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0)
2023(14354)
2022(11785)
2021(10787)
2020(9130)
2019(20258)
2018(19703)
2017(37218)
2016(19832)
2015(21784)
2014(20631)
2013(20633)
2012(18754)
2011(16803)
2010(16609)
2009(15688)
2008(15767)
2007(14007)
2006(12169)
2005(11091)
作者
(56497)
(47316)
(47238)
(44302)
(29959)
(22576)
(20810)
(18315)
(17869)
(16623)
(16242)
(15540)
(15214)
(14869)
(14703)
(14229)
(14099)
(13748)
(13572)
(13503)
(11792)
(11422)
(11303)
(10706)
(10600)
(10447)
(10384)
(10283)
(9382)
(9260)
学科
(90071)
经济(89977)
(87274)
(79399)
企业(79399)
管理(72835)
方法(39696)
数学(31435)
数学方法(31277)
业经(30373)
(28583)
(27978)
中国(24956)
(20734)
财务(20729)
财务管理(20715)
技术(20705)
农业(20032)
企业财务(19670)
(18837)
贸易(18824)
(18408)
(18077)
(16222)
(16091)
(14848)
技术管理(14041)
理论(14029)
(14026)
(13377)
机构
学院(285860)
大学(282202)
(132519)
经济(130690)
管理(115954)
理学(100535)
理学院(99567)
管理学(98477)
管理学院(97953)
研究(96172)
中国(76724)
(58497)
(58454)
科学(55812)
(52056)
(47724)
财经(47252)
(43418)
研究所(43397)
业大(42814)
中心(42681)
经济学(41604)
(41481)
农业(41237)
经济学院(37769)
北京(36643)
财经大学(35215)
商学(34220)
(34195)
商学院(33915)
基金
项目(191747)
科学(154336)
基金(144285)
研究(137501)
(127245)
国家(126161)
科学基金(109510)
社会(93767)
社会科(89285)
社会科学(89265)
基金项目(76369)
(73580)
自然(70036)
自然科(68586)
自然科学(68565)
自然科学基金(67511)
(61435)
教育(60553)
资助(57292)
编号(50755)
(46666)
(43611)
(43299)
重点(43191)
创新(42744)
(41879)
国家社会(40791)
成果(38466)
教育部(37415)
(36771)
期刊
(142953)
经济(142953)
研究(84138)
中国(54980)
管理(48757)
(47729)
(47695)
学报(43351)
科学(43015)
大学(33326)
农业(32744)
学学(32000)
(26385)
金融(26385)
经济研究(24674)
财经(24547)
业经(24461)
技术(24336)
(21492)
(21415)
教育(20795)
问题(18833)
技术经济(17543)
(17115)
世界(16236)
国际(15039)
科技(14833)
商业(14274)
现代(14124)
(12854)
共检索到42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子有4个,效应最大的是资金因子,其次分别是人才、文化及知识产权因子。依据4个主要因子,对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前瞻性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吴会玲  吴昕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各异。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恰恰为研究系统内不同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因果反馈作用和影响程度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自主创新经费筹集及投入和自主创新活动运行两方面为出发点,对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费筹集与自主创新活动经费支出不同分配比例对自主创新产出绩效有着很大影响。这对其他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许绍双  隆定海  张文兵  
通过对200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绍双  张文兵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实施能力及实现能力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省、区与直辖市分为六大梯队,总结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与特征,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振东  张岗  丁巨涛  
文章选取陕西省2000—201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使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分析法,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动态均衡关系,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不稳定特征,但2007年以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方元  丁丽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过程观的思想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作用的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详细说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世辉  黄士国  
从创新环境支持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自主创新效益及综合排名这六个方面对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核成  林晓  
为了对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基于聚类分析法,提出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对我国29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刚  
本文主要从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载体、产业的集聚、融入“长三角”、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完善创新支撑体系等五方面提出了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  伊茹  
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EA方法分别对西部地区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部8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云南和甘肃两省的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相对无效。笔者建议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挥市场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小娟  岳宏志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测算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研究。发现全国技术创新TFP增幅仅为2.3%,按区域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中、东部技术创新TFP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西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同时,中、西部技术创新TFP存在绝对β收敛,技术创新TFP趋于同一稳定增速,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只存在条件β收敛,技术创新TFP仅趋于自身稳定增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