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6)
- 2023(12766)
- 2022(11142)
- 2021(10311)
- 2020(8679)
- 2019(19870)
- 2018(19588)
- 2017(37875)
- 2016(20804)
- 2015(23129)
- 2014(22715)
- 2013(22616)
- 2012(20589)
- 2011(18654)
- 2010(18164)
- 2009(16408)
- 2008(15727)
- 2007(13432)
- 2006(11592)
- 2005(9800)
- 学科
- 济(79523)
- 经济(79441)
- 管理(56755)
- 业(54326)
- 企(44800)
- 企业(44800)
- 方法(40515)
- 数学(35735)
- 数学方法(35398)
- 农(20952)
- 中国(19217)
- 财(19092)
- 学(18600)
- 业经(17491)
- 贸(15313)
- 贸易(15308)
- 地方(15054)
- 易(14876)
- 农业(14133)
- 理论(13346)
- 技术(12956)
- 环境(12760)
- 制(12505)
- 务(12425)
- 财务(12367)
- 财务管理(12351)
- 和(12240)
- 企业财务(11698)
- 银(11384)
- 银行(11315)
- 机构
- 大学(293954)
- 学院(291159)
- 管理(116425)
- 济(113008)
- 经济(110645)
- 理学(102638)
- 理学院(101497)
- 管理学(99606)
- 管理学院(99121)
- 研究(97310)
- 中国(70923)
- 科学(64453)
- 京(61711)
- 农(54888)
- 业大(50563)
- 所(49621)
- 财(48333)
- 研究所(46226)
- 中心(44034)
- 农业(43798)
- 财经(40336)
- 江(39881)
- 北京(38209)
- 范(37119)
- 经(36913)
- 师范(36623)
- 院(34832)
- 经济学(33704)
- 州(32660)
- 经济学院(30768)
- 基金
- 项目(212022)
- 科学(165030)
- 基金(153968)
- 研究(147645)
- 家(137201)
- 国家(136100)
- 科学基金(115661)
- 社会(92327)
- 社会科(87585)
- 社会科学(87559)
- 基金项目(83067)
- 省(82916)
- 自然(78486)
- 自然科(76662)
- 自然科学(76639)
- 自然科学基金(75270)
- 划(70767)
- 教育(67567)
- 资助(63333)
- 编号(58849)
- 重点(47579)
- 部(45960)
- 成果(45892)
- 发(44286)
- 创(44222)
- 科研(41469)
- 创新(41259)
- 计划(40852)
- 课题(40149)
- 大学(38972)
- 期刊
- 济(113085)
- 经济(113085)
- 研究(80434)
- 学报(55349)
- 中国(48949)
- 农(48429)
- 科学(47502)
- 大学(40483)
- 管理(39370)
- 学学(38529)
- 财(34167)
- 农业(33743)
- 教育(28461)
- 融(24471)
- 金融(24471)
- 技术(22726)
- 经济研究(19036)
- 业经(18948)
- 财经(18819)
- 业(17106)
- 经(15967)
- 科技(15912)
- 业大(15327)
- 问题(14954)
- 图书(14818)
- 版(14680)
- 理论(14235)
- 技术经济(13595)
- 实践(13216)
- 践(13216)
共检索到40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桂宁 杨柳芬 蒋桂湘
1993~200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综合差额的状况和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两大主导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本文采用EEMD方法将2002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价格序列分解为10个频率不同的分量和1个趋势量,通过将不同高低频分量分别加成得到代表性高频分量序列和低频分量序列,实证分析表明:代表投机性因素的低频分量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解释度只有3.12%,表明市场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依然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的诸多重大事件对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影响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短期内会改变低频分量的走向,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态势;体现金融市场内生的制度性因素对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中长期走势会产生持续性影响,这种影响不会受到市场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在长期表现出持续升值态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国轩 于润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立足中国国情,分析2003年-2012年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波动的基本经济因素,特别是政策性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DGP识别的Johansen协整分析,测算均衡汇率水平及错位程度。结果发现:(1)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民币受政策性因素干预明显。(2)政策调控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导致了沉重的调控成本。(3)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反应越来越敏感。这些意味着健全完善外汇市场和风险管理体系,稳定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平衡政策调控的收益与成本,增强抵御内外突发因素冲击的能力,稳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蓉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这两类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预期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在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走强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活动、上一期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变动和2005年人民币新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在不同方向上改变了市场预期,从而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关键词:
市场预期 人民币升值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有效汇率一度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致使人民币汇率出现高估现象。201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贬值,直接因素是热钱大量流出引致的资本净流出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对前期人民币汇率高估的合理修正。未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高估已得到完全修正,再度被动贬值的空间有限,但对欧元、日元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仍有较大幅度的贬值空间。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管理机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 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有效汇率一度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致使人民币汇率出现高估现象。201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贬值,直接因素是热钱大量流出引致的资本净流出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对前期人民币汇率高估的合理修正。未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高估已得到完全修正,再度被动贬值的空间有限,但对欧元、日元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仍有较大幅度的贬值空间。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和管理机制。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 金融监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秋菊
运用1992~2015年的国内外年度数据,以人民币正式踏入国际化轨道为前提,探究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把被解释变量进行合理的加权处理用作新的因变量,运用VAR模型、IRF分析法、方差分解分析法等计量方法探索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储备FER、货币供应量M2、进出口总额MI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受前期的汇率影响显著,占据绝对优势的影响份额,FDI和M2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大,进出口总额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微弱,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外汇储备对未来的汇率影响具有确定性的趋势。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波动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玉梅 姬振天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持续升值的现象为切入点,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广泛使用的超主权货币的衡量手段—特别提款权,排除主权货币因素的干扰,运用GARCH-M和EGARCH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并与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区域化货币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同时存在着风险溢价效应和杠杆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彦乐 张怀洋 乔桂明
本文从汇率理论出发,根据2011年6月以来人民币在离岸汇差波动数据,分析汇差波动的影响因素,验证了人民币在离岸汇差波动呈现出丛聚性特征。文章构建了GARCH(1,1)模型,并将影响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香港银行人民币同业隔夜拆息、对人民币未来走势的预期、标普500指数波动率、5年期美元互换利率等指标与人民币在离岸汇差的波动正相关;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显著降低了人民币在离岸汇差的波动性;我国扩大在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汇改政策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人民币在离岸汇差的波动度。同时,研究认为:人民币在离岸汇差存在自动收敛机制;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一体化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铁梅 杨程 谷宇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衡量了市场的信息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收入和央行的外汇干预都会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预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琳
2014年初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改持续十年的升值态势,转向贬值模式,且2016年10月以来特别是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更是快速贬值,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内在驱动因素,也有一定投机因素。未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缓中趋稳,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可能性较低,有序可控贬值可期。经济增速放缓是汇率贬值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费广平
以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为基础,结合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理论模型,并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一定的"超调"和较强的顺周期波动,市场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影响,从而使得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反应过度;二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受贸易净出口变化影响不显著,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最大,外汇储备规模稳定能够起到稳定汇率预期的重要作用,市场利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较为持久;三是人民币国际化使跨境资金流动的空间扩大,放大了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昌政 任佩瑜 俞海
本文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1997~2002年时间段内,消费价格指数成为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二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近年来消费价格指数的连续下降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前段时期的升值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被经济学界提出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较有影响的其他经济变量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中仅显示了微弱的作用,这源于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太稳定,它削弱了这些经济变量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作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帅林
选取影响中国货币供给的人民币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三个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货币供给M2、M1和M0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M2和M1的影响较强,而对M0的影响较弱;也使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而且改变了中国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同时使中国货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此外改变了中国调节货币供给的方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 高孝森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与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双高"现象,使汇率和价格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VAR模型和VEC模型,文章分析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以及二者变化的方向,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解释其经济学意义并探讨汇率传递效应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