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0)
2023(15553)
2022(13457)
2021(12398)
2020(10365)
2019(23663)
2018(23452)
2017(45236)
2016(24754)
2015(27711)
2014(27554)
2013(27267)
2012(24877)
2011(22526)
2010(22308)
2009(20347)
2008(19647)
2007(17445)
2006(15518)
2005(13243)
作者
(74236)
(62340)
(61628)
(58484)
(38991)
(30063)
(27759)
(24548)
(23653)
(22023)
(21087)
(21012)
(19628)
(19450)
(19015)
(18964)
(18870)
(18229)
(17856)
(17418)
(15785)
(15151)
(15092)
(14263)
(14033)
(13882)
(13654)
(13581)
(12648)
(12460)
学科
(100862)
经济(100751)
(69960)
管理(62391)
(52058)
(47239)
企业(47239)
方法(42996)
数学(37965)
数学方法(37598)
农业(34478)
中国(26411)
业经(26273)
地方(23838)
(22460)
(21954)
(17957)
(17652)
贸易(17647)
(17092)
(16010)
环境(15303)
技术(15265)
理论(13605)
(13321)
(13288)
银行(13250)
(13249)
农业经济(12910)
(12684)
机构
学院(349882)
大学(348502)
(137480)
管理(137432)
经济(134578)
理学(120344)
研究(120338)
理学院(118959)
管理学(116790)
管理学院(116172)
中国(88513)
(84340)
科学(79279)
(75541)
业大(65406)
农业(65263)
(61869)
(57406)
研究所(57009)
中心(55814)
(51410)
北京(47084)
财经(46656)
(46097)
师范(45571)
(42809)
(42649)
农业大学(41946)
(41132)
(40210)
基金
项目(250485)
科学(194849)
基金(180778)
研究(177813)
(160473)
国家(159037)
科学基金(134880)
社会(111972)
社会科(105645)
社会科学(105616)
(98994)
基金项目(97477)
自然(89233)
自然科(87099)
自然科学(87072)
自然科学基金(85512)
(83292)
教育(79399)
资助(72857)
编号(72620)
成果(57035)
重点(55877)
(54531)
(54076)
(51611)
课题(49108)
科研(48201)
创新(48180)
计划(47153)
国家社会(45868)
期刊
(152761)
经济(152761)
研究(97531)
(85119)
中国(67314)
学报(66419)
科学(58386)
农业(57631)
大学(49721)
学学(47408)
管理(43764)
(39476)
教育(33671)
业经(31431)
(29830)
金融(29830)
技术(27152)
(26780)
经济研究(22151)
问题(21859)
财经(21147)
(20426)
业大(20033)
科技(18972)
(17978)
图书(17164)
资源(16900)
农业大学(16580)
技术经济(16392)
理论(15925)
共检索到50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晓平,王绍贤  
在致使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等间接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在我国,有关直接因素的定量研究报告较少,而且在现有资料中所反映的避孕、哺乳等直接因素对城乡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又有很大区别。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明确调查地区影响妇女生育率的直接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华  
妇女生育率的计算,涉及到两个变量:分子是婴儿出生数,分母是有关的妇女人数。按照分母中所用的是育龄妇女人数或仅是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妇女生育率又可分为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 在未婚生育仅为个别现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育龄妇女生育率与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具有共同的分子。这时,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比例。该关系式表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隆健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可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如结婚比例、性生活、哺乳、人工流产等,和间接影响因素,如社会制度、经济、文化、职业等。由于直接影响因素介于生育动机和生育率之间,直接决定人们的生育行为,因此又称为中间生育变量(Intermediate FertilityVariables)。本世纪50年代中期Kingsley Davis和Judith Blake首先提出中间生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秀花  
育龄妇女的人数多少和生育状况直接影响总人口的规模,研究育龄妇女生育状况,对控制人口发展,实现2000年人口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对北京市育龄妇女现状及其生育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鸿雁,吴玲,董情  
妇女生育率是人口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自1979年“一对夫妇一个孩”的人口政策实行以来,人口的生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城市与农村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有一定的差异,客观地揭示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城乡间影响生育率水平的诸因素,指导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左文  
近几年来盐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家及省计生委指导下,在强化社会制约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以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家致富和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92年省1%人口抽样调查,人口出生率降到13.22‰,计划生育率上升为87.5%。全市绝大多数县(市、区)计划生育工作走出了困境,初步进入了“三为主”的轨道。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比较早、比较好的县(市、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始朝着“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方向发展。 1 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帮助计划生育户致富的基本情况 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包含致富、教育、服务、福利和邻里互助五项子工程。其中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家致富是主体子工程。其具体形式有四种:在邻里小组开展结对帮富活动,在村建立少生快富合作社,把计划生育户和新婚夫妇、未婚青年组织起来,在优惠政策扶持下搞股份合作经济;在乡(镇)抓住有发展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金和辉  
本文对内蒙、青海、甘肃、宁夏4省区11个贫困县33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在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女性不仅在期望生育的数量上低于男性而且对生男生女更加无所谓,(2)绝大多数女性在家庭生育决策中并没有实质性发言权,她们关于生育子女数量、生育年龄和生育问隔的愿望,均受到严重忽视;(3)一旦女性在生育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便会有效地降低生育率,特别是对那些生育率很难控制的贫困农户而言,其作用尤为重要,(4)在影响女性生育权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和参与生产的程度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机会,无疑将成为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生育决策地位、从而降低生育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  
1981年底,延庆县共有26个公社、375个大队,总人口为211,098人。经过抽样,抽选出17个公社的19个大队,占大队总数的5.07%。这19个大队中既有位于平原的,也有位于山区的。19个大队共有人口10,888人,占全县人口的5.16%。10,888人中共有适龄对象190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现苓  翟振武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夫妻独立居住相比,与公婆同住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更高,与女方父母同住则影响不显著;从孩次上看,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孩及以上孩次生育中。从不同地区看,出生性别比在110~120、120以上的三类、四类地区婚居模式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其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已育孩子性别结构显著影响妇女再次生育时的孩子性别;参加养老保险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明显更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莉  
一、已婚生育率指标及其分析意义 目前,我们考察妇女的生育率水乎及其变动情况,通常采用的是按育龄妇女口径计算的一套生育率指标,即育龄妇女生育率。实际上,生育率指标还可以按照已婚育龄妇女的口径计算出一套已婚生育率指标。其中,已婚妇女年龄别生育率(ASMFR)是最基本的指标。已婚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和终身生育率都是在ASMFR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ASMFR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瑛,贾威,王京玲,高小刚,方亚男,张晓光  
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了更替水平,受到举世瞩目。江苏省计生委公布的资料表明,1984年全省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4,低于更替水平。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如此低的生育率确属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之一是性比例失调。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在江苏省大丰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高凌,沈青  
近年来,北京市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8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3~1.8之间波动,在全国生育率水平最低的三大直辖市中仅略高于上海。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提前抽样数据计算,1989年北京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3,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就整体而言,尽管北京的生育率已属于全国最低之列,但不同类型妇女的生育状况却存在着差別。分析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高凌,沈青  
近年来,北京市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8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3至1.8之间波动,在全国生育率水平最低的三个直辖市中仅略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  
本研究构造了人口流动强度和城镇化指数分布法对全国漏报的 5 38 65万多 0岁人口进行地区 (省、直辖市、自治区 )分配 ,将漏报出生回填后 ,估计得出各地区 2 0 0 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漏报回填可以基本展现各地区妇女真实生育水平 ;各地区生育水平差异较大 ,还有1 3个省区超过更替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巧玲,柳爱霞,李秀华,马连义,刘建新,赵咏梅,任惠娟,王永玲,张桂安,李春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