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8)
- 2023(9930)
- 2022(8519)
- 2021(7604)
- 2020(6692)
- 2019(15490)
- 2018(14925)
- 2017(28799)
- 2016(16161)
- 2015(18118)
- 2014(18019)
- 2013(17938)
- 2012(16545)
- 2011(14760)
- 2010(14743)
- 2009(13880)
- 2008(14077)
- 2007(12866)
- 2006(10950)
- 2005(9557)
- 学科
- 济(65881)
- 经济(65804)
- 业(53724)
- 管理(52124)
- 企(45913)
- 企业(45913)
- 方法(35041)
- 数学(31314)
- 数学方法(31093)
- 财(24172)
- 务(18268)
- 财务(18253)
- 财务管理(18220)
- 企业财务(17493)
- 农(17146)
- 中国(14529)
- 业经(14193)
- 学(14105)
- 贸(13568)
- 贸易(13564)
- 易(13199)
- 制(12745)
- 农业(11631)
- 地方(10756)
- 技术(10140)
- 银(9555)
- 划(9522)
- 和(9495)
- 银行(9494)
- 环境(9434)
- 机构
- 大学(239033)
- 学院(237260)
- 济(95938)
- 经济(94119)
- 管理(91778)
- 理学(80663)
- 理学院(79777)
- 管理学(78485)
- 管理学院(78062)
- 研究(77412)
- 中国(58186)
- 科学(50763)
- 农(49825)
- 京(49102)
- 财(44619)
- 业大(41979)
- 所(41000)
- 农业(40180)
- 研究所(37688)
- 财经(36476)
- 中心(35988)
- 江(34605)
- 经(33225)
- 北京(29908)
- 经济学(29379)
- 范(28020)
- 师范(27565)
- 财经大学(27363)
- 州(27087)
- 院(27059)
- 基金
- 项目(162765)
- 科学(126790)
- 基金(119384)
- 研究(109577)
- 家(107104)
- 国家(106224)
- 科学基金(89996)
- 社会(70199)
- 社会科(66666)
- 社会科学(66639)
- 基金项目(64673)
- 省(64127)
- 自然(61701)
- 自然科(60329)
- 自然科学(60305)
- 自然科学基金(59314)
- 划(54529)
- 教育(50955)
- 资助(48502)
- 编号(42506)
- 重点(37173)
- 部(36180)
- 创(34113)
- 发(33713)
- 成果(33470)
- 科研(32888)
- 计划(32636)
- 创新(31925)
- 教育部(30446)
- 业(30439)
共检索到330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薛爽 王鹏
本文以1998-2000年264家亏损公司及配比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内部因素。单变量和多变量检验的结果都支持我们提出的公司品质假说、盈余管理假说、大股东侵害假说和过度投资假说。研究表明,亏损公司IPO前的质量就劣于配比样本,它们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IPO之后,大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要求上市公司担保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此外,亏损公司还投资于更多行业,也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晖
2003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市公司主业集中的特征越来越凸现,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继续呈增长态势,比去年同期增长73%,且与当期实现的净利润相比,为净利润的1.28倍,创下了历年该指标的最好水平,盈利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健 滕琳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中出现财务困境的问题,选取1995~2008年发生业绩转向的363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转向位置、转向战略、组织背景、外部环境和转向结果5个部分构建模型,其中企业规模分别以销售收入、员工人数、总资产进行测算。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大样本统计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转向管理时会采取如战略重新定位等更积极的公司级转向战略;组织、环境等要素对企业转向成功至关重要,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转向成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冉茂瑜 杨嘉湜 顾新
以2007年度沪深股市20家高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其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高校上市公司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业绩差距,探析我国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上市公司 业绩评价 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邢周凌 王一鸣 李灵璐 邢周兰 吴新辉 沈伊默
本文选择4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创业板企业业绩的因素,研究发现: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不能单独影响企业绩效,通过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企业外部环境稳定时,通过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会提升企业绩效;反之会降低企业绩效。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主创新过程控制能力是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转化为产出能力的关键。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受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自主创新能力等各变量的相互匹配程度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既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保持创新性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宝仁 张院
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明确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时利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子,得出反映公司业绩的综合指标;资本结构主要考察了资产负债率、短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负债率。利用线性回归得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是负相关关系,且短期资产负债率比长期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公司业绩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侠 李蕊
本文选取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2003~2011年间经营成果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政府联系对民营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从民营化方式、政府补助、地区市场化程度、稀缺性资源依赖程度四个方面刻画了民营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实证结果显示,依靠间接方式上市的民营公司与政府政治关联更强,但它对公司业绩产生负影响;政府补助、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公司业绩产生正影响;对稀缺性资源依赖度较大的企业一般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但它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明朗。
关键词:
政府联系 民营上市公司 业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艾青 王涛
文章以沪市及深市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的董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市公司董事会五个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董事持股比例,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及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五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还未能通过优化董事会特征来提高董事会效率进而提高公司业绩,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优化薪酬制度、提高董事会会议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董事任用和业绩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建文 李莉
文章以2006—2008年深、沪两市高管持股比例大于1%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和股东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分别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高管持股的假设变量,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而以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不相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持股 公司业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琳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股模式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同的持股模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上,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基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代理权争夺机制和收购机制四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控股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某种控股模式对四种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具有绝对优势,但把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再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市场环境以及历史因素,可以得出结论:相对控股模式更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股模式 股权性质 公司业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旭旦
本文通过对234家上市公司2006年中期业绩与2005年的对比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在短期内对改善公司业绩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改革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新玲 李高波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首先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被认为是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公允价值计量势必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上市公司年报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甚微;但通过统计在2007—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利润粉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深方大(深圳方大集团)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粉饰利润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经济后果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徳 叶勇 陈璇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现金对价、股本调整对价和权证对价三种对价支付方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就三种具体的对价支付方式而言,采用了股本调整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采用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绩效 对价支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匡东海 严荣荣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已经历十余年的时间,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间仍存在诸多问题。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得到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业绩操纵有些是因大股东和经理人为着各自的私利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达到哄抬本公司股票市价以获得更多投资利益,或为提高公司筹资能力而故意造成。靳明在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