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2)
- 2023(15393)
- 2022(13010)
- 2021(12005)
- 2020(10053)
- 2019(22642)
- 2018(22521)
- 2017(43552)
- 2016(23323)
- 2015(26105)
- 2014(25864)
- 2013(25858)
- 2012(23595)
- 2011(21098)
- 2010(21158)
- 2009(19918)
- 2008(19621)
- 2007(17512)
- 2006(15650)
- 2005(13773)
- 学科
- 济(101569)
- 经济(101448)
- 业(97552)
- 企(79379)
- 企业(79379)
- 管理(77910)
- 农(51168)
- 方法(43427)
- 业经(34477)
- 数学(34255)
- 农业(34050)
- 数学方法(33933)
- 财(29813)
- 中国(24711)
- 务(21030)
- 财务(20972)
- 财务管理(20948)
- 企业财务(19832)
- 制(19788)
- 技术(19413)
- 地方(19255)
- 理论(17732)
- 学(17584)
- 和(17492)
- 策(17351)
- 贸(16910)
- 贸易(16903)
- 易(16429)
- 划(16428)
- 体(15243)
- 机构
- 学院(340179)
- 大学(333654)
- 管理(142296)
- 济(139206)
- 经济(136359)
- 理学(123365)
- 理学院(122173)
- 管理学(120443)
- 管理学院(119833)
- 研究(107199)
- 中国(83021)
- 京(70115)
- 农(67101)
- 科学(64991)
- 财(61672)
- 业大(54244)
- 所(52519)
- 农业(51022)
- 江(50626)
- 中心(49714)
- 财经(49471)
- 研究所(47539)
- 经(45002)
- 北京(43512)
- 范(42534)
- 师范(42237)
- 州(40595)
- 经济学(39788)
- 经济管理(39043)
- 院(38312)
- 基金
- 项目(230317)
- 科学(182707)
- 研究(173056)
- 基金(167712)
- 家(143953)
- 国家(142538)
- 科学基金(124583)
- 社会(110831)
- 社会科(104597)
- 社会科学(104568)
- 省(91404)
- 基金项目(90117)
- 自然(79415)
- 自然科(77581)
- 自然科学(77566)
- 教育(76886)
- 自然科学基金(76201)
- 划(74307)
- 编号(72462)
- 资助(67009)
- 成果(56995)
- 部(50543)
- 重点(49968)
- 发(49910)
- 创(49597)
- 课题(47665)
- 创新(45583)
- 国家社会(45113)
- 业(44836)
- 人文(43733)
- 期刊
- 济(162572)
- 经济(162572)
- 研究(97516)
- 农(69395)
- 中国(61951)
- 管理(52407)
- 学报(49941)
- 科学(48689)
- 财(47884)
- 农业(47124)
- 大学(39361)
- 学学(37589)
- 业经(33604)
- 教育(32264)
- 融(30303)
- 金融(30303)
- 技术(29731)
- 财经(23722)
- 经济研究(23323)
- 业(23164)
- 问题(21651)
- 经(20243)
- 技术经济(18553)
- 版(17547)
- 现代(17061)
- 科技(16653)
- 商业(16167)
- 理论(15988)
- 世界(15774)
- 农业经济(15488)
共检索到49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连斌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都兼具其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它们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乡村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出发,以彩色农业和乡村景观互动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它们互动发展的基础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以发展生态农业、彩色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来促进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彩色农业 乡村景观 审美价值 互动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娴慧 戴光全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是农耕活动千百年演变积累下来的人地关系,表现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叠加的土地形态,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景观系统。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若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全面、深入的认识,盲目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法来指导农业景观的建设,将导致农业景观特质性核心价值的消失与乡土特色的丧失。农业景观资源的科学旅游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依据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提出整体性、资源可持续发
关键词:
农业景观 特质性 乡村旅游 桑基鱼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鱼晓惠 吕楠
绿色发展是全球的发展共识,中国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但是当前乡村地区传统农业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建设未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生态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国策密不可分的,也是在乡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总结适宜关中平原的循环农业模式,在此基础上以龙池镇为例,从基质、斑块、廊道三方面分析现状景观构成要素,并与循环农业模式下该镇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对比,从宜居、宜乐、宜业三方面对循环农业模式下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与完善,得出该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要素体系,为乡村景观规划提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循环农业 乡村景观 构成要素 关中平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范俊芳
通过对湖南78家星级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调查,归纳出地文景观型、水域风光型、农业生产及物产型、古村聚落型、风土民俗型、生物景观型、气候气象景观型、园林景观型、名人文化型、宗教文化型等十类适于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地域文化景观类型.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地域文化景观 湖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鱼晓惠 吕楠
绿色发展是全球的发展共识,中国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但是当前乡村地区传统农业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建设未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生态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国策密不可分的,也是在乡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总结适宜关中平原的循环农业模式,在此基础上以龙池镇为例,从基质、斑块、廊道三方面分析现状景观构成要素,并与循环农业模式下该镇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对比,从宜居、宜乐、宜
关键词:
循环农业 乡村景观 构成要素 关中平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1)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2)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3)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广庆 黄华
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之一,在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中的价值体现,以宜昌市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新农村景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理顺设计思路,客观评价景观对地方观光农业的创新实践,探讨不同模式中景观设计的应用特点。结果表明,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中具有经济、生态和人文价值。然而,新农村景观建设存在景观样式相对单一,景观规划不够合理,景观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因此,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的环境要素,突出民俗文化的景观特色,体现设计美学的思想融合,强调原生型景观材料的设计效果,从而展示情景交融的自然美,彰显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美。针对宜昌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官庄村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学勤 李亚鹏
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农业,不仅要明确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重要性,而且要掌握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特征。不仅要全面把握地方的生态特点,而且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本文在简要概述农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美国和韩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 重要性 国外经验 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键剑
目前乡村景观存在诸如规划、建筑缺乏地方特色、乡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村落邻里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应根据当地地形分布合理布局,传承乡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的聚落空间,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乡土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慧 王可依 王怡雯
<正>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北接阿尔卑斯山,南被地中海三面包围,国土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拥有长达7200千米的海岸线,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温舒适。意大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产品种类丰富,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境内56%的土地属农业用地,是世界传统的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 杨芳
降低林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经营及林地生态功能发挥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GIS技术提取典型县域非农用地与林业用地的面积及斑块资料,在乡村尺度上研究非农景观对林地破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有林地最大,其他林地次之,灌木林地最小;村域非农景观广泛镶嵌于林地景观中,其面积和斑块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非农景观对有林地的破碎化存在显著正相影响,对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的破碎化影响为负且不显著。文章认为,深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有效减少非农景观面积并优化其空间布局,是降低乡村林地破碎化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