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3)
- 2023(12990)
- 2022(10878)
- 2021(10014)
- 2020(8542)
- 2019(19833)
- 2018(19099)
- 2017(36152)
- 2016(19818)
- 2015(22432)
- 2014(22083)
- 2013(21965)
- 2012(20513)
- 2011(18650)
- 2010(18469)
- 2009(17189)
- 2008(17091)
- 2007(15170)
- 2006(13034)
- 2005(11677)
- 学科
- 济(84063)
- 经济(83977)
- 管理(52986)
- 业(51505)
- 方法(40407)
- 企(39935)
- 企业(39935)
- 数学(36606)
- 数学方法(36359)
- 中国(24903)
- 贸(23244)
- 贸易(23237)
- 农(22795)
- 易(22789)
- 财(22452)
- 学(17502)
- 业经(16687)
- 制(15973)
- 农业(15135)
- 银(14250)
- 银行(14189)
- 出(13988)
- 地方(13767)
- 行(13566)
- 融(13246)
- 金融(13244)
- 务(12875)
- 财务(12859)
- 财务管理(12821)
- 环境(12513)
- 机构
- 大学(292221)
- 学院(287916)
- 济(127549)
- 经济(125433)
- 管理(107416)
- 研究(104768)
- 理学(93420)
- 理学院(92314)
- 管理学(90909)
- 管理学院(90380)
- 中国(79873)
- 科学(64864)
- 京(61769)
- 农(57828)
- 财(55808)
- 所(54622)
- 研究所(50221)
- 业大(47368)
- 中心(47097)
- 农业(46402)
- 财经(45316)
- 经(41568)
- 经济学(41356)
- 江(41171)
- 北京(38840)
- 经济学院(37747)
- 院(36969)
- 范(35672)
- 师范(35171)
- 财经大学(33968)
- 基金
- 项目(197070)
- 科学(154334)
- 基金(146215)
- 研究(136418)
- 家(131118)
- 国家(130081)
- 科学基金(109255)
- 社会(89554)
- 社会科(85110)
- 社会科学(85083)
- 基金项目(77126)
- 省(73957)
- 自然(71460)
- 自然科(69878)
- 自然科学(69850)
- 自然科学基金(68700)
- 划(64250)
- 教育(62013)
- 资助(59972)
- 编号(51552)
- 重点(45254)
- 部(44975)
- 发(42476)
- 成果(41441)
- 创(41060)
- 科研(38926)
- 国家社会(38821)
- 创新(38577)
- 教育部(38041)
- 计划(37677)
- 期刊
- 济(129856)
- 经济(129856)
- 研究(82847)
- 学报(54198)
- 中国(53706)
- 农(51441)
- 科学(46733)
- 财(42631)
- 大学(39592)
- 学学(37588)
- 管理(36287)
- 农业(34932)
- 融(26117)
- 金融(26117)
- 教育(23595)
- 经济研究(23506)
- 财经(22922)
- 技术(21676)
- 业(20193)
- 经(19788)
- 业经(19757)
- 贸(18954)
- 问题(18029)
- 国际(16498)
- 世界(15460)
- 版(14928)
- 技术经济(14585)
- 业大(13476)
- 统计(13379)
- 商业(13160)
共检索到419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本文利用中国电子工业子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1999—2002年期间该行业出口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作用。我们发现FDI尤其是来自港澳台的FDI和规模经济对出口有正向作用。我们同时发现国有资本份额与出口负向相关,而资本密集度、研发和人力资本并不是影响中国电子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表明中国的电子企业大多仍处于国际产品分工链的低端。本文有两个原创性贡献:第一是区分不同国别(地区)FDI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影响的差异,并发现港澳台地区资本较西方国家资本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影响更大;第二是发现劳动力成本水平因素影响FDI对出口作用程度的大小。这些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出口 FDI 电子行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贞
本文基于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12种HS6位数的电子信息产品对47个贸易伙伴1996-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决定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的主要因素。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相对经济规模及降低固定贸易成本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产生积极影响,可变贸易成本则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较小,而对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加快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促进中国二元边际出口扩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坤望 赵磊
基于2009年中国和德国对200余个经济体HS六分位出口数据,本文从种类、数量与品质角度对中德出口竞争力进行结构比较,并用跨国数据分析三种竞争力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结论发现:中国数量是德国的2.6倍,价格仅为德国的0.5倍,种类是德国的0.8倍;中国数量竞争力占优,以量取胜;德国品质竞争力占优,以质取胜;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吸引外资与进口贸易对竞争力结构具有决定意义,而贸易伙伴经济规模、发展水平与双边贸易成本会影响出口国竞争力结构;对于中国而言,发展金融、改善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调整出口区域结构,最终寻求品质制胜,才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
中德 竞争力 数量 品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王有鑫 李坤望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均收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开放条件下,出口产品品质是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在表现。与技术复杂度和广度边际等角度不同,本文从品质(quality)这一崭新视角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并采用嵌套Logit模型克服了将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产品品质的方法缺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呈下降趋势;行业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技能密集度越高,中国出口产品品质越低;与技术复杂度和单位价值指标相比,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没有明显超出其人均收入对应的水平。加工贸易占比下降、外资企业竞争效应以及资本劳动比上升是出口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品质 嵌套Logit 加工贸易 外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忠 吴凤娇
采用1998~2014年HS6位数的产品编码数据,考察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均值为4.38年,中位数为3年。运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分析影响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3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均表明:美国经济发展、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及其重要程度、差异化产品等因素,均对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位产品价值越高的出口产品,其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越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延方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规模经济尽管影响显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贸易的增长却有不断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劳动生产率 规模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波 黄小兵
本文使用1999~2003年全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为了得到有效的实证结果,我们采用了OP方法及动态面板GMM估计,特别控制了零贸易观测值产生的估计偏差。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出口经验和企业生产率是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3个重要因素,其中企业规模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要小于企业规模和企业出口经验,企业区位和外资企业虚拟变量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而非依赖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出口的增长是一种粗放型增长。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 OP方法 零贸易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娟娟 吴俊豪 万顺瑜
基于WIOD2016的数据,利用出口增加值核算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高技术细分行业(r17,r12,r21)出口网络地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利用跨国数据实证考察了一国高技术行业出口网络地位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如下:(1)全球高技术产业出口网络均呈现出“互惠性低、中心势高”的非均衡特征,这不利于全球高技术产业的经贸关系朝互利互惠的方向发展;(2)中国在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制造业(r17)最终产品出口网络中的地位攀升较快,由2000年的“末梢”地位上升到2014年的“绝对核心”地位;(3)相比r17行业,中国在医药产品/医药制剂业(r12)和船舶/航空航天/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r21)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网络中仍然处于“边缘”与“半边缘”地位;(4)跨国面板回归显示,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物质资本积累、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节点国家网络地位的提升,但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的提高并不能显著促进节点国家在全球高技术行业出口网络中地位的攀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殷德生
针对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的现象,本文构建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升级的理论框架,在贸易均衡中纳入异质性企业与产品质量范围等因素,考察了贸易成本、市场规模对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渠道和结果。以加入WTO以来中国与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之间四位数的行业贸易数据,细致地检验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扩大而提高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结果发现:单位贸易成本的下降、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贸易伙伴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促进着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入世"以来的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加速升级的态势,但目前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产品质量的...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品质量升级 WTO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李燕 周世民
出口持续时间研究为保障出口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估计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发现持续时间均值不到2年,中位值为3年,且存在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文章进一步采用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了出口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传统引力模型变量对持续时间的影响与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类似,企业层面的特征会对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所有制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肖奎喜
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并结合生存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2001~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联系的生存状况及其决定因素。测算研究发现:(1)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生存持续期较短,仅占整个观测期的1/3左右;从生存概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生存状况与货物贸易相比缺乏稳定性,其既不存在负时间依赖特征,也不存在生存时间门槛,在观测期内一直处于持续衰减状态。(2)中国不同服务行业的出口生存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服务业的出口生存持续期与生存率基本优于新兴服务业。(3)从跨国比较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整体的生存状况基本介于欧美发达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实证研究表明,首次出口额、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多元化、出口经验等因素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联系的生存状况均存在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持续期 跨国比较 决定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锦军 谷娟
文章以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研发费用、企业进入数量及增长速度、产业利润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六大指标作为判断基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六大指标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标准得分,从而实现对中国37个行业竞争状况的定量分析和排序分类,并依据该得分将37个行业划分为垄断性、垄断竞争型、一般过度竞争型和严重过度竞争型四种类型。验证了垄断因素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证明了所构建的判断行业竞争状况的指标的合理性,从而为消除垄断,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竞争状况 主成分分析 产业政策 过度竞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兴 霍学喜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2002—2009年我国苹果出口贸易的空间效应以及影响苹果出口贸易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出口贸易表现为相邻地区的集聚形态,并且绝大多数地区属于高—高与低—低集聚类型,即苹果出口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而且这种集聚程度呈强化趋势。从各影响因素来看,单位面积产量、专业化水平、基础设施、生产消费比以及出口贸易存量对苹果出口具有显著正效应,而贸易壁垒对出口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集聚效应 决定因素 苹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张杰
利用对江苏省342家本土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本文试图揭示中国本土企业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这一研究是判断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来源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本研究表明,产品供应链关系是促进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企业规模与出口密集度之间呈现出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产业集聚所体现的企业区位因素对出口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经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资本密集度因素,并未成为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本文发现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提醒人们,中国本土企业有可能被国际大买家"俘获"或"锁定"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环节,从而造成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蔡燕林 高颖 王瑞 李书彦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相对较低、规模偏小,主要产品和市场集中在欧洲国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空间距离、收入差距、人口、开放水平、政策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广泛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做好相互间贸易标准等方面的协调,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经济带和环中亚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开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