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在血液生化指标中,ALA组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 < 0.05)。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LA组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降低(P < 0.05),C18:3n-3(ALA)、C20:5n-3(DP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n-3 PUFA总含量也显著升高(P < 0.05)。与CON组相比,ALA组结肠内容物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丁酸球菌科(Butyricicoccaceae)的丰度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产粪甾醇真细菌科(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n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坦纳菌科(Tannerellaceae)、梭状芽胞杆菌科(Clostridiaceae)和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的丰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日粮添加0.5% α-亚麻酸改善了育肥猪肌肉脂肪酸组成,降低了肌肉中SFA含量,提高了n-3 PUFA含量并降低了n-6 PUFA/n-3 PUFA的比值;显著地促进了育肥猪肠道中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韦荣氏菌科等常见的SCFA产生菌的增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啜文婷  王世富  都兴范  
为了研究柞蚕雄蛾油中α-亚麻酸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给高脂小鼠以不同剂量的α-亚麻酸灌胃,并每周称体重,4周后测定小鼠肝系数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表明:与摄食高脂饲料的小鼠相比,柞蚕雄蛾油处理组中的α-亚麻酸可使小鼠血清TC下降22.48%~29.04%,TG下降25.53%~46.38%,LDL-C下降30.17%~45.70%,HDL-C升高11.18%~26.97%,并能明显降低小鼠体重及肝系数。可见,α-亚麻酸能够较好的调节小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摄食高脂饲料小鼠的血脂水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晶晶  雷彩霞  吉红  
评估不同LA/LNA比率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生长、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对照组(CD)以大豆油作为脂肪源,试验组以猪油、豆油、亚麻油为脂肪源调整LA/LNA比率为0.5、1.0、2.0、4.0和8.0,配制6组等氮等能的纯化饲料。将324尾松浦镜鲤稚鱼(平均体重(15.39±0.14)g)随机平均分配到18个循环水养殖缸中,每组饲料随机饲喂3个缸,饲喂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处理组间不同LA/LNA比率对松浦镜鲤生长没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但处理组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明显高于CD组。生物学性状方面,LA/LNA 4.0组肝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静  张卫星  马兰婷  胥保华  
【目的】探究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幼虫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移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α-亚麻酸的基础饲粮,4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2%、0.04%、0.06%和0.08%的饲粮。按照室内蜜蜂幼虫饲养方法,将1日龄幼虫用移虫针移至温度适宜的加入200μL饲粮的24孔细胞培养板内,培养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33℃,相对湿度55%),试验期间每天更换饲粮。饲养至第6天末或第7天初,幼虫开始有直立或排便现象时,将幼虫转移至提前铺好灭菌纸的24孔细胞培养板内准备化蛹。从饲养第1天开始,每天检查并记录幼虫和蛹的死亡数量,并将死亡个体及时移除,直至未死亡的蛹全部羽化新蜂,记录成功化蛹和羽化新蜂个体数量,统计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各组分别取5、6和7日龄幼虫测定抗氧化、免疫、脂质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2%和0.04%时,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高于与其他处理组(P<0.05),而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4%时,工蜂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2%、0.04%和0.06%时,6日龄工蜂幼虫的溶菌酶(lysozyme)和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4%时,6日龄工蜂幼虫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4%时,5和7日龄工蜂幼虫lysozyme和PO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8%时,lysozyme相对表达量会显著降低(P<0.05)。【结论】α-亚麻酸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影响,幼虫饲粮中α-亚麻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02%—0.0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利  牛俊义  党占海  李毅  谢小龙  关天霞  田彩萍  
【目的】研究中国新育油用亚麻品种(系)木酚素含量与基因型和地点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11个油用亚麻品种(系)2005、2006年在4个代表性试点的木酚素含量。【结果】11个亚麻品种(系)88点次木酚素含量变幅为6.487~13.127mg·g-1,以97047平均含量最高,伊04的最低;4个地点中以河北坝上点最高,新疆伊犁点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地点以及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对木酚素含量的影响均达到1%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系)木酚素含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以97047和伊04的稳定性好。【结论】基因型是影响木酚素含量的首要因子,品种选育是提高木酚素含量的首选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丽君  薛永国  赵贵兴  张雷  
大豆油脂组分决定着大豆品质和加工特性,其中亚麻酸含量关系到大豆油加工的成本和大豆油的品质特性.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分析了大豆哈-89016和黑河18品种亚麻酸相关基因Fad3c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发育的籽粒中,低亚麻酸品种哈-89016的Fad3c的基因转录量明显低于黑河18,证实了大豆亚麻酸Fad3c基因的表达量与品种产生的低亚麻酸有关.在试验中又以哈89016和黑河18作为杂交亲本创造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BSA方法,找到与亚麻酸含量相关的标记Satt286,根据Satt286在大豆杂交后代群体中的池子个体带型和表型性状,计算得到控制亚麻酸位点的引物Satt286与控制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妙  邬洋  杨燕  夏立秋  
【目的】利用全局性调控因子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yclic AMP receptor protein,Crp)基因在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中的过量表达,研究其对刺糖多孢菌生长及形态方面的影响,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方法】PCR扩增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crp),通过限制性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中间载体pOJ260-cm-PermE-crp,使crp置于红霉素增强型启动子PermE的控制下;PCR扩增PermE-crp基因片段,利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PermE-crp亚克隆至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pUC-spn上,构建成Crp表达载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霞  计成  丁丽敏  戎易  
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 0 ,2 % ,5%和 8%胡麻油 ,对蛋黄和鸡肝脏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 :蛋黄中的α-亚麻酸直线增加 ,DHA含量也呈增加趋势。肝脏中的 DHA含量显著提高 ,在日粮胡麻油添至 5%时达最高。试验 14 d后蛋黄中 DHA和 EPA的转化达到稳定 ,随胡麻油添加量增加蛋黄中 DHA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试验表明 :α-亚麻酸在鸡肝脏中进行碳链延长和脱氢过程 ;产蛋鸡可以将 α-亚麻酸优先转化成 DHA沉积于蛋黄中 ;日粮 α-亚麻酸含量以及给饲时间是影响合成 DHA效率的 2个重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以楼  朱桂梅  郭建  肖婷  
采用平皿计数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24种农药助剂对稻瘟病生防菌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菌体和芽孢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24种农药助剂中有11种农药助剂(D425、D450、D500、EFW、500、505、507、AEO-5、AEO-9、NP-10、OP-10)在供试浓度范围内(12.5~100 g.L-1)可以完全杀灭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的菌体和芽孢,其它助剂随着浓度的提高,对菌体和芽孢存活的抑制作用也越大。在24种农药助剂中,U-3A和By-110对菌体和芽孢的存活影响最小,可用于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加工中的湿润展布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