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1)
- 2023(17597)
- 2022(15314)
- 2021(14551)
- 2020(12172)
- 2019(28408)
- 2018(28539)
- 2017(55238)
- 2016(30410)
- 2015(34599)
- 2014(34915)
- 2013(34550)
- 2012(32340)
- 2011(29303)
- 2010(29437)
- 2009(27366)
- 2008(27016)
- 2007(24303)
- 2006(21674)
- 2005(19050)
- 学科
- 济(125631)
- 经济(125506)
- 业(87072)
- 管理(83704)
- 企(64088)
- 企业(64088)
- 方法(54784)
- 农(53396)
- 数学(47879)
- 数学方法(47296)
- 农业(35290)
- 中国(31973)
- 财(31650)
- 业经(30321)
- 地方(29512)
- 学(27243)
- 制(23729)
- 贸(22952)
- 贸易(22945)
- 易(22226)
- 理论(19283)
- 务(19177)
- 财务(19097)
- 财务管理(19055)
- 策(18491)
- 银(18482)
- 环境(18459)
- 和(18434)
- 银行(18428)
- 技术(17980)
- 机构
- 学院(435394)
- 大学(433882)
- 济(172255)
- 管理(170906)
- 经济(168276)
- 研究(147635)
- 理学(147151)
- 理学院(145468)
- 管理学(142892)
- 管理学院(142087)
- 中国(111981)
- 科学(93262)
- 京(92748)
- 农(87091)
- 财(78557)
- 所(75716)
- 业大(70053)
- 中心(69585)
- 研究所(68795)
- 农业(67174)
- 江(67097)
- 财经(61971)
- 范(59200)
- 师范(58714)
- 北京(58497)
- 经(56193)
- 州(55085)
- 院(52761)
- 经济学(49995)
- 省(47361)
- 基金
- 项目(292714)
- 科学(228336)
- 研究(215035)
- 基金(209773)
- 家(182610)
- 国家(181006)
- 科学基金(154239)
- 社会(132667)
- 社会科(125250)
- 社会科学(125212)
- 省(115419)
- 基金项目(111958)
- 自然(100604)
- 自然科(98125)
- 自然科学(98097)
- 教育(97981)
- 划(96461)
- 自然科学基金(96331)
- 编号(90673)
- 资助(86287)
- 成果(74329)
- 重点(65290)
- 部(64378)
- 发(63247)
- 课题(61533)
- 创(59394)
- 科研(55828)
- 创新(55434)
- 教育部(54304)
- 大学(54021)
- 期刊
- 济(195183)
- 经济(195183)
- 研究(126505)
- 农(84984)
- 中国(84606)
- 学报(71665)
- 科学(64986)
- 财(59495)
- 农业(57502)
- 管理(57236)
- 大学(53518)
- 学学(50186)
- 教育(47359)
- 融(41470)
- 金融(41470)
- 技术(37308)
- 业经(36267)
- 财经(28965)
- 经济研究(28684)
- 业(28251)
- 问题(26985)
- 图书(26177)
- 经(24613)
- 版(22936)
- 理论(21462)
- 技术经济(21296)
- 资源(20502)
- 科技(20449)
- 实践(19778)
- 践(19778)
共检索到64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红琴
了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是有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和发放问卷,再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百余名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快凉山彝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彝族地区 农民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红琴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介入;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其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陈璐 刘富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深入探究进一步提高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空间。同时,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涉农贷款保险"因子,从理论上探寻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小丽
本文以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为基准点,结合凉山州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地区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增加民族劳动者收入,提高民族劳动者的素质,使民族劳动者真正成为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 农业保险补贴 凉山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李光勤 刘运伟 李立娜 方方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辩证思考贫困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总结,有助于对精准扶贫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蓝本,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并从影响农户生计的内因和外因视角,讨论精准扶贫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数(MPII)的基本构成。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区域,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MPII指标体系;识别出420户贫困户,其中80.48%(338户)的建档立卡户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建档立卡农户相比,所识别贫困农户在各单个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几乎处于更劣势的水平,识别效果更加精准。根据贫困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李光勤 刘运伟 李立娜 方方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辩证思考贫困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总结,有助于对精准扶贫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蓝本,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并从影响农户生计的内因和外因视角,讨论精准扶贫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数(MPII)的基本构成。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区域,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MPII指标体系;识别出420户贫困户,其中80.48%(338户)的建档立卡户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建档立卡农户相比,所识别贫困农户在各单个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几乎处于更劣势的水平,识别效果更加精准。根据贫困原因的相似性,可将贫困农户划分为人力资本贫困型、基础型资本贫困型、社会资本贫困型、多维资本贫困型、生计环境恶劣型等五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娟
我国林果市场存在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林果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传统林果市场由于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所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林果市场风险巨大。绿色林果网络营销应运而生。文章指出,凉山州网络普及程度低、林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电子商务硬件落后以及物流设施不健全,制约了林果网络营销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凉山州林果业发展,必须转变网络营销主体观念、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优化外部环境等。
关键词:
特色林果 网络营销 凉山州 “三农”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娟
我国林果市场存在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林果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传统林果市场由于运输成本和供求关系所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林果市场风险巨大。绿色林果网络营销应运而生。文章指出,凉山州网络普及程度低、林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电子商务硬件落后以及物流设施不健全,制约了林果网络营销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凉山州林果业发展,必须转变网络营销主体观念、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优化外部环境等。
关键词:
特色林果 网络营销 凉山州 “三农”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伟民 康杰 袁蕴
依据四川省普格县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家中18~49岁劳动力人数、是否会讲普通话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培训意愿的影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民工 人力资本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碳汇 民族地区经济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文田 周宇 康健 赵敏娟
[目的]杂粮产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贫困地区杂粮生产粗放,技术落后的现状要求农户合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杂粮生产技术效率,进而带动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348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准确评价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并探究环境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农户总体的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水平。技术效率随经营规模增大而增大,杂粮生产存在规模效应。纯技术效率是小规模农户杂粮生产的优势所在。(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农户杂粮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规模效率降低,表明规模效率是制约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3)在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中,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先进播种技术和参与技术培训是有利因素,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和机械化生产是不利因素。[结论]提高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需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杂粮补贴范围,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延长杂粮产业链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网络扶贫的逻辑进路与现实鉴证——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关注农户利益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论“资源诅咒”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增长
凉山彝族自治州林火时空变化规律及火险区划研究
优势农业资源与优势农产品开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优势农产品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
民族贫困地区两种主要扶贫模式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查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双语教学实效性探析
产业化:西部民族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蚕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