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2)
- 2023(11660)
- 2022(9711)
- 2021(8968)
- 2020(7650)
- 2019(17704)
- 2018(17047)
- 2017(32145)
- 2016(17622)
- 2015(19999)
- 2014(19645)
- 2013(19779)
- 2012(18453)
- 2011(16853)
- 2010(16543)
- 2009(15550)
- 2008(15517)
- 2007(13709)
- 2006(11698)
- 2005(10453)
- 学科
- 济(77228)
- 经济(77152)
- 管理(47867)
- 业(47143)
- 方法(37552)
- 企(35456)
- 企业(35456)
- 数学(34140)
- 数学方法(33915)
- 农(22153)
- 中国(22037)
- 财(18712)
- 贸(18375)
- 贸易(18370)
- 易(17970)
- 学(16461)
- 业经(15219)
- 农业(14628)
- 制(13508)
- 地方(12273)
- 环境(11686)
- 银(11665)
- 银行(11613)
- 务(11120)
- 融(11119)
- 金融(11117)
- 财务(11104)
- 行(11092)
- 财务管理(11077)
- 和(10650)
- 机构
- 大学(265802)
- 学院(262200)
- 济(117393)
- 经济(115498)
- 管理(98139)
- 研究(97143)
- 理学(85678)
- 理学院(84657)
- 管理学(83368)
- 管理学院(82896)
- 中国(72909)
- 科学(60908)
- 农(56456)
- 京(56207)
- 所(51004)
- 财(49325)
- 研究所(47172)
- 农业(45317)
- 业大(45029)
- 中心(43293)
- 财经(40624)
- 经济学(37843)
- 经(37271)
- 江(36768)
- 北京(35329)
- 经济学院(34446)
- 院(33962)
- 范(32121)
- 师范(31651)
- 科学院(30922)
- 基金
- 项目(181064)
- 科学(141748)
- 基金(134774)
- 研究(123844)
- 家(121779)
- 国家(120839)
- 科学基金(100946)
- 社会(81630)
- 社会科(77535)
- 社会科学(77511)
- 基金项目(71219)
- 省(67749)
- 自然(66498)
- 自然科(65008)
- 自然科学(64980)
- 自然科学基金(63902)
- 划(59123)
- 教育(55496)
- 资助(55032)
- 编号(46392)
- 重点(41704)
- 部(41194)
- 发(39261)
- 创(37623)
- 成果(36617)
- 科研(35894)
- 国家社会(35617)
- 创新(35439)
- 计划(35285)
- 教育部(34522)
- 期刊
- 济(119102)
- 经济(119102)
- 研究(73550)
- 学报(50584)
- 农(50289)
- 中国(46796)
- 科学(44124)
- 财(36981)
- 大学(36541)
- 学学(34981)
- 农业(34442)
- 管理(32645)
- 融(21472)
- 金融(21472)
- 经济研究(21341)
- 财经(20351)
- 业(20087)
- 技术(19404)
- 教育(18789)
- 业经(18369)
- 经(17576)
- 问题(16859)
- 贸(15986)
- 世界(14587)
- 版(14157)
- 国际(13866)
- 技术经济(13706)
- 业大(12851)
- 统计(12459)
- 科技(12286)
共检索到37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子谦 李小军
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粮食单产方面,科技进步水平因子具有较高载荷,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物质投入因子、环境与气候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影响最大的因子是资源及科技因子,其次是比较效益及政策因子。上述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稳定和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护耕地资源,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波 万洁 朱述斌 余冬辉 谈东华
通过对2005年江西省种粮大户种粮效益非价格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种粮大户种粮效益与粮食经营规模、机收面积和家庭人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种粮农户的文化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性不强。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农村农业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投入中劳动力的替代效应逐渐下降;同时,这也是当前政府在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与引导的结果,说明当前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政策是有效的。即推动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和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和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有利于种粮大户种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物化水平,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在不同文化水平的粮农中推广应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娅范 余海鹏
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价格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弹性。结论是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大于粮食市场零售价格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杭生 孙亚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粮食 影响因素 产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薛继亮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将对中国粮食生产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农业生产传统布局和结构以及影响粮食安全,但是同时也给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机遇。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生产 区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旭 王善高
近年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而测算环境效率能直观反映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生产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进而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2004-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环境效率,并用TobiT模型考察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农户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环境效率均值分别为0.802和0.489,并且两种效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考虑环境效率后,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均值出现了略微的下降趋势,但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文星 杨子生 罗妮
根据云南省1996~2006年的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云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禀赋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80.28%,经济投入水平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11.88%,说明耕地资源禀赋因素是影响云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首要因素,经济投入水平次之。耕地资源禀赋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为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耕地质量的优劣。为了保障边疆山区省份的粮食安全,需要坚定不移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大力改造和提高耕地资源质量,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努力增大经济技术投入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祖琦,尹怀庭
本文从陕西粮食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粮食单产存在的波动性入手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归纳提取出本省粮食单产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 ,即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热量因子、抗灾能力与水分因子、水土保持因子、旱涝保收因子 ,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随后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 ,对陕西省 5 0年来的粮食灾损状况进行了评估。最后 ,分析与总结评估结果 ,提出了加快陕西农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杰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收入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的效应大于生产性补贴,应通过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补贴模式以及加大收入性补贴力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关键词:
粮食补贴 粮食生产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光泗 钟钰
文章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对2013~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尤其是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凸现;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稻谷、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而小麦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其中稻谷与玉米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这取决于单产的增长与生产面积的稳定。
关键词:
粮食 谷物 生产 消费 形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各省市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综合绩效,并从支农政策、要素投入等维度考察其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2004—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DEA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运用面板Tobit随机效应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期内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总体达到DEA有效,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作用偏低,"单引擎"驱动特征明显;化肥、农用机械、灌溉及支农政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化肥投入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各因素作用强度排序为"支农政策>化肥>农业机械>灌溉",且这些影响同样具有区域差异。[结论]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要注重农业技术更要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通过改革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和转变要素投入结构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青叶 王征兵 毕玉平
利用农户粮食种植决策模型分析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种植结构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期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显著提高了能源作物玉米的种植比例,对粮食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导致了对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生产的竞争性替代;从长期来看,受耕地资源的约束,通过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单产提高,并有效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才能减少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