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6)
- 2023(17845)
- 2022(14694)
- 2021(13401)
- 2020(11371)
- 2019(25702)
- 2018(25047)
- 2017(47239)
- 2016(25704)
- 2015(28692)
- 2014(28310)
- 2013(28318)
- 2012(26398)
- 2011(24150)
- 2010(24319)
- 2009(23338)
- 2008(23273)
- 2007(21040)
- 2006(19153)
- 2005(17721)
- 学科
- 济(130042)
- 经济(129878)
- 业(96806)
- 管理(91546)
- 企(86149)
- 企业(86149)
- 方法(50417)
- 数学(41165)
- 数学方法(40859)
- 财(36755)
- 业经(34692)
- 农(33984)
- 中国(31810)
- 制(26767)
- 务(24723)
- 财务(24694)
- 财务管理(24659)
- 地方(24039)
- 农业(23963)
- 企业财务(23473)
- 学(22711)
- 贸(21851)
- 贸易(21837)
- 易(21264)
- 和(20330)
- 体(20239)
- 技术(20209)
- 划(19184)
- 策(19036)
- 环境(18693)
- 机构
- 学院(387440)
- 大学(387272)
- 济(175855)
- 经济(172816)
- 管理(148668)
- 研究(138126)
- 理学(127097)
- 理学院(125744)
- 管理学(124019)
- 管理学院(123313)
- 中国(107922)
- 京(82520)
- 财(81806)
- 科学(81685)
- 所(71407)
- 农(71308)
- 研究所(64386)
- 财经(64324)
- 中心(60683)
- 江(59347)
- 经(58506)
- 业大(58197)
- 农业(56190)
- 经济学(54896)
- 北京(52500)
- 经济学院(49217)
- 院(49010)
- 财经大学(47532)
- 州(45557)
- 范(45003)
- 基金
- 项目(250294)
- 科学(198156)
- 基金(185889)
- 研究(177431)
- 家(164316)
- 国家(162940)
- 科学基金(139148)
- 社会(117851)
- 社会科(111908)
- 社会科学(111876)
- 基金项目(97334)
- 省(95412)
- 自然(90044)
- 自然科(87902)
- 自然科学(87869)
- 自然科学基金(86435)
- 划(80375)
- 教育(79383)
- 资助(76477)
- 编号(67442)
- 重点(56952)
- 部(56478)
- 发(54254)
- 成果(54203)
- 创(53877)
- 国家社会(50449)
- 创新(49932)
- 业(49854)
- 制(48589)
- 教育部(48271)
- 期刊
- 济(204015)
- 经济(204015)
- 研究(118050)
- 中国(78800)
- 财(66745)
- 农(65392)
- 学报(63860)
- 管理(61189)
- 科学(59555)
- 大学(48255)
- 学学(46038)
- 农业(44320)
- 融(37722)
- 金融(37722)
- 财经(34236)
- 经济研究(33299)
- 技术(32451)
- 业经(31540)
- 经(29667)
- 教育(29631)
- 问题(26762)
- 业(26393)
- 贸(22850)
- 技术经济(22437)
- 世界(21654)
- 国际(21019)
- 现代(18178)
- 版(18055)
- 统计(18026)
- 商业(17225)
共检索到600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刚 杨静 吴天博
以2005—2017年中国对俄罗斯的FDI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林业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经济、资源、制度因素。结果表明:提高中俄贸易关系紧密度和人民币对卢布汇率能够促进中俄两国的林业投资合作,俄罗斯森林资源禀赋和原木产量的提高推动着中国林业企业在俄罗斯开展直接投资,中俄两国的法律制度差异、话语权和问责差异与中国林业企业对俄罗斯的FDI流量为负相关,然而两国的腐败遏制差异、政府效率差异对于中国林业企业在俄罗斯开展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中俄两国政府的政策沟通和经济合作,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增加中国的人工林培育面积;积极完善俄罗斯的制度质量,降低中国林业企业在俄罗斯的投资成本。
关键词:
林业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俄罗斯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纪凤
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动因。本文在模型中加入政治风险与自然资源、技术禀赋的交互项,发现中国OFDI流向较高政治风险且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以及较低政治风险且技术禀赋丰富的国家,体现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资源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制度 资产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健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受到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都侧重于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而反过来从制度因素影响FDI的进入和利用效应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冀相豹
本文采用1998-2011年中国OFDI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OFDI整体具有显著的制度依赖性,且国有制企业OFDI的依赖性大于非国有制企业;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差异性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正向影响,发展中国家则具有反向影响;中国OFDI不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即中国企业倾向于到制度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投资;作为特殊性制度保护机制的BIT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对一般性制度因素具有显著替补作用,在发达国家BIT则不存在上述效应。
关键词:
制度因素 OFDI BIT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侯文平 岳咬兴
近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迅猛增长,本文从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视角分析中国OFDI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003~2010年期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第二,金融发展对中国的OFDI有显著影响;引入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减弱,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存在替代效应;第三,研发投入(R&D)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投入(R&D)的交互项后,研发投入对中国OFDI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制度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因素框架下,采用1995—2013年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影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经济因素还是制度因素对跨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均产生影响,而制度因素在决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方面呈现出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特点。根据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群体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
关键词:
东道国经济 制度因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述晟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从母国制度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国内外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发现在中国企业OFDI(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母国制度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它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直接决定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关键词:
母国制度因素 制度距离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洪俊杰 任兵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折衷理论 制度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蕾 赵忠秀
本文选取1999-201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为研究样本,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制度理论,从不同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运营成本、行业内竞争程度、市场占有率对其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国家所有权水平对其生产率有负向影响。同时本文还揭示了现实中出现的与传统理论不符的现象,如投资到发达国家反而会使母国企业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越高其生产率也越高等现象,本文结合实际针对这些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并对如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分别向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杜巨澜 王凯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ODI)输出国。东道国(或地区)的不同制度维度是如何影响中国ODI的区位选择的?本文以中国2002-2011年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842笔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样本,研究了东道国的话语权与问责制、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水平、腐败控制这六类制度性因素对中国O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税收(避税)因素和自然资源因素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与大部分跨国公司不同的是:中国的ODI不太关心对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话语权与问责制)和政治稳定度,而更关心政府效率、监管质量和腐败控制,并倾向于...
关键词:
中国 ODI 制度 税收 资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慕绣如 李荣林 孟寒
笔者在Heckman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2013年中国对非洲52个国家的投资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动机。结果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及东道国制度环境都是影响中国对其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在投资选择阶段和规模性投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投资动机,资源寻求只是其中之一;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别会对不同投资动机的OFDI的选择和规模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龙 刘东
制度安排约束于国家租金最大化的目的以及国家为此目的设定的总体战略,由此我国林业初始被安排为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两种产权制度。1981年的“三定”政策实质上是国家对林业行业产权的一次重新界定,它赋予了林业经济主体产权的排他性。在排他性存在的前提下,林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自然衍生出来。
关键词:
制度 工业化 林业租金 排他性 可交易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璐瑶 罗伟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文章旨在厘清中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否可以解释这一国别投资现象。通过引入"战略三支柱"理论分析框架并对459个中国制造业企业对美直接投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能力、劳动力资源、管理专业化与国际经验与其对美直接投资倾向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受益于本土商业文化与行政效率,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较其中、西部地区同行更倾向于对美直接投资;尽管缺乏来自国家制度层面的保护与支持,民营企业相较于国有企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倾向于对美直接投资。并且,"资源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的企业"垄断...
关键词:
资源 行业 制度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龙云安
文章应用回归模型研究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非市场因素作用机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许多中国企业在开始全球化之前,并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可是,影响海外直接投资的非市场因素却使中国企业培育出特殊的非市场能力;作为非市场因素的国家行为影响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受传统商业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通过建立个人关系网络,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同发展中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议,可以促进中国海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