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8)
- 2023(8796)
- 2022(7351)
- 2021(6697)
- 2020(5466)
- 2019(12074)
- 2018(11663)
- 2017(22233)
- 2016(12372)
- 2015(13174)
- 2014(12849)
- 2013(12797)
- 2012(11733)
- 2011(10691)
- 2010(10665)
- 2009(9775)
- 2008(9524)
- 2007(8615)
- 2006(7825)
- 2005(6618)
- 学科
- 济(53078)
- 经济(53016)
- 农(45235)
- 业(41059)
- 农业(29906)
- 管理(28352)
- 企(20004)
- 企业(20004)
- 方法(19649)
- 数学(17951)
- 数学方法(17802)
- 业经(16713)
- 中国(13016)
- 地方(11475)
- 制(10616)
- 贸(10615)
- 贸易(10612)
- 学(10575)
- 财(10512)
- 易(10379)
- 农业经济(10059)
- 发(9708)
- 村(8988)
- 农村(8981)
- 技术(8249)
- 策(8188)
- 发展(7958)
- 体(7919)
- 收入(7862)
- 展(7858)
- 机构
- 学院(177760)
- 大学(172675)
- 济(75773)
- 经济(74536)
- 管理(66719)
- 研究(62939)
- 农(61148)
- 理学(58995)
- 理学院(58369)
- 管理学(57391)
- 管理学院(57104)
- 中国(47682)
- 农业(47480)
- 科学(41557)
- 业大(39899)
- 京(35009)
- 所(33417)
- 研究所(30891)
- 农业大学(29921)
- 中心(29553)
- 财(29438)
- 江(26982)
- 财经(23925)
- 业(23905)
- 省(23061)
- 经济学(22394)
- 经(22010)
- 经济管理(21960)
- 范(21529)
- 科学院(21512)
- 基金
- 项目(127343)
- 科学(99238)
- 基金(92979)
- 研究(87690)
- 家(84459)
- 国家(83642)
- 科学基金(69977)
- 社会(57876)
- 社会科(54535)
- 社会科学(54518)
- 省(51683)
- 基金项目(50387)
- 自然(45972)
- 自然科(44930)
- 自然科学(44913)
- 自然科学基金(44133)
- 划(42714)
- 教育(38025)
- 资助(35733)
- 编号(34524)
- 农(34288)
- 发(28844)
- 重点(28670)
- 部(27806)
- 创(27017)
- 业(26546)
- 成果(25560)
- 计划(25322)
- 创新(25261)
- 科研(24709)
共检索到255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恩平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西方经济学中的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即是经典研究。在我国, 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把农民储蓄行为作为独立课题来研究的很少, 而且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消费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方面。我国自70 年代末开始, 农村商品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经济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同时城乡之间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隔离状态走向了日益密切的交流, 城乡差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将影响农民的储蓄行为。本文的分析纳入了这些因素, 并以此对农民储蓄行为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民 储蓄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一、引言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KlausSchmidtMebbel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储蓄、投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穆怀朋(1993)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储蓄和经济增长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Hoggarth(...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本文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三类动机,即生命周期动机、遗赠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结果发现这三类储蓄动机都对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生命周期储蓄动机是解释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此外,由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
储蓄 生命周期动机 遗赠动机 预防性动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欣 马革 刘钟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弱国。之所以说“大”,是因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超过总人口的70%都是农民;农业弱国则是指我国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生产力低下,农业抗风险能力差,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如果农民不脱贫,那么中国人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田 向家荣 张克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志坚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货币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从社会产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方面,用于供给农村的消费品的生产结构同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业已形成的消费结构不相适应。据广东省台山县统计局最近对八十户农户的调查,平均每户持有现金936.10元,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建军
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F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开创消费与储蓄理论的新篇章。但该模型暗含的前提不符合中国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文通过修改前提 ,将F .Modigliani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农民的储蓄 ,导出三个蕴含中国农民生活特征的简化模型 :一个两代人力储蓄的周期模型 ,直观地描述了贫困循环的微观经济机制 ;含有子女的三代人力储蓄的周期模型表明农民多生子女是农民长期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收入增长的周期模型确定了中国农民人力储蓄崩溃的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勇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上升将会导致农村居民储蓄率的明显上升;其次,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却表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第三,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第四,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秉龙 刘丽敏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客观因素构建了储蓄行为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外部因素中,利率、货币化程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同等外部条件下,不同农户的家庭规模、借贷数量、缴纳税费等方面的差异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翟琼 罗超平 吴超
在对储蓄投资转化概念及运行机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储蓄投资转化的资本形成效率、资本配置和使用效率等内容,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演变情况及特征。同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整体层面和地区层面实证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储蓄投资总量巨大,但结构有待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性;政府力量、金融结构已成为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投资结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投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合理的...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连续七次降息能拉动国内总需求吗?本文通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居民储蓄存款理论函数和计量模型。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制约: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本文利用1979~1997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计量模型。由于偏回归系数与变量的原有单位都有直接的联系,单位不同,彼此不能直接比较,因而用Beta系数方法,分析了四个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同时,本文用弹性分析方法,测度了储蓄存款额对各个解释变量的敏感性:国民收入和物价指数呈现强弹性,银行名义存款利率的弹性较弱,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的弹性极弱。
关键词:
存款额 存款利率 可支配收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宋良祥
居民储蓄存款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积累,也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居民储蓄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但西部欠发达区域,受当地物价、消费偏好、资金价格、储蓄动机等因素影响,居民储蓄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居民储蓄水平偏低、增速逐年下滑。本文以欠发达区域为视角,通过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和论证影响欠发达区域居民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就欠发达区域如何吸引资金流入、确保合理的居民储蓄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区域 居民储蓄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吉恒 顾薪宜 杨灿
本文基于多元函数模型建立居民储蓄率与工资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分析各因素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找出中国银行储蓄利率变化对居民储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利率 居民储蓄 居民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政勋
本文对1999—2004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调存款利率调控宏观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存款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