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0)
- 2023(15411)
- 2022(13244)
- 2021(12283)
- 2020(10372)
- 2019(23334)
- 2018(23233)
- 2017(45052)
- 2016(24426)
- 2015(27306)
- 2014(26968)
- 2013(26944)
- 2012(24599)
- 2011(22235)
- 2010(21986)
- 2009(20183)
- 2008(19670)
- 2007(17480)
- 2006(15380)
- 2005(13114)
- 学科
- 济(100715)
- 经济(100600)
- 业(77025)
- 管理(69969)
- 企(55250)
- 企业(55250)
- 农(48310)
- 方法(47361)
- 数学(41936)
- 数学方法(41584)
- 农业(32072)
- 业经(25418)
- 中国(24353)
- 财(24227)
- 学(21137)
- 技术(20120)
- 地方(19497)
- 贸(18936)
- 贸易(18929)
- 易(18394)
- 制(18164)
- 环境(15231)
- 务(15167)
- 财务(15102)
- 财务管理(15074)
- 理论(14401)
- 企业财务(14358)
- 银(14269)
- 银行(14200)
- 和(13570)
- 机构
- 学院(352863)
- 大学(351716)
- 管理(142095)
- 济(141482)
- 经济(138663)
- 理学(125019)
- 理学院(123709)
- 管理学(121635)
- 管理学院(121018)
- 研究(115815)
- 中国(85715)
- 农(79952)
- 科学(74828)
- 京(73302)
- 业大(63306)
- 农业(62206)
- 财(60179)
- 所(58779)
- 研究所(54040)
- 中心(53776)
- 江(50253)
- 财经(49666)
- 经(45586)
- 北京(45304)
- 范(44209)
- 师范(43658)
- 经济学(41702)
- 院(40801)
- 州(40601)
- 农业大学(39848)
- 基金
- 项目(250887)
- 科学(196375)
- 基金(182831)
- 研究(178634)
- 家(161427)
- 国家(160070)
- 科学基金(136862)
- 社会(113329)
- 社会科(107223)
- 社会科学(107194)
- 省(98648)
- 基金项目(98336)
- 自然(90716)
- 自然科(88613)
- 自然科学(88589)
- 自然科学基金(87051)
- 划(82552)
- 教育(80395)
- 资助(74280)
- 编号(72304)
- 成果(56292)
- 重点(55705)
- 部(55188)
- 发(53467)
- 创(52686)
- 创新(49150)
- 科研(48354)
- 课题(48245)
- 国家社会(46765)
- 教育部(46583)
- 期刊
- 济(151080)
- 经济(151080)
- 研究(96249)
- 农(79077)
- 学报(63635)
- 中国(62682)
- 科学(55919)
- 农业(53704)
- 大学(47669)
- 管理(46487)
- 学学(45637)
- 财(42810)
- 教育(32475)
- 融(30583)
- 金融(30583)
- 业经(30485)
- 技术(29820)
- 业(25677)
- 财经(23623)
- 经济研究(22617)
- 问题(21186)
- 经(19982)
- 科技(19447)
- 版(19021)
- 业大(18199)
- 技术经济(18166)
- 理论(16590)
- 图书(16214)
- 商业(15524)
- 世界(15310)
共检索到49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亮 侯军岐
对农户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采用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实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中的中度缺水、初中、农业收入占比、村人示范、户主年龄、接收信息以及高中及以上等7项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显著,而耕地面积和民间组织对农户采纳行为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亩水费等因素则影响不显著,并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燕 熊涛 李崇光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饶清玲 刘同山
基于地下水“漏斗区”黄淮海农区的调查,探索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传导机制和农户特征分化情境下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相比未获得确权颁证的农户,已获承包权证书农户采纳概率提升了7.2%。利用LPM模型、PSM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地权稳定性会通过增强农户连片经营意愿进而促进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从不同代际、家庭经济情况差异、社会资本异质性、作物种植类型差异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种植户、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拥有较多社会资本农户、经济作物种植户有着更强烈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倾向。最后,本文提出了稳定地权、推进农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关注不同特征农户响应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节水灌溉技术 黄淮海农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饶清玲 刘同山
基于地下水“漏斗区”黄淮海农区的调查,探索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传导机制和农户特征分化情境下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相比未获得确权颁证的农户,已获承包权证书农户采纳概率提升了7.2%。利用LPM模型、PSM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上述发现。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地权稳定性会通过增强农户连片经营意愿进而促进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从不同代际、家庭经济情况差异、社会资本异质性、作物种植类型差异四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种植户、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拥有较多社会资本农户、经济作物种植户有着更强烈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倾向。最后,本文提出了稳定地权、推进农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关注不同特征农户响应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节水灌溉技术 黄淮海农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以提高和保护农民对剩余水权的处分权利、加大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在节水灌溉技术学习和采用有关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高信息化水平(如普及电话等)、加大对节水技术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对提高农户学习节水技术的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实行定额用水并给予农户剩余水权的处分权、提高节水灌溉财政投入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加大财政扶持,都能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亮 侯军歧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非常重要,而农户禀赋是影响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农户禀赋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为了研究农户禀赋与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陕西省为例做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对采纳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农户倾向采纳技术的意愿相对更强一些;文化程度对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影响是正面的;经济基础较好且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高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彩霞 黄玉祥 韩文霆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行为是一个"逐步"的动态学习过程,需要经历采用和持续采用两个阶段的决策,而农户的持续采用行为直接影响节水灌溉技术效益的发挥。本文运用陕西省白水县284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重点探讨政府补贴和采用效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持续采用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政府给农户任何形式的补贴都可以有效地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相对于资金补贴,基础设施补贴和设备补贴更有利于农户持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②采用效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成本投入对农户持续采用行为影响不显著,技术适用性对农户持续采用行为有促进作用,及时解决农户在技术采用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户技术采用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实施政府补贴、优先补贴基础设施和设备、多元化的配套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率和采用效果,并促进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持续采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克强 黄智俊 张永良
农业水资源的缺乏,客观上要求农户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节约用水。农户作为新技术的最终接受者,他们对待新技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程度。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和借鉴,可以推进国内学者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地深入研究,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技术采用 行为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傅泽田 王洁琼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125个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采纳模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探讨其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已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占71.2%,且以采纳工程节水技术为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影响因素方面,技术指导、资金补贴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社员管理、销售情况和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永强 王哲
[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信息渠道。[方法]文章基于河北省775份小麦-玉米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探讨信息获取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不同井深区农户之间的差异。[结果](1)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信息获取在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社会化服务对不同井深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化服务对深井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浅井区农户,信息获取仅在社会化服务对浅井区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外部环境中的技术补贴、政府宣传、技术培训和家庭经营特征中的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耕地经营面积等均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结论]政府应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灌溉浅井区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宣传活动,加强节水灌溉技术补贴和培训,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以扩大耕地经营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殿伟 陆迁 李煜阳 李家辉 李鑫杰
[目的]推进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黄河流域区1909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考察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规模效应的中介作用以及银保互动的调节作用。[结果]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有直接影响,但农地转入与转出户的影响存在差异。(2)农地转入通过增加农户经营总面积、扩大平均地块面积与使用农机生产,产生规模效应,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产生激励效应。(3)银保互动在农地流转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农地转入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但农地转出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意愿与采纳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社会资本较多、种植经济作物、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结论]逐步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开透明灵活”的农地流转平台;村集体等基层组织发挥好协调作用,管理功能,实现规模效应;政府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与银保互动合作模式的宣传,增强农户保护水资源的热情与积极性;鼓励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俊利 张俊飚
根据河南省18个县市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资源稀缺程度、政府的资金补贴、水费计量标准、户主性别、年龄、打工经历等对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因此要促使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政府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户的资金补贴,实行合理的水费计量标准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亚军 邱丽萍 姚顺波
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提升灌溉用水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节水农业发展,但是否被采用却依赖于该技术能否有效提高农户收入,因此,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对大力推广该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发现:(1)样本匹配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组农户的家庭农业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组农户;匹配后,采用技术组农户的收入虽然仍高于未采用组农户,但收入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耕地规模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耕地规模越大,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越显著。(3)农户产业类型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技术采用对果农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粮农收入影响则不显著。据此,提出应在增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补贴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农户耕地规模化程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益,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