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0)
2023(16156)
2022(13509)
2021(12635)
2020(10774)
2019(24701)
2018(24037)
2017(45856)
2016(24824)
2015(27904)
2014(26996)
2013(26720)
2012(24344)
2011(21861)
2010(21632)
2009(19851)
2008(19152)
2007(16210)
2006(14034)
2005(12028)
作者
(71148)
(59445)
(59294)
(56178)
(37826)
(28604)
(26765)
(23357)
(22715)
(20877)
(20184)
(20113)
(18789)
(18646)
(18533)
(18452)
(17650)
(17579)
(17273)
(17142)
(14622)
(14592)
(14463)
(13455)
(13292)
(13279)
(12946)
(12828)
(11942)
(11694)
学科
(105372)
经济(105269)
管理(70467)
(69372)
(57217)
企业(57217)
方法(55136)
数学(50153)
数学方法(49464)
中国(27793)
(26447)
(26382)
(21571)
贸易(21557)
业经(21475)
(21024)
(19022)
地方(18000)
(17789)
农业(17749)
(17306)
财务(17251)
财务管理(17218)
企业财务(16453)
技术(15553)
环境(15149)
理论(15007)
(14513)
金融(14512)
(14355)
机构
大学(350064)
学院(349007)
(147949)
经济(145547)
管理(138185)
理学(121585)
理学院(120290)
管理学(117927)
管理学院(117308)
研究(115741)
中国(87771)
(73081)
科学(71596)
(64142)
(61537)
(57342)
业大(55601)
中心(53536)
财经(53177)
研究所(52795)
(48994)
农业(48925)
(48308)
经济学(46467)
北京(45417)
经济学院(42199)
(41995)
(41930)
师范(41423)
财经大学(40234)
基金
项目(248177)
科学(196797)
基金(184788)
研究(172429)
(164024)
国家(162760)
科学基金(140445)
社会(112613)
社会科(107134)
社会科学(107107)
基金项目(97242)
(94283)
自然(94083)
自然科(92091)
自然科学(92065)
自然科学基金(90477)
(81326)
教育(80639)
资助(77109)
编号(66163)
重点(56114)
(55430)
(52385)
(51940)
成果(50960)
创新(49012)
科研(48592)
国家社会(48110)
教育部(47665)
大学(46479)
期刊
(144970)
经济(144970)
研究(94056)
中国(62577)
学报(59543)
科学(54073)
(53350)
管理(50180)
(49223)
大学(45342)
学学(43213)
农业(36857)
教育(30910)
技术(30628)
(29007)
金融(29007)
财经(26192)
经济研究(26035)
业经(22820)
(22486)
(21327)
统计(19814)
问题(19486)
(18195)
(17601)
技术经济(17318)
(16920)
决策(16189)
科技(16139)
商业(15566)
共检索到49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炳红  高彦如  涂俊  
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中国股市的宏、微观因素,提出包含五大内生性因素的"五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考量关键要素及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股市收益受微观结构与资金流向的影响较大,而实体经济的作用要在长期内才能显现出来。其次,市场活跃度与股票价格指数密切相关,这体现了投资者预期的重要性。最后,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影响,但没有呈现出明确的领先滞后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杨福霞  陈兴鹏  
能源效率以其在优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称为"第五类能源"。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技进步四个因素在时序维度上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内,能源相对价格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动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且以上四个因素均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能源相对价格、科技进步、能源结构三个因素较为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科技投入等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帅富成  
鉴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资产评估和资本定价的作用,以上海股票市场为对象,选取上证180指数中178家股票的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投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还不适用,对于上海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价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并就结论出现的原因给予了相关的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国峰  郑召锋  
本文从中国整体股市—沪深分市场股指—分行业股指三个层次,利用GARCH(1,1)-M模型研究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股市的整体影响不显著,但对沪、深分市场股指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对沪市收益率的影响大于对深市收益率的影响。分行业来看,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化工制品、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资源、建筑和材料、食品和饮料、汽车和零件、个人和家庭用品等7行业股指收益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他行业的股票收益率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则没有显著响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常生  
从中国整体股指-沪深分行业股指两个层次,运用GARCH(1,1)-M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的整体收益率影响显著;分行业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能源、金融地产、信息技术业、工业、原材料等5个行业的股票指数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可选消费、主要消费、医药卫生、电信业务、公用事业等行业的股票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响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刚  侯坤  
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已被经验所证实,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一些传统的经济分析理论都不能很好地对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透彻的解释。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波动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证实了我国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丘俭裕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与APEC成员的实际,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03-2015年的跨国贸易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面向APEC成员出口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两国经济规模、贸易协定的签订、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距离与出口显著负相关,而中国对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今后在与APEC成员开展贸易的过程中,既要强化贸易的积极因素,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又要在巩固已有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勾东宁  郑嘉诚  
非理性繁荣会在泡沫破碎之时给本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对中国股市进行非理性繁荣的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剩余收益价值模型对中国股市2007~2014年的非理性泡沫进行度量,并根据历史实际情况对泡沫进行容忍度定性划分,旨在预测中国股市2015年非理性繁荣区间,对中国股市的牛市进行泡沫预警提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亦文  李毅  万闯  
目前度量预期不足(Expected Shortfall, ES)的风险技术大多基于参数模型,其建模过程避免不了对收益的分布类型做出假定,但这些分布往往与现实相悖。为此,介绍两种重要半参数模型,即CARE模型和CARES模型,并应用我国2007-2016年上证综合指数与深证成分指数的相关数据评估模型优劣。结果表明:CARES模型与CARE模型在度量我国股市风险中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两者比较,CARES模型明显优于CARE模型。因此,CARES模型能作为我国股市风险度量工具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阳  
本文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 ,进行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检验。文章结论是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增强 ;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强 ;这对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局必须适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维国  佘宏俊  
文章选择中国股票市场超额成交量持续期作为度量市场流动性的指标,以ACD持续期模型为基础,通过样本外滑动窗口SPA检验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超额成交量持续期ACD模型的预测精度,从模型预测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市日内市场流动性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巫秀芳  郭亮  
通过分析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股市波动性相互影响机理,利用2013年3月1日-2017年12月29日的每周交易数据构建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波动性动态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股市流动性、杠杆率和波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时变特征,当股市处于平稳状态时,杠杆率对流动性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对波动率在短期具有强烈的正向冲击,但在长期得以平抑;流动性和波动率在短期和长期均对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但是,在股市运行不平稳时,三者之间的联动程度不明显,相互作用方向不符合理论预期,即杠杆机制失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江峰  
本文分别以1990年12月至2003年12月两市所有A股公司为抽样总体,检验了均值调整模型、市场调整模型和市场模型为基础的多种检验方法的检验力。研究发现,无论事件研究中各公司事件是否相近或重叠,都应采用市场模型为基础的非参数秩检验法。而累积非正常收益的检验也应以市场模型为计算基础。若样本公司事件日相近或重叠,统计量的设置要考虑累积非正常收益截面数据的相关性。均值调整模型在本文所定义的各种检验方法中,均无明显优势。经敏感性测试,本文结论不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庆斌  周爱民  靳晓婷  
本文对经典股票价格泡沫模型的常利率假设进行了推广,在随机利率下得到了股票价格泡沫周期性破灭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使用TAR模型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1997年10月31日到2007年10月31日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泡沫主要集中在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尤其在2007年1月到5月底泡沫程度最为严重。最后,通过分析深证指数同期的泡沫情况验证了两市泡沫的联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原  孙慧  李建军  
文章提出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机理的理论假说,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和两阶段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和产业人口规模增加通过规模增长效应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带来显著抑制作用;(2)技术进步因素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资源型产业碳排放,进而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起驱动作用;(3)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具有正向驱动作用;(4)低碳规制能有效发挥能源效率和产业内部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驱动作用,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费结构对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抑制作用;(5)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应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最大限度实现低碳规制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