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8)
- 2023(10665)
- 2022(9060)
- 2021(8591)
- 2020(7061)
- 2019(16806)
- 2018(16764)
- 2017(30654)
- 2016(17918)
- 2015(20835)
- 2014(21595)
- 2013(20594)
- 2012(19601)
- 2011(17803)
- 2010(18381)
- 2009(16473)
- 2008(16890)
- 2007(15727)
- 2006(13499)
- 2005(12426)
- 学科
- 济(68635)
- 经济(68566)
- 管理(42321)
- 业(40900)
- 企(34091)
- 企业(34091)
- 方法(31007)
- 数学(25181)
- 数学方法(24881)
- 中国(23297)
- 教育(23135)
- 农(19431)
- 理论(18686)
- 学(16672)
- 业经(16473)
- 财(16146)
- 地方(15239)
- 制(12690)
- 农业(12633)
- 贸(12470)
- 贸易(12464)
- 易(12035)
- 和(12024)
- 教学(11944)
- 技术(11460)
- 产业(11091)
- 银(9752)
- 银行(9729)
- 发(9642)
- 务(9457)
- 机构
- 大学(254852)
- 学院(252905)
- 济(94875)
- 经济(92378)
- 管理(88185)
- 研究(85866)
- 理学(74752)
- 理学院(73747)
- 管理学(72282)
- 管理学院(71746)
- 中国(59560)
- 京(55857)
- 科学(51650)
- 财(44607)
- 范(44464)
- 师范(44143)
- 所(43721)
- 江(42300)
- 研究所(39314)
- 中心(39267)
- 农(38773)
- 教育(37409)
- 北京(36258)
- 师范大学(35599)
- 财经(34995)
- 业大(34377)
- 州(33799)
- 技术(33426)
- 经(31429)
- 院(30399)
- 基金
- 项目(155515)
- 研究(124675)
- 科学(121440)
- 基金(105003)
- 家(89035)
- 国家(88039)
- 科学基金(74117)
- 社会(73560)
- 社会科(69317)
- 社会科学(69298)
- 教育(66139)
- 省(64433)
- 编号(56385)
- 划(54879)
- 基金项目(54735)
- 成果(48933)
- 自然(44295)
- 自然科(43149)
- 自然科学(43135)
- 资助(42913)
- 自然科学基金(42370)
- 课题(42168)
- 重点(36567)
- 发(35900)
- 部(35797)
- 年(35306)
- 项目编号(33386)
- 创(32737)
- 性(32574)
- 规划(31967)
- 期刊
- 济(110375)
- 经济(110375)
- 研究(83432)
- 教育(65814)
- 中国(61461)
- 财(36321)
- 学报(36203)
- 农(34925)
- 科学(32235)
- 管理(31226)
- 技术(29166)
- 大学(28269)
- 学学(24473)
- 农业(23487)
- 职业(19100)
- 融(18982)
- 金融(18982)
- 业经(18815)
- 财经(17599)
- 经济研究(16970)
- 图书(16199)
- 经(15449)
- 问题(14889)
- 坛(13969)
- 论坛(13969)
- 业(13369)
- 技术教育(12905)
- 职业技术(12905)
- 职业技术教育(12905)
- 技术经济(12343)
共检索到393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产业文化育人》是系统探索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创新力作。这一成果聚焦职业教育领域重大价值问题,以研究者的学术前瞻,开辟一个"高大上"的研究领域,意在实现对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高端引领。书中的系统的产业文化观的建构,产业文化育人创新实践的探索,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原创品质和实践启迪效用,必将对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王文槿 荀莉 刘志芳 龙德毅 于红军 史晓鹤 张俊茹 程琳 丁跃华 彭程 张大成 傅沛民 安宇 吕洪 王国龙 祝智敏
针对我国工业化转型期,职业教育人才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互动,通过几百所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方面开展了近8年的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课题成果提炼了产业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的规律,探索了在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生涯规划以及校园育人环境中融入产业文化的成功案例,为培养具有产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芳斌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刘海
一面是分别高达95%以上和80%以上的中高职就业率,另一面是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不足40%的职业素养满意率,中国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可谓爱恨交加。而这与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与行业疏离,学校教育忽略行业文化资源,毕业生技能水平高可职业素养低有着直接关系。当前,职业教育正在从只注重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技能,转型到关注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改革职业教育方法,让职校生从"工具人"变成全面发展的人?将产业文化融入育人过程,树立职业院校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纪萍 储德发
“大思政课”视阈下,校园文化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有着职教的鲜明个性,建设具有时代特征、职教特质、地方特色、专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育人各环节中一以贯之地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从实践上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登山
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产业文化,土木建筑类专业产教文化融合促进文化育人的途径主要是:积极探索和创新,丰富建筑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空间,宣传建筑文化;以"鲁班"为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开展专业社团活动;在专业教学和实训实践中渗透建筑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要求;适应建筑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把建筑产业文化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道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必然选择,这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关注的重点内容。即通过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独特地位,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与对等关系,强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融互通,来构建具有鲜明特质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培训功能,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来突出职业教育体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这一法定职责;通过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双师型"教师独特作用,来聚焦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服务学生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红
文化育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文章具体论述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文化特色的建设过程中,对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即引领、激励、教育和陶冶作用,并对文化育人工作如何实践并走向深入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毓民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职责,承担着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创设校地合作、研学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育人品牌,是克服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难点、推动技能教育与文化育人双向促进的新路径。在职普融通视域下,探索职业院校“校地协同、园课一体、研学并进”的地域文化育人模式,提出中高本职业院校要构建一体化的地域文化育人体系,需进一步建立文化育人制度秩序、构造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构建文化育人合作机制。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克勇
随着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逐渐成为改革的主题。从本质上讲,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表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个体开发职业生涯的内在需要,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有赖于教学标准,教学标准是规范职业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文件,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参照依据,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实践水平。为此,江苏省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学生基础能力不足,升学机会受限等由此带来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间接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江苏省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切口,以专业技能抽测为抓手,强化职业学校学生的"三基"水平,并通过创新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择单一就业到追求多元生涯发展,建立起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求学、求职、发展的全过程,在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天聪
近年来,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内涵式发展理念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然而,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方式仍然存在较大弊端,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过于同质、笼统、单一,导致人才培养策略缺乏灵活性;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过于注重投入、产出,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受到忽视。为了革除上述弊端,江苏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具体包括,打造"各从其类"的目标体系,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策略;以"学与教"为核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才晓茹 邵路才 李旭 徐鹏
职业发展混沌理论为审视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视角,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职业发展混沌理论,卫生职业教育依托订单培养项目和定向实习项目,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非线性、初值敏感性、不可预测性等运动特征,逐步形成"大专业+多方向"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专业基础上,开展多个专业方向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中心,主动适应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使不同特质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指引社会发展的航向标。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根脉、根基、根本。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也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构建高水平文化育人体系: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价值,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向,坚守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内涵,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文化育人为引领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实践探索——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上海的分析
构建“三为”育人模式 彰显职教德育特色——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长春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例
服务大局 注重质量 彰显特色——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文化”特色育人的探索实践
高端引进 全职聘用 构筑教育人才新高地——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实践与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