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8)
2023(9893)
2022(8054)
2021(7870)
2020(6586)
2019(14833)
2018(15122)
2017(26810)
2016(15378)
2015(17427)
2014(17303)
2013(16305)
2012(15148)
2011(13907)
2010(14424)
2009(13072)
2008(12872)
2007(12100)
2006(10906)
2005(9648)
作者
(42236)
(35780)
(35061)
(33670)
(22183)
(17142)
(15934)
(13874)
(13698)
(12893)
(12236)
(11862)
(11486)
(11174)
(11120)
(10841)
(10655)
(10288)
(10214)
(10136)
(9206)
(8970)
(8783)
(8560)
(8475)
(8044)
(7994)
(7926)
(7445)
(7362)
学科
(52407)
经济(52252)
(45879)
(38409)
管理(31435)
农业(30480)
(19294)
企业(19294)
中国(18826)
业经(17873)
方法(15863)
理论(14672)
教育(13643)
(13181)
(12609)
地方(12477)
数学(11503)
数学方法(11269)
(10810)
(10718)
教学(10461)
农业经济(10371)
(10200)
(9423)
(9357)
(9276)
农村(9264)
发展(8506)
(8474)
(8460)
机构
学院(201346)
大学(198539)
(73370)
研究(73231)
经济(71390)
管理(69343)
理学(58468)
理学院(57750)
(57107)
管理学(56351)
管理学院(55992)
中国(55022)
科学(46023)
农业(43661)
(43377)
业大(37963)
(37779)
(35386)
中心(34495)
(34136)
研究所(34021)
(32389)
师范(32065)
(27588)
北京(27105)
农业大学(27020)
(26608)
技术(26554)
(25643)
财经(25132)
基金
项目(130858)
研究(104459)
科学(100463)
基金(87303)
(75818)
国家(74915)
社会(62484)
科学基金(62423)
社会科(57493)
社会科学(57473)
(56155)
教育(51051)
编号(48096)
基金项目(45820)
(45181)
成果(41805)
自然(36934)
自然科(36060)
自然科学(36046)
自然科学基金(35360)
课题(34524)
资助(34391)
(31878)
重点(29946)
(29329)
(29078)
(28514)
(27278)
(27130)
项目编号(26396)
期刊
(94202)
经济(94202)
研究(62398)
中国(61953)
(61910)
教育(45698)
农业(41808)
学报(36227)
科学(30823)
大学(28629)
(26100)
学学(25601)
管理(23024)
业经(21342)
(20529)
技术(20455)
(19430)
金融(19430)
图书(15398)
农村(14051)
(14051)
农业经济(13827)
职业(13498)
(13415)
问题(12846)
财经(11971)
经济研究(11810)
书馆(11343)
图书馆(11343)
世界(11062)
共检索到33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秀梅  孙萍茹  安连锁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电力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文瑜  丁洪浩  梅士伟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同普  邵福球  银燕  邹德滨  
国防科技大学以物理学一流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基于"FIRST"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详细阐述了该体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特色、具体实施、初步成效和未来发展,并就当前新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实施基于"FIRST"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汤婕  花日茂  徐微  樊霆  刘小红  张蓉  
随着安徽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也提上议事日程。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通过明确实践教学改革目标,构建了"平台—网络—基地—师资—考核""五位一体"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从实践教学平台扩充与完善、实践教学网络、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为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了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善银   周雁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批高质量国际化人才。文章从高校所肩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责出发,分析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质和培养的主要方向,从思想认识、目标策略、体制机制、质量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层面,探讨加强国际化育人工作的可行路径,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积极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爱武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是黄炎培先生最为著名的职业教育理念,对当代中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借鉴传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确立"做学合一"的引领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做学合一"提供实现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为"做学合一"提供制度保证,在"双师"队伍建设中为"做学合一"提供师资支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国辉  刘燕  赵宏燕  
院府合作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育的特色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兴起,处于探索之中。从实践视角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院府合作载体、院府合作机制和院府合作作用,以探求我国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育质量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勇江  贾坤  许丹  杨利江  陈建新  孙永学  
准确定位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小动物医学高等教育的关键。华南农业大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以培养小动物临床兽医师为目标,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建设,基本建成一套"强理论、重实践"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卿云波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为案例,从系统论的视角,梳理了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核心要素,提出构建组织目标、工作理念、组织设计、机制构建、服务平台、评价反馈"六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理论和运作模型,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一个范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著成  秦立栓  孙长宾  姜凌  马光  
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代表着全世界商学院的最高成就,获得AACSB认证是优秀的国际商学院教育管理的重要标志。针对AACSB认证工作,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基于AACSB认证的"六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结合实际阐述了体系6个要件的建设思路以及彼此间的作用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诸葛福民  石南  
通过以目标愿景、组织建构、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指导方式、考评激励为一体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体系框架的建构与实践,努力提高班级建设质量,全面推进班级建设创新,是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利民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事关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朝克图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以提高职工素质、服务技能人才、满足企业需要为根本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构建起"技能培训—竞赛选拔—考核评价—岗位使用—表彰激励"五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促进了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和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普遍提高。■完善扶持政策,保障技能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工程",相继制定了《包头市加强高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