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8)
2023(3057)
2022(2528)
2021(2297)
2020(2004)
2019(4287)
2018(4203)
2017(7550)
2016(4315)
2015(4723)
2014(4586)
2013(4462)
2012(4164)
2011(3756)
2010(3817)
2009(3358)
2008(3187)
2007(2900)
2006(2491)
2005(2084)
作者
(14974)
(12721)
(12651)
(11685)
(7867)
(6120)
(5656)
(4995)
(4817)
(4552)
(4323)
(4267)
(4184)
(4156)
(3928)
(3916)
(3888)
(3843)
(3659)
(3535)
(3283)
(3090)
(3008)
(2831)
(2756)
(2741)
(2695)
(2694)
(2685)
(2649)
学科
(15084)
经济(15072)
管理(11317)
(9944)
方法(7859)
(7372)
企业(7372)
数学(7126)
数学方法(7049)
(5006)
(4868)
环境(3524)
农业(3504)
业经(3473)
中国(3386)
技术(3261)
(2975)
贸易(2974)
(2888)
(2814)
(2675)
地方(2570)
资源(2329)
理论(2308)
(2161)
(2152)
技术管理(2091)
教育(2009)
(1950)
产业(1925)
机构
大学(63670)
学院(62960)
研究(23466)
管理(22523)
(22380)
经济(21903)
理学(20058)
理学院(19742)
管理学(19164)
管理学院(19066)
(18462)
科学(17941)
中国(16141)
业大(16054)
农业(14749)
(14011)
(13215)
研究所(12438)
农业大学(10506)
中心(10198)
(9575)
(9078)
(8866)
(8675)
北京(8590)
(8305)
(7982)
师范(7850)
技术(7757)
实验(7704)
基金
项目(48737)
科学(37224)
基金(35313)
(33440)
国家(33183)
研究(29857)
科学基金(27216)
(19829)
自然(19774)
基金项目(19377)
自然科(19222)
自然科学(19212)
自然科学基金(18912)
社会(18748)
社会科(17771)
社会科学(17764)
(16656)
教育(13967)
资助(13942)
重点(11284)
计划(10834)
编号(10629)
科技(10343)
(10133)
(10020)
(10013)
科研(9810)
创新(9348)
(8739)
大学(8434)
期刊
(22601)
经济(22601)
学报(17937)
(16298)
研究(15016)
科学(14832)
大学(13129)
学学(12723)
中国(12645)
农业(10946)
管理(7233)
林业(6838)
业大(6027)
(5888)
(5869)
教育(5626)
科技(4703)
(4509)
农业大学(4404)
技术(4339)
业经(4171)
经济研究(3516)
财经(3415)
资源(3333)
(3278)
金融(3278)
中国农业(3224)
问题(3168)
自然(3162)
(2953)
共检索到8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秀红  杨金橘  温道远  韩晓雪  茹广欣  
【目的】以全红杨、中红杨、金红杨、红霞杨和翡翠杨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材,以探究不同光照所产生的过剩光能对不同品种的彩叶杨树叶片光保护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光胁迫(温度为25/15℃,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为对照,连续处理3 d,每天取样对色素含量,DPPH清除能力等多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3 d后将受胁迫后的样本置于智能温室内进行适当遮阴处理恢复光照,在恢复的2 d后进行再次取样测定,进行对比。【结果】高光胁迫下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品种能激发叶片产生更强的光保护作用。在进行高光胁迫期间,全红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变化幅度、花色素苷含量及增加幅度和非酶抗氧化剂活性(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5个品种的彩叶杨树的花色素苷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增加均十分显著,但叶绿素含量及组成比例随光照时间延长没有显著差异,即5个品种的光捕获能力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高光胁迫同时造成全红杨的O~-_2产生速率的增加幅度较低,叶黄素库容量(V+A+Z)在整个实验阶段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低于其余4个品种。【结论】在高光胁迫及恢复状态下,花色素苷含量与DPPH活性关联密切,花色素苷在彩叶杨树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对叶片中非酶抗氧化能力的贡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周珺  姚行成  陈先红  王军  林位夫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李鑫  王良再  胡举伟  孙广玉  
以叶片富含花色素苷的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花色素苷含量低的紫丁香变种白丁香Syringaoblata var.alb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丁香新生叶、半展开叶和展开叶中花色素苷对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新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较高,其含量是白丁香叶片的17.3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低于白丁香20.17%,并且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φ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比例(ETo/RC)也显著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明显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减少了PSⅡ对光能的吸收,降低了PSⅡ反应中心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野  张会慧  王娟  李世兰  杜蕊  孙广玉  
研究了全光照和不同遮荫条件(25%、50%和75%遮荫)下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 fatropurpureaJacq花色素苷和叶片光合能量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降低了紫叶李幼苗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升高。遮荫程度越大,紫叶李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RETR)下降,说明紫叶李幼苗具一定喜光性,适于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RETR光响应曲线表明,ФPSⅡ随着光强升高而下降,遮荫程度越大下降幅度越大,而ETR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丹  张德权  孙爱东  
通过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苏叶花色素苷粗提物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大孔吸附树脂XAD-7,并对其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如上样液浓度、酸度、盐度、洗脱溶剂及流速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紫苏叶花色素苷上柱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0,调整溶液花色素苷的浓度大于6.5 mg/mL,添加不超过10%的食盐,以10 BV/h的流速上柱5 h,至XAD-7树脂吸附饱和,然后用大量的0.1%HCl洗脱至洗脱液不含糖类等杂质,将30%的乙腈溶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0,以2 BV/h的流速洗脱4 h,得到的精制品中花色素苷的含量为78.18%,树脂富集倍数为2.6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青  韩键  文杨  姜卫兵  房经贵  张斌斌  马瑞娟  
[目的]红叶桃叶片夏季呈现高温"返青"现象,而早熟桃夏季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红,2种桃叶片呈色规律相反。测定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特性,分析与叶片呈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筑波5号’和‘洛格红叶’、早熟桃品种‘早美’和‘春蕾’以及绿叶桃品种‘京蜜’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3个季节测定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叶片色差以及与叶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CHS、CHI、F3H、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MYB10、B HLH3、WD40、MYBPA1、MYB15、MYB16、MYB111、MYB123)的时空表达。[结果]2个红叶桃品种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晓南  张启翔  
花色素苷是影响植物色彩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 ;评述了影响花色表现的因素 ,包括花色素的种类、结构、环境pH值、共色作用、金属离子络合等 ;并介绍了花色基因工程的进展 ,为研究花色素苷的代谢和创新花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佳妮  廖亮  黄增冠  戴文圣  喻卫武  胡渊渊  吴家胜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2个发育阶段的香榧和榧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片氮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探讨香榧与榧树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光保护机制。【方法】以天然林中15年香榧和榧树的幼叶(即萌芽后10天)和成熟叶(即萌芽后50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个发育阶段香榧、榧树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叶氮含量、比叶重(SLW)、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1)香榧幼叶较榧树幼叶具有较低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和较高的SLW,相对差值分别为40.3%,33.1%和29.7%(P≤0.05),而香榧成熟叶较榧树成熟叶具有较高的Amax,LSP和SLW,相对差值分别为26.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王颖  侯元同  顾祝军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上J相的相对荧光强度较低,没有明显的I相,达到P相的速度较快。解析荧光数据得到的荧光参数显示,松树针叶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较少,导致其单位PSⅡ反应中心获得的能量较多(ABS/RC,TRo/RC,ETo/RC,DIo/RC),其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m,TRo/CSm,ETo/CSm,DIo/CSm)却较低。不过松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邹吉祥  白鑫磊  高榕择  李新林  朱桐  程文琼  金纯伊  金华  
为了探讨干热胁迫对不同品种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吴屯杨、小青杨和小美旱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和PEG浓度控制生长温度、干旱条件,处理24 h后测定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种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随着干热胁迫的程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整体呈下降趋势,吴屯杨和小美旱杨的蒸腾速率(T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小青杨叶片的蒸腾速率持续增加,在重度干热胁迫时达到最大值;2)3种杨树在重度干热胁迫条件下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及其电子传递链的结构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3)3个杨树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干热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总叶绿素与叶绿素a、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分析,3种杨树中,小青杨和吴屯杨的耐干热能力较强,小美旱杨最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霞  聂先舟  刘明月  熊兴耀  
综述了马铃薯花色素苷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特性,比较了二倍体遗传模型和四倍体遗传模型花色素相关基因及克隆,重点阐述了基因R和P的克隆与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菅蓁  郭耀东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柱  罗文龙  黄翠红  陈立凯  王慧  陈志强  郭涛  
【目的】对籼稻种质hrd1紫叶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方法】在特籼占13与02428杂交后代中获得籼稻紫叶材料hrd1。对hrd1主要农艺性状及表型进行观察;配制hrd1与02428的F1、F2、BC1F1群体,观察紫叶与绿叶性状的分离情况,明确其遗传模式;进一步利用F2群体实现紫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结果】hrd1在2叶期的叶尖出现紫色,并逐步扩散至全株大部分组织,成熟期农艺性状与对照(特籼占13)具有较大差异。hrd1叶绿素含量正常,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遗传分析表明其紫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hrd1(t)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InDel标记HRD10和HR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艳梅  孟然然  李周  王兆富  郝大海  李灿辉  
彩色马铃薯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本试验综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pH示差法,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了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马铃薯块茎花色素苷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紫色马铃薯师大6号和小乌洋芋的主要花色素苷为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分别为1.086和0.376 mg/g.FW。红色品种的主要花色素苷为天竺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为0.159~0.873 mg/g.FW。同一品种块茎不同组织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果,对花色素苷的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