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8)
- 2023(21487)
- 2022(18462)
- 2021(16970)
- 2020(14369)
- 2019(32639)
- 2018(32258)
- 2017(60499)
- 2016(33512)
- 2015(37576)
- 2014(37452)
- 2013(36612)
- 2012(33982)
- 2011(30710)
- 2010(30949)
- 2009(28136)
- 2008(27360)
- 2007(24204)
- 2006(21451)
- 2005(19038)
- 学科
- 济(131409)
- 经济(131246)
- 管理(92042)
- 业(87644)
- 企(70485)
- 企业(70485)
- 方法(55538)
- 数学(47890)
- 数学方法(47221)
- 中国(38642)
- 农(38037)
- 财(32556)
- 学(31741)
- 地方(31459)
- 业经(30042)
- 制(25792)
- 农业(25564)
- 贸(23544)
- 贸易(23524)
- 易(22753)
- 银(22166)
- 银行(22079)
- 理论(22006)
- 行(21195)
- 融(21189)
- 金融(21181)
- 环境(20930)
- 技术(20704)
- 和(20359)
- 务(19392)
- 机构
- 大学(467147)
- 学院(466077)
- 济(180603)
- 管理(176696)
- 经济(176553)
- 研究(164282)
- 理学(151840)
- 理学院(149996)
- 管理学(146911)
- 管理学院(146083)
- 中国(122826)
- 科学(105643)
- 京(101474)
- 农(87977)
- 所(84610)
- 财(83457)
- 研究所(77322)
- 中心(75728)
- 业大(75494)
- 江(74374)
- 农业(69047)
- 财经(65785)
- 范(64171)
- 北京(63714)
- 师范(63354)
- 院(59900)
- 经(59810)
- 州(57785)
- 经济学(53384)
- 省(53149)
- 基金
- 项目(321077)
- 科学(249890)
- 基金(229818)
- 研究(228789)
- 家(204344)
- 国家(202436)
- 科学基金(171223)
- 社会(142070)
- 社会科(134401)
- 社会科学(134362)
- 省(127385)
- 基金项目(121212)
- 自然(113618)
- 自然科(110953)
- 自然科学(110918)
- 自然科学基金(108872)
- 划(107735)
- 教育(106049)
- 资助(94973)
- 编号(93078)
- 成果(75779)
- 重点(72842)
- 发(70473)
- 部(69073)
- 创(66138)
- 课题(65534)
- 科研(62028)
- 创新(61806)
- 计划(60238)
- 大学(58704)
- 期刊
- 济(202598)
- 经济(202598)
- 研究(136689)
- 中国(98598)
- 学报(84750)
- 农(79749)
- 科学(73395)
- 管理(65707)
- 财(63142)
- 大学(62914)
- 学学(59034)
- 教育(58125)
- 农业(54105)
- 融(43108)
- 金融(43108)
- 技术(40747)
- 业经(34433)
- 经济研究(32092)
- 财经(31550)
- 业(28319)
- 图书(27375)
- 经(27108)
- 问题(25974)
- 版(24096)
- 科技(23587)
- 业大(22264)
- 技术经济(21120)
- 统计(21072)
- 理论(20990)
- 资源(20972)
共检索到70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慧
健康消费无论对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抑或是居民福利提升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中的江苏样本,考察了江苏居民健康消费的基本状况,并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江苏居民健康消费的个体与家庭因素,得到如下结论:居民的健康消费与居民个人的年龄、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有无医保、身体锻炼频率、经常看病的医疗机构级别、城乡地区分布,家庭的收入、人口数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消费;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全民参保意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重视妇幼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优化农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关键词:
健康消费 个体 家庭 影响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家庭消费的资产效应进行了专门性研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丰富了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资产效应的研究,对提升高收入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环境因素纳入健康生产函数,讨论了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首先,空气污染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即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其次,引入收入分层模型与社会地位分层模型,发现空气污染的健康负效应存在群体差异,经济社会地位不利的群体因空气污染承担了更大的健康损失。最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适度的环境规制是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各地区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与民生的最优化,构建经济-环境-民生相协调的社会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环境规制 居民健康 群体差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扬 沈坤荣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个体心理健康特征对家庭股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是影响居民股票投资的重要因素,以抑郁程度度量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的股票投资决策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存在。特别地,本文发现心理健康影响居民投资股市的可能的作用渠道包括认知差异效应、偏好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策制定者应充分重视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与居民股票投资、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潜在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曹扬 沈坤荣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个体心理健康特征对家庭股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是影响居民股票投资的重要因素,以抑郁程度度量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的股票投资决策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存在。特别地,本文发现心理健康影响居民投资股市的可能的作用渠道包括认知差异效应、偏好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策制定者应充分重视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与居民股票投资、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潜在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哲 黄乃静 梁珅华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加速融合,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发展,打破地理限制、深入农村,为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且年龄在30~60岁区间、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处于中低档的人群受到的正向影响较大。影响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商业保险可获得性和高水平医院诊疗意愿渠道,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互联网保险 健康 农村居民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陈玉萍
本文以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聚类分析和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农户生计策略变动的角度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非农业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非农业明显下滑且主要向农业和农业兼业转变,兼业户的生计策略易变动。基于可持续的生计框架,构建生计策略动态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多项选择模型分析生计策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自然资本越高,农户生计策略更趋向兼业化变动;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农户向非农业变动;物质资本对农业化具有促进作用,金融资本对农业化具有抑制作用;农村土地转出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非农方向变动,农村土地转入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农业方向变动;平原地区农户的生计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不稳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牛建林
以往不少研究发现,父母生育年龄过晚不利于子代健康发育。在后人口转变期,日益普遍的晚育行为如何影响子代健康还有待考证。利用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系统检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出生时健康禀赋和成长过程中多维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过晚生育会显著增加子代出生体重偏低的风险,对子代成长过程中的体格发育和综合自评健康均具有不利影响;相应影响机制既包括先天因素导致的初始健康劣势及其长期不利健康效应,也包括后天家庭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多维作用。在人口负增长形势下,重视父母晚育行为对子代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强化年轻人婚育决策的健康理性意识和提高全社会健康资本积累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文凯 王乙杰
基于RCRE2003—2006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结合的方法估计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自评健康的影响。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观测数据所带来的自选择、遗漏变量等问题。本文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自评健康总体上没有统计显著的影响,一方面,收入提高会正面影响儿童健康,另一方面,照顾缺失带来负面影响,两种影响可能相互抵消。通过细化分组(家庭收入、父母外出情况、儿童年龄性别),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这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留守儿童健康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茜萌 倪红福
随着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和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整体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本文利用引入增值税抵扣机制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间接税税收负担,并结合直接税税负,分析整体税收负担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增值税的累退性显著高于营业税,因此与征收营业税相比,征收增值税的模式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整体税制呈累退性,并且总税收(间接税和直接税)整体而言加重了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税后不平等程度逐年上升。与城市相比,间接税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会愈发加重该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虽然在农村地区税收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加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特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特性有所缓解。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税收负担 收入分配 增值税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琨 曹廷求
在界定商品房金融化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我国2010—2018年24省(区、市)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对商品房金融化水平进行测度,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商品房金融化资本与非商品房金融化资本之间的比例对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商品房金融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整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但进一步检验发现:不同地区商品房金融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推动作用较东部地区更大。商品房金融化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一味靠"炒房"拉动经济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在有针对性调控各地区商品房投资性需求的基础上,避免商品房价格的大幅波动,保障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商品房金融化 经济增长 企业投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强 吴庆跃 张柏杨
动态优化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说明:(1)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投资水平短期和长期影响都为正,但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对家庭消费水平的短期影响为负,长期影响为正。(2)以低消费水平为基准,家庭缴纳越多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中低消费水平、中高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家庭消费意愿就越强烈,且商业财产保险对中高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以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为基准,家庭缴纳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水平越高,家庭进行各种投资的意愿越强烈。因此,扩大商业财产保险覆盖面、提高其保险保障力度,将有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家庭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全面促进——基于线性与U型关系检验的综合考察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大众消费时代的居民消费特征及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千户居民家庭消费专项调查数据
家庭劳动力供给对消费平滑的影响效应: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互联网对家庭消费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基于CFPS2018微观数据的分析
家庭收入结构、收入差距与土地流转——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家庭收入流动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测度——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家庭财富与消费: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