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
2023(478)
2022(468)
2021(461)
2020(547)
2019(663)
2018(657)
2017(890)
2016(783)
2015(768)
2014(771)
2013(802)
2012(804)
2011(714)
2010(780)
2009(687)
2008(701)
2007(640)
2006(535)
2005(438)
作者
(4308)
(3803)
(3737)
(3425)
(2291)
(1874)
(1563)
(1489)
(1465)
(1407)
(1341)
(1287)
(1262)
(1245)
(1210)
(1209)
(1140)
(1121)
(1103)
(1097)
(1044)
(1021)
(908)
(902)
(885)
(872)
(867)
(854)
(849)
(842)
学科
(1400)
(1096)
森林(1096)
(1078)
(841)
(838)
(747)
虫害(709)
(635)
病虫(625)
病虫害(625)
其他(590)
(578)
经济(577)
(539)
(538)
植物(526)
生态(509)
(479)
(472)
及其(455)
(449)
(442)
防治(442)
生态学(439)
(417)
(384)
(380)
管理(373)
小麦(367)
机构
学院(11097)
大学(10988)
(7795)
研究(7340)
科学(7252)
农业(6275)
业大(6188)
(5362)
研究所(5166)
林业(4785)
(4357)
农业大学(4159)
中国(4017)
(4015)
实验(4002)
实验室(3849)
重点(3659)
(3393)
(3391)
(3086)
科学院(2965)
(2931)
科学研究(2891)
技术(2697)
研究院(2680)
中心(2553)
(2441)
北京(2305)
国家(2269)
(2077)
基金
项目(10528)
(7961)
国家(7916)
基金(6326)
科学(6190)
科学基金(4978)
(4922)
自然(4840)
自然科(4690)
自然科学(4685)
科技(4640)
自然科学基金(4591)
(4111)
计划(3883)
研究(3411)
基金项目(3252)
专项(3169)
资助(2940)
(2816)
重点(2755)
技术(2585)
科研(2456)
(2300)
农业(2300)
(2116)
(1896)
创新(1847)
林业(1675)
b(1516)
(1488)
期刊
学报(8789)
(7442)
科学(6037)
大学(5860)
学学(5831)
林业(5032)
农业(4831)
业大(3344)
(2900)
中国(2182)
农业大学(2116)
研究(1818)
(1748)
科技(1711)
自然(1687)
(1678)
科技大(1649)
科技大学(1649)
自然科(1622)
自然科学(1622)
农林(1433)
(1433)
中国农业(1430)
西南(1335)
北京(1233)
林业大学(1228)
科学研究(1201)
农学(1101)
华北(1101)
农业科学(1010)
共检索到1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金冠白蜡为天然变异植株,叶色春夏秋3季为金黄色,经过5年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其叶色性状稳定,现已形成无性系。为优良的彩叶乔木树种。可以通过嫁接、扦插、根段扩繁、播种等方法繁殖。适合在我国白蜡适生区的东北、西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张彦  刘松杨  
皇冠栾为天然变异植株,三季叶片金黄,经过7年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其叶色性状稳定,现已形成无性系。为优良的彩叶乔木树种。可以通过嫁接、播种等方法繁殖。适宜在我国全缘叶栾树分布区华东、中南地区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清来  张良菊  徐慧慧  徐志红  李俊凯  
【目的】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探寻新的生物农药。【方法】对对节白蜡树叶中的化合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并将提取物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红腐病菌、核桃根腐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为了进一步锁定有效成分,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初步分离,并进行了组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在500μg/m L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整体表现出较好活性,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棉花红腐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8.0%、69.0%。组分1和组分4整体表现出优于其他组分的杀菌活性,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利斌  梁珍海  窦全琴  董筱昀  张敏  蒋泽平  
金焰彩栾是从全缘叶栾树(黄山栾树)实生变异中选育的1个观赏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为叶色春季呈橘黄色,秋季呈金黄色,1~3年生枝条呈金黄色;其树高、胸径生长量与普通全缘叶栾树接近。主要依靠嫁接繁殖;适合在黄河以南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霞  汤祊德  谢映平  
研究了在城市空气污染环境中康氏粉蚧 (Pseudococcuscomstocki)在银杏树 (Ginkgobiloba)、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上种群密度变化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城市空气中SO2 和Pb在树体、虫体、天敌体内的积累量 ,结果表明 :(1)首次确认和发现康氏粉蚧以银杏树为寄主 ,并造成严重危害。 (2 )空气污染物SO2 、Pb可被树体、虫体和天敌吸收 ,并在体内积累。 (3)在污染严重的市中心 ,气温升高 ,空气污染物SO2 、Pb增多 ,促进康氏粉蚧发育 ,产卵期提早 2~ 3天 ,产卵量增加。 (4 )空气污染程度与树体含污量和康氏粉蚧虫口密度呈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庆  梅增霞  杨忠岐  
云斑白条天牛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白蜡树,本研究应用聚集指标法、Taylor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对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卵、幼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白蜡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卵、幼虫、成虫均呈聚集分布,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运用Iwao 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建立了在不同精度下以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为防治指标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及序贯抽样数公式,计算出了抽样调查时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查询表中数据确定调查样本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贤崇  张存义  冯锦霞  白坤栋  程国华  张兆欣  
‘普瑞’是从欧美107杨速生丰产林中自然选择得到的,除具有普通107杨的生长习性外,还具有抗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特性,适宜种植在华北、长江以南酸雨地区,以及高二氧化硫污染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福  付贵生  姜鹏  张金旺  包双喜  阿茹娜  
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7年生林分平均材积比对照提高60.9%。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特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金波  张明龙  杨倩倩  陈培培  谭晓风  
’泓森楸’是由楸树4002与8611杂交选育而来,其年平均高生长量为3.8 m,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3.2 cm,植株的树叶形状包含4002和8611两个品种的性状,速生性较4002和8611更强,遗传增益在30%以上,具有速生性好、干形直、冠形美、整齐一致、抗逆性强等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义红  黄印冉  闫淑芳  
‘朝霞杨’是欧美杨107杨的芽变品种。该品种苗干通直,树冠窄。春季叶片为紫红色,生长旺盛期叶色转为紫色,秋季渐转为浅紫色。叶片较‘欧美杨107杨’略小;叶芽为褐色,较欧美杨107杨小;苗木停止生长时间和落叶期较欧美杨107杨晚5~7天。朝霞杨成年树主干红褐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晓玲  汪晓丽  刘雪梅  胡希军  廖飞勇  
榉树新品种‘恨天高’是经实生苗变异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树高生长速度慢、分支点低,分枝数多、叶间距短,秋季叶色变化时间晚、落叶迟等特性。该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好,抗性强,且嫁接成活率高。可在园林景观绿化特别是屋顶绿化中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自成  苏雪辉  胡建军  
桑巨杨是由新西兰奥泰尔土壤保护中心的树木园中美洲黑杨优树上采集天然杂交种所得,形态近似欧美杨,速生,是一个抗桑天牛的杨树新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延林  程相军  
‘中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2025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雄株,较速生。从春季芽萌动到初夏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紫红色,初夏以后到10月中旬新发嫩叶及嫩枝为鲜艳的紫红色,而中下部成熟叶片则变为红绿色,10月中旬以后整株叶片逐渐变为桔黄色,直至落叶。适宜种植范围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树干通直,抗天牛,耐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