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255)
2022(11129)
2021(10191)
2020(8224)
2019(18710)
2018(18302)
2017(33567)
2016(18443)
2015(20031)
2014(19833)
2013(19355)
2012(18319)
2011(16819)
2010(17200)
2009(15870)
2008(15836)
2007(13948)
2006(12871)
2005(12013)
作者
(56408)
(47156)
(46743)
(44381)
(30245)
(22684)
(20945)
(18158)
(18108)
(16847)
(16378)
(15893)
(15564)
(15116)
(15090)
(14344)
(13937)
(13842)
(13768)
(13576)
(11935)
(11869)
(11414)
(10911)
(10618)
(10557)
(10537)
(10438)
(9598)
(9353)
学科
(78993)
经济(78889)
(47009)
管理(46079)
(36394)
企业(36394)
中国(25968)
方法(25283)
(24210)
地方(23394)
数学(21090)
数学方法(20844)
业经(19947)
(17438)
(17007)
(16795)
农业(16461)
(16194)
贸易(16178)
(15652)
(14898)
金融(14897)
(14873)
银行(14814)
(14423)
(13070)
地方经济(12711)
环境(12667)
(12136)
技术(12007)
机构
学院(262028)
大学(261828)
(109217)
经济(107090)
研究(104594)
管理(93523)
理学(79332)
理学院(78229)
中国(77610)
管理学(76814)
管理学院(76324)
科学(65404)
(58008)
(55390)
(55120)
研究所(50481)
(49774)
中心(45526)
农业(43212)
业大(42540)
(42135)
(38104)
财经(37897)
师范(37607)
(37547)
北京(37358)
(34449)
(33251)
经济学(32933)
(32906)
基金
项目(173722)
科学(135505)
基金(124020)
研究(123597)
(112517)
国家(111165)
科学基金(92006)
社会(78888)
社会科(74679)
社会科学(74658)
(68880)
基金项目(65354)
自然(59172)
(58954)
自然科(57761)
自然科学(57738)
自然科学基金(56709)
教育(55805)
资助(49129)
编号(48027)
(43538)
重点(40546)
成果(39733)
(37409)
(36637)
课题(35618)
创新(34303)
发展(34087)
(33534)
计划(32988)
期刊
(130862)
经济(130862)
研究(83546)
中国(62251)
(51361)
学报(48452)
科学(43750)
管理(37113)
(36084)
大学(35689)
农业(34684)
学学(33572)
教育(33461)
(28193)
金融(28193)
业经(22329)
经济研究(21217)
技术(21160)
(19329)
财经(18704)
问题(17244)
(16288)
(14149)
(13840)
世界(13670)
国际(13554)
科技(13517)
业大(12821)
资源(12784)
商业(12553)
共检索到420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志杰  
从苏联后期的改革开始,到俄罗斯独立后,俄罗斯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国家政权相关的主要是三大势力寡头势力、地方与民族势力以及政党势力。在经历十年的动荡后,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认识到集权的必要性,因此民众对普京加强集权的措施都是认同的。普京出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对三大势力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打压寡头、加强中央集权、培育“政权党”,并陆续取得了成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过于倚重强势部门、总统权力得到强化,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还不是很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光  
当前学术界讨论国家政权介入乡村治理有诸多维度,其中治理、文化、制度、这三个维度值得重视和研究。治理维度是国家政权介入乡治的根本内涵,文化维度规定了特定的介入形式,制度维度则为国家政权介入提供了另一些可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光  
当前学术界讨论国家政权介入乡村治理有诸多维度,其中治理、文化、制度、这三个维度值得重视和研究。治理维度是国家政权介入乡治的根本内涵,文化维度规定了特定的介入形式,制度维度则为国家政权介入提供了另一些可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魏程琳  
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处理好与地方自治单位的关系。现阶段行政下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村级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加强,成为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另一方面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增强了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但是,农村基层行政效率总体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自治单位从行政村向自然村下沉,激活了村庄社会积累的内生性资源,使得以自然村为边界的社区社会组织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平等参与和民主协商公共事务的空间。这意味着后税费时代国家政权建设不是要完全打碎地方自治单位使国家权力直面农民家庭,而是应重视农村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增强国家通过社会获得权力的能力,构建社会自治协同提升基层行政效力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勇  
晚清以来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受到重视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乡镇政权建设已明显加强 ,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乡村治理权威蜕变为“赢利型经纪”进而带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从而促使国家权威真正在乡村确立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何确保国家为进行大规模后发现代化建设能更多地、合法地汲取乡村资源。从国家政权建设这一宏观视角来看 ,其因此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并为乡镇机构改革规定了促进农村市场化和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双重价值取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河北省沧州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胡连峰同志最近多次找本刊总编辑恳谈,倾述了他对当前经济改革中一些不良倾向的担忧。并且送上了一篇他写的论文。我们认为胡连峰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他的许多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当然有些论断似乎还需经改革实践的检验。经胡先生本人同意,将他的基本观点刊载如下,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明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行为不仅没有为基层民众谋取公共利益,而且攫取基层社会更多资源,恶化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从经营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是改善国家政权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优化基层政权公共权力、强化基层政权的财力、重塑党政机构设置及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构建服务型政权的现实选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三中全会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13年,习近平出访中亚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一带一路"摆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三大任务之首。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中韩、中澳、中欧以及亚太自贸区等多双边贸易投资协定等区域合作机制都在积极推进之中。五中全会明确,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具体措施,如提高协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0多年里,通过精心策划和积极营造,中国的周边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作为APEC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推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确立“上海五国”边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跨国研发和本国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认识仍存有争议。本文基于垄断势力视角,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垄断势力与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逻辑上得出与以往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对相关争议给出了新的解释,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FDI的三种模式:学习型、竞争策略型和市场势力型,分别代表着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演进过程。实证分析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度过了初期的学习型FDI阶段,正处于学习型与竞争策略型FDI的混合阶段,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正酝酿进入更为高级的市场势力型FDI阶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百春  刘东敏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国教育进入了新的改革时期,目前的俄国教育,已逐渐显露出若干较为明显的改革趋势,本文将它们概括为十大趋势,予以介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关于十九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结局大相径庭的原因,学术界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典型企业——中国轮船招商局和日本邮船会社在培养本国海技人才以取代替换外国高级船员垄断把持局面的具体研究,探讨两国政府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说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特别是在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发动工业化条件的国家,国家政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以工业化为中心的近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成败。这一点,也正是中日两国近代化出现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