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8)
- 2023(9558)
- 2022(8020)
- 2021(7178)
- 2020(6200)
- 2019(13898)
- 2018(13370)
- 2017(25873)
- 2016(14031)
- 2015(15467)
- 2014(14929)
- 2013(14802)
- 2012(13480)
- 2011(11728)
- 2010(11594)
- 2009(10723)
- 2008(10757)
- 2007(9619)
- 2006(8365)
- 2005(7331)
- 学科
- 济(54269)
- 经济(54197)
- 业(50434)
- 管理(50375)
- 企(43080)
- 企业(43080)
- 方法(27439)
- 财(25512)
- 数学(23848)
- 数学方法(23698)
- 务(17756)
- 财务(17738)
- 财务管理(17710)
- 企业财务(17141)
- 农(14444)
- 业经(13727)
- 制(13020)
- 中国(12264)
- 学(11407)
- 贸(10935)
- 贸易(10927)
- 易(10663)
- 银(10617)
- 银行(10572)
- 农业(10559)
- 行(9906)
- 融(9629)
- 金融(9629)
- 体(9276)
- 收入(9117)
- 机构
- 大学(201609)
- 学院(199048)
- 济(82921)
- 管理(81716)
- 经济(81536)
- 理学(71565)
- 理学院(70848)
- 管理学(69908)
- 管理学院(69551)
- 研究(64466)
- 中国(50839)
- 京(41186)
- 财(40448)
- 科学(39681)
- 农(38979)
- 业大(33502)
- 所(32924)
- 财经(32840)
- 农业(31139)
- 中心(30795)
- 经(30202)
- 研究所(29906)
- 江(28261)
- 经济学(25243)
- 北京(24946)
- 财经大学(24936)
- 商学(23576)
- 商学院(23407)
- 经济学院(23087)
- 院(22773)
- 基金
- 项目(139448)
- 科学(110811)
- 基金(106136)
- 家(95352)
- 国家(94616)
- 研究(93987)
- 科学基金(81786)
- 社会(63294)
- 社会科(60278)
- 社会科学(60264)
- 基金项目(57534)
- 自然(55748)
- 自然科(54601)
- 自然科学(54584)
- 自然科学基金(53719)
- 省(52368)
- 划(44820)
- 教育(42710)
- 资助(42333)
- 编号(35760)
- 部(31388)
- 重点(31145)
- 创(29093)
- 成果(28210)
- 科研(27998)
- 发(27518)
- 国家社会(27493)
- 创新(27290)
- 教育部(26987)
- 计划(26526)
共检索到28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庆生 程博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高管交易为研究对象,采用公司内高管相对薪酬水平作为"信息优势"和"收入补偿动机"的双重代理变量,考察了公司高管交易行为内部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管在公司的薪酬相对水平越高,其交易的主动性越强,买卖股票的超常回报特别是短期回报越高。这一关系并不因信息环境变化而发生实质性改变,表明公司内不同高管买卖股票的主动性和交易回报的差异主要由其信息优势决定,而内部薪酬差异引起的收入补偿动机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不仅丰富了内部人交易方面的文献,而且有助于证券监管部门明确高管交易的重点监控对象,预防潜在的内幕交易,从而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登永 俞红海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含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者)的短线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1)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能获得超额收益吗?(2)不同职位的高管获得的收益具有差别吗?(3)高管为短线交易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是真实的吗?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行为能获得超额收益;尤其是监事的短线交易行为更多、"择时"能力更强;未说明原因的短线交易行为(即默认故意实施的短线交易)与"对相关规定不了解"这两种具有主观意图的短线交易都能获得超额收益,而"误操作"导致的短线交易平均而言未能获得超额收益,这意味着高管提出的辩解理由整体而言是真实的。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短线交易 择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功
就公司内部人的股票交易行为而言,行为财务学传统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他们是否使用信息优势图利自己,但在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结论和政策建议上并未取得共识。近期的文献表明,内部人并不像经济模型预期的那样理性:他们不仅没有成功择机买卖股票,甚至错失良机。本文使用内部人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的变化来度量内部人的交易行为,使用退市公司这一独特样本来避免方法论上的争议,以检验经济转型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行为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退市公司的大股东从退市前两年开始便存在超卖现象,而退市公司高管人员则一直到退市当年才出现超卖现象。结论表明,退市公司的大股东有通过信息优势图利自己的倾向;而退市公司高管人员则往往表现出...
关键词:
信息优势 过度乐观 退市公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陈小林 邢精平
基于一个来自深交所的独特数据库,本文考察共同基金缘何访问上市公司,以及共同基金是否通过访问获得了信息优势并从中受益。研究发现:第一,共同基金更倾向于访问其持股公司,而公司特征(规模、成长性、业绩与地理位置)、投资者关注度以及盈余质量均显著影响共同基金的访问行为。同时,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更倾向于访问上市公司。第二,基金与上市公司的访问交流,显著影响了其交易,进一步,基金基于访问的买卖行为显著预测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和经营业绩。第三,对于投资者关注低的公司,基金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信息优势。整体上,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访问上市公司获得信息优势,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这为社会网络与微观信息传...
关键词:
访问交流 共同基金 信息优势 盈余 业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许婴鹏 郭雪萌
并购绩效是并购过程中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高管掌握并购内幕信息,其交易行为蕴含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判,因此高管交易行为对企业并购绩效可能有预测作用。利用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前高管增持比例越高,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越好,并购前高管减持比例越高,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越差。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交易的预测能力体现在高管的减持行为上,上述预测作用在民营上市公司和治理水平差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新近与高管交易相关研究的经验证据,并为投资者更深刻地了解企业经营实际,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有益指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雪萌 许婴鹏
本文以高管交易为切入点,考察公司内外部薪酬差距对高管的激励作用,并研究了制度环境对薪酬契约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的薪酬差距与高管交易数量正相关,外部薪酬差距与高管交易数量负相关,说明内部薪酬差距扩大对高管有负向激励作用,正向外部薪酬差距能够抑制高管交易行为,负向外部薪酬差距导致高管交易行为加剧。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内控水平提高能够减弱内部薪酬差距的负向激励作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能够减弱内部薪酬差距的负向激励,加强外部薪酬差距的正向激励。上述经验证据表明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经理人市场流动机制和声誉机制更加健全,薪酬差距对高管的正向激励增强,抑制了高管利用公司内部信息损害股东利益的...
关键词:
薪酬差距 高管交易 经理人市场 激励效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荐华 李鲜
本文运用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对控股股东通过集团内部市场,对所控上市公司实施"隧道行为"和"支撑行为"的动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解释,并对控制权收益获取路径进行剖析,在进一步认清控股股东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内部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和监管,以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嘉南 陈效东
以股权激励动机为视角,研究了两类动机下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动机下的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显著不同:相比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激励型高管股权激励却能显著提高公司业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中国的《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禁止内部人短线交易,并设置了内部人禁止股票买卖的敏感期,但内部人亲属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数据分析发现:(1)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亲属对内部人任职企业的股票交易次数已经远远多于内部人自身的交易次数;(2)内部人亲属的交易存在很多的短线交易行为与敏感期交易行为;(3)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整体而言能够获得超额收益;(4)短线交易与敏感期交易有助于内部人亲属获得超额收益;(5)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亲属获得的收益比其他内部人亲属更高。据此,本文认为证券交易监管机构需要关注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行为,尤其警惕内部人亲属交易可能成为规...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亲属 短线交易 公司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省域"一刀切"的补偿标准经常会造成省际间补偿标准"过高"、"过低"或"踩空",从而导致生态补偿机制失效。基于此,文章首先探索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的规律,定性化描述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化测量。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域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其中内蒙古生态补偿额度最大,山西生态补偿额度最小。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由于中国区域发展水平、生态资源本底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致使生态补偿实践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生态补偿的补偿类型、利益主体(谁补偿、补给谁)、补偿形式、补偿标准(补多少)及补偿方式与渠道等是其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核心。中国生态补偿实践格局存在省域差异,在补偿类型上,涉及综合型、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等各个方面,且省级差异较大;在补偿形式上,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的生态补偿和省域政府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是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利益关系的两种主要形式;在补偿标准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广东等省的补偿水平相对较高,而新疆、西藏、甘肃、贵州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省域差异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高红贵
我国省域"一刀切"的补偿标准经常会造成省际间补偿标准"过高"、"过低"或"踩空",从而导致生态补偿机制失效。基于此,文章首先探索生态补偿标准空间差异的规律,定性化描述中国各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化测量。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域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其中内蒙古生态补偿额度最大,山西生态补偿额度最小。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辉 曾俊霞 徐峰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交易事项或安排。关联交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缺乏有效法律监管的情况下,关联方和上市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导致不当关联交易的发生。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关联交易所占的比重和地位(如表1)决定了对这种行为的监管好坏直接关系着证券市场发展的健康与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缪新琼 邹恒甫
本文以 Kyle的单期模型为基础 ,通过假设内部交易者无法获得对交易风险资产流动价值的完全信息及市场无法达到标准形式的半强式有效 ,而是一种弱式有效 ,重新分析了内部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和最终收益 ,从而将 Kyle模型做了推广。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当内部交易者观测到的信号对交易资产真实流动价值存在扭曲时 ,内部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变得更为复杂 ;弱式的市场有效性条件和流动价值信号的扭曲可加强内部交易者的信息垄断地位 ,为其相应的策略交易带来更多的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