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8)
- 2023(8151)
- 2022(6905)
- 2021(6177)
- 2020(4855)
- 2019(11101)
- 2018(11156)
- 2017(20656)
- 2016(11395)
- 2015(13066)
- 2014(12832)
- 2013(12351)
- 2012(11797)
- 2011(10796)
- 2010(11112)
- 2009(10028)
- 2008(9806)
- 2007(9093)
- 2006(8334)
- 2005(7562)
- 学科
- 济(47826)
- 经济(47676)
- 管理(27005)
- 业(26022)
- 中国(19717)
- 地方(19107)
- 企(17780)
- 企业(17780)
- 农(15131)
- 业经(14021)
- 方法(12454)
- 农业(10246)
- 地方经济(10225)
- 发(9841)
- 制(9655)
- 和(9430)
- 财(9209)
- 工作(9067)
- 银(9067)
- 银行(9057)
- 理论(9028)
- 融(8987)
- 金融(8986)
- 行(8934)
- 学(8680)
- 贸(8435)
- 贸易(8422)
- 数学(8411)
- 数学方法(8346)
- 教育(8335)
- 机构
- 大学(153843)
- 学院(152960)
- 济(60643)
- 经济(59011)
- 研究(57148)
- 管理(54165)
- 理学(44562)
- 理学院(43961)
- 中国(43476)
- 管理学(43197)
- 管理学院(42895)
- 京(34287)
- 科学(34030)
- 财(29967)
- 所(28886)
- 中心(26067)
- 江(25953)
- 研究所(25653)
- 范(25392)
- 师范(25178)
- 农(25088)
- 北京(22417)
- 财经(21727)
- 州(21599)
- 院(20543)
- 业大(20332)
- 师范大学(19566)
- 经(19443)
- 农业(18984)
- 省(18684)
- 基金
- 项目(95876)
- 研究(76913)
- 科学(74798)
- 基金(64828)
- 家(54787)
- 国家(54181)
- 社会(49305)
- 科学基金(46160)
- 社会科(45514)
- 社会科学(45496)
- 省(40010)
- 教育(35213)
- 基金项目(33972)
- 编号(33576)
- 划(32403)
- 成果(30049)
- 发(27130)
- 自然(25862)
- 自然科(25233)
- 自然科学(25230)
- 资助(25159)
- 自然科学基金(24768)
- 课题(24424)
- 发展(22385)
- 展(21981)
- 重点(21758)
- 年(20679)
- 项目编号(20661)
- 创(20129)
- 部(20126)
共检索到26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远航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定位,使学校职能的内涵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为经济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双华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既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校追求的根本发展目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皓
2011年11月11-1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与嘉应学院联合主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承办的"办学特色与地方院校发展论坛"在广东梅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部分地方高校的近5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占虎
发展理念直接关涉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定位及其实践路径。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整体性发展,是新形势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部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实事求是"的方法旨要。共享理念是其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共享发展是最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品格,是创新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落脚点和归宿。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共享理念的非社会主义解读,从整体性上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有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刁承湘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高等学校作为人口密度大、人才素质高、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的组织机构,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高等学府,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准备好了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维东
世纪之交,国家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脱离了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这些高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利用原有办学资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国祥 罗红艳
随着从传统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转型的成功实现,地方师范大学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需要以自身的"大学性""师范性""地方性"三大属性为逻辑起点,紧扣新机遇与新挑战,以一流学科、一流学生、一流服务为核心使命进行学校战略发展的整体设计与制度安排。而加强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夯实教师教育的学术品性;构建一体化核心素养培育模式,增进教师教育的师范内涵;优化顶天立地网格状服务体系,彰显教师教育的区域风格则为教师教育的特色彰显提供了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一流学生 一流服务 教师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红扬
一流大学不仅要国际化和标准化,而且要特色化和个性化。特藏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和论述境内外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较为全面地观察和总结了近年来特藏发展的方向和流变:许多图书馆或创建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新特藏”,以凸现本校本馆特色,支持重点学科发展;或致力于发掘传统的“老特藏”,以梳理馆藏流变,彰显人文内涵和历史传统,传统意义上以“善本”为核心的特藏概念被扩大了。特藏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揭示和打造其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图书馆传统 图书馆文化 高校图书馆 特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郝文武
特色发展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农村学校在做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应通过凝聚、强化、凸显个性与优势来形成特色,展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活力。农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对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激发师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自信和现代性活力有积极意义;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对充分发展师生个性、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素质有重要意义;对师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对凝聚、强化和凸显学校文化、校训、校风、学风有重要意义;对密切学校与乡村文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坚持特色化发展,要清楚认识学校特色的本质,厘清学校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自由发展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学校特色凝聚、强化与凸显的过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手段,找准学校特色的类型,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学校特色 文化精神 现代性活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贾谌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30年历程,无论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国家财政始终秉承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奉行着科学"生财、聚财、用财"的"三财"理念。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得出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之间始终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辩证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包冬梅
文章选取网络信息检索、术语网络服务、数据库资源揭示与挖掘利用等目前知识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找寻张琪玉教授在相应的自然语言检索、术语学和索引学等方面彰显其理论引领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并阐述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以示在当前崇尚知识组织技术与应用的时期,回望、巩固和融汇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宇明
"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最近几年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最流行的话语。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成果也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具有影响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观念引导功能、决策服务功能、实践改进功能等。当我们在分析与反思高等教育学科30余年建设发展的经历和探讨高等教育学科进一步建设发展的思路时,应该对这些作用与功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科 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铁安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享创人类优秀文化从而获得生命成长的一种动态创生文化,必然蕴涵人类优秀文化对学生生命的激发与浸润,蕴涵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感召,也蕴涵学生主体生命动能自觉而完满的释放与张扬,因此育人是课堂教学的本体功能。而课堂育人问题应始终是教学改革与实践备受关切的核心主题。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课堂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一味倡导教学模式流程,盲目秉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原则,消解以至背离了课堂教学的本体功能,直接导致了课堂育人的缺失。深化教学改革应以"彰显育人为本"为价值导向,深层次引导教师要坚守课堂育人的本体功能,通过塑造高尚、本真、丰厚、灵动的"高品质课堂",让课程文化价值、教师主导作用尤其是学生主体动能得以完满释放,从而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