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4)
- 2023(13585)
- 2022(11384)
- 2021(10528)
- 2020(9124)
- 2019(21019)
- 2018(20202)
- 2017(38125)
- 2016(20832)
- 2015(23347)
- 2014(22995)
- 2013(23064)
- 2012(21506)
- 2011(19652)
- 2010(19531)
- 2009(18331)
- 2008(18290)
- 2007(16392)
- 2006(14118)
- 2005(12715)
- 学科
- 济(87882)
- 经济(87789)
- 业(58944)
- 管理(58151)
- 企(46092)
- 企业(46092)
- 方法(43178)
- 数学(38719)
- 数学方法(38439)
- 中国(26865)
- 财(24249)
- 农(22903)
- 贸(22581)
- 贸易(22575)
- 易(22137)
- 学(19031)
- 制(17913)
- 业经(17711)
- 银(16143)
- 银行(16081)
- 行(15320)
- 农业(15078)
- 融(14632)
- 金融(14630)
- 务(14586)
- 财务(14570)
- 财务管理(14533)
- 出(13832)
- 企业财务(13766)
- 地方(13577)
- 机构
- 大学(310731)
- 学院(305099)
- 济(133823)
- 经济(131495)
- 管理(116473)
- 研究(108464)
- 理学(100670)
- 理学院(99522)
- 管理学(97970)
- 管理学院(97417)
- 中国(85429)
- 科学(66992)
- 京(65342)
- 财(60772)
- 农(59514)
- 所(56177)
- 研究所(51629)
- 中心(49405)
- 业大(49313)
- 财经(49125)
- 农业(47676)
- 经(44991)
- 江(43778)
- 经济学(43110)
- 北京(41018)
- 经济学院(39256)
- 院(38010)
- 范(37183)
- 财经大学(36854)
- 师范(36682)
- 基金
- 项目(207300)
- 科学(162997)
- 基金(154707)
- 研究(143485)
- 家(138337)
- 国家(137271)
- 科学基金(115834)
- 社会(94484)
- 社会科(89786)
- 社会科学(89760)
- 基金项目(81676)
- 省(77557)
- 自然(76098)
- 自然科(74437)
- 自然科学(74407)
- 自然科学基金(73185)
- 划(67195)
- 教育(64968)
- 资助(63410)
- 编号(54773)
- 部(47189)
- 重点(47099)
- 成果(44361)
- 发(43506)
- 创(43240)
- 科研(40988)
- 国家社会(40908)
- 创新(40696)
- 教育部(40118)
- 计划(39380)
- 期刊
- 济(136280)
- 经济(136280)
- 研究(89318)
- 中国(56742)
- 学报(56274)
- 农(52568)
- 科学(49101)
- 财(46718)
- 大学(41170)
- 管理(39358)
- 学学(39126)
- 农业(35298)
- 融(31111)
- 金融(31111)
- 财经(24849)
- 经济研究(24020)
- 教育(23584)
- 技术(22364)
- 经(21311)
- 业(20333)
- 业经(20155)
- 贸(19325)
- 问题(18931)
- 国际(16732)
- 技术经济(15686)
- 版(15555)
- 世界(15268)
- 统计(14646)
- 理论(14559)
- 科技(14022)
共检索到44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家宏 刘鑫
中国高铁"走出去"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关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与体系建构具有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过程理论及知识产权风险相关理论并结合产业实践,实现对高铁"走出去"中四类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概念化、因子化、体系化,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知识产权风险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与结构体系。研究发现,高铁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结构体系由19个因子构成,分为知识产权权利、权利行使与执法、权利救济三个层次,分属于基础性、高发性和救济性知识产权风险,各因子间具有相应的影响关系。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提出面向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的系统性对策,实现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预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关键词:
“走出去” 知识产权 风险 防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关键词:
“走出去” 知识产权 风险 防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之梅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知识产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既有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低、知识产权战略及管理体系落后等"内忧",又有频遭知识产权壁垒、涉及知识产权的海外并购困难重重等"外患",认识以及如何应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这些知识产权问题是本文的落脚点,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走出去 知识产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之梅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走出去”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应对之策,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
企业 自主知识产权 “走出去”的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通 陈佳怡
近年来,中国高铁异军突起,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但中国高铁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缅高铁项目被喊停,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也遭遇挫折,中国高铁进入中东欧市场也面临一系列地缘政治与规制性风险。本文在对中国高铁发展成就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其背后原因,随后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一、中国高铁的发展情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宏
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全面"走出去"是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的综合体,能够促进我国出口商品转型,推动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转型,是高层次的"走出去"。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高铁"走出去",全球多个国家向我国表达了合作高铁项目的意愿,高铁"走出去"前景广阔。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建成并通车的,仅有按欧洲标准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铁路二期工程,中国在海外还没有一条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建设的高铁。中国高铁系统的全面"走出去",在面临良好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勇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提出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体包括境外加工贸易投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营销网络建设等。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动态过程,包括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资运营和投资终结四个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建平
一、抑制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企业外部因素 1、投资管理体制滞后。第一,部门交错重复管理。一项对外投资的审批要经过经贸委、外经贸委、外汇管理局、计委四条线,每条线又有市、省和国家三级,加起来一共有12道门坎,每一道门坎的手续要花很长时问才能办完。一个项目审批一般要花4-6个月,多则两年。虽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3年2月9日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池澄
我国正在从资本输入国转变成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连续13年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投资流量创下历史新高,首次位列世界第二,金额仅次于美国。1截至2015年底,中国2.0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3.0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在另一个领域中,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正在改变着国际税收规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EPS行动计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沂 杨林林
近年来,为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开展了"走出去"企业税收专项调查与服务行动。通过组织"走出去"涉税政策宣传培训、涉税意见问卷调查和税收实地调查评估等,系统分析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主要涉税风险,归纳整理了其涉税诉求,为进一步完善"走出去"税收政策、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雨 戴翔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使用的政治风险度量指数,并纳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其它关键控制变量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理论预期不同,东道国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并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可能与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对东道国政治风险意识不强、关注不够、认识不足有关。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导致的可能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有效防范政治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走出去"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走出去"战略需要,是理论和实...
关键词:
政治风险 走出去 风险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