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1)
2023(14868)
2022(12463)
2021(11606)
2020(9672)
2019(22520)
2018(21784)
2017(41414)
2016(22833)
2015(25678)
2014(25424)
2013(25370)
2012(23975)
2011(22047)
2010(21990)
2009(20706)
2008(20807)
2007(18635)
2006(16406)
2005(14823)
作者
(69325)
(58202)
(58093)
(55412)
(37046)
(28016)
(26376)
(22749)
(21974)
(20826)
(19932)
(19216)
(18606)
(18537)
(18381)
(18050)
(17722)
(17214)
(16876)
(16682)
(14634)
(14459)
(14246)
(13355)
(13168)
(12915)
(12832)
(12763)
(11759)
(11751)
学科
(97572)
经济(97469)
管理(63708)
(61459)
(48892)
企业(48892)
方法(44896)
数学(39528)
数学方法(39135)
中国(28026)
(27430)
(25225)
(22734)
贸易(22725)
(22187)
(21550)
业经(20443)
(18686)
农业(17965)
地方(16493)
(16357)
银行(16293)
(15612)
(15379)
金融(15377)
(14660)
(14633)
财务(14606)
财务管理(14574)
理论(14471)
机构
大学(341273)
学院(337709)
(148061)
经济(145313)
管理(126292)
研究(123080)
理学(108862)
理学院(107587)
管理学(105827)
管理学院(105208)
中国(94035)
科学(75014)
(72078)
(67501)
(65079)
(64127)
研究所(58508)
中心(55230)
财经(53658)
业大(53064)
农业(51820)
(50007)
(48917)
经济学(47036)
北京(45738)
(43285)
(43191)
师范(42772)
经济学院(42518)
财经大学(39872)
基金
项目(222754)
科学(174904)
基金(164137)
研究(157136)
(145971)
国家(144798)
科学基金(121953)
社会(101850)
社会科(96666)
社会科学(96637)
基金项目(85628)
(84350)
自然(79430)
自然科(77646)
自然科学(77616)
自然科学基金(76319)
(73074)
教育(72132)
资助(68153)
编号(61125)
重点(51040)
(50625)
成果(50453)
(48143)
(46193)
科研(43429)
创新(43297)
国家社会(43172)
教育部(42974)
课题(42856)
期刊
(158907)
经济(158907)
研究(102119)
中国(64519)
学报(59624)
(58397)
科学(52898)
(51300)
管理(44822)
大学(43850)
学学(41555)
农业(39179)
(34536)
金融(34536)
教育(32195)
经济研究(27522)
财经(27365)
技术(25958)
业经(24125)
(23664)
(21742)
问题(21471)
(20624)
国际(18172)
世界(17047)
技术经济(17030)
(16964)
统计(15933)
理论(15261)
科技(15013)
共检索到505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进行的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货币政策。1.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焕永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焕永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焕永  
文章对金融衍生市场、举借国债、金融创新、政策性银行、外汇储备、国际游资、市场一体化、浮动汇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传智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改革中的几个认识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裴传智一、货币政策的转变,亟需转变什么?货币政策的内容很广泛。教科书和中外有关论著一般都把货币政策定义为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货币政策操作程序这一有效的分析框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涵义、特征和研究目标,并探讨了其对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进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为超额准备金程序。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潘慧峰  樊夕  
利用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长期贷款利率这三种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M2增长率、不动产贷款余额增长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季度变化具有负向影响,其中M2增长率的影响力度最大。实证结果解释了中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光远  李鹏飞  
基于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及省际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央行统一的正向货币政策更好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明显较弱,并且货币政策对区域内各省份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显著不均衡。进一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结构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市场条件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贸易开放度条件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湘  
论影响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金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陶湘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九五”时期将会发生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将以物价稳定为首选目标,二是货币政策调节工具将由间接调节工具体系替代直接信用控制为主的格局。在这一转变时期,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联峰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确定了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执行情况。1998年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的贷款规模控制,央行宏观调控转为主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并灵活运用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货币政策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冬  
外资的持续流入始终是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但外资的流入也不是万能的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 ,外资的流入势必造成货币供给量的大量增加 ,这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必然受到掣肘。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 :应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等等 ,以实现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刘学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理论主张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的历史轨迹 ,揭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动态性 ;对我国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则表明 :1.货币供应量在当前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具有现实合理性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 ;2 .金融对外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正在减弱 ,因而一方面需加强央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操作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控措施,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执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小宇  
通过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时变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刻画,结果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针对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反应;同时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还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的调整系数不显著,这与中国中央银行存在"惰性"和非对称偏好有关;而利率对产出缺口的调整系数显著,并符合稳定的"泰勒规则",表明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央银行更关注产出缺口的波动,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