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2)
- 2023(6161)
- 2022(4972)
- 2021(4761)
- 2020(3911)
- 2019(8408)
- 2018(8614)
- 2017(16090)
- 2016(8793)
- 2015(9600)
- 2014(9593)
- 2013(9486)
- 2012(8663)
- 2011(8049)
- 2010(8359)
- 2009(7767)
- 2008(7838)
- 2007(7463)
- 2006(6703)
- 2005(5949)
- 学科
- 农(44425)
- 济(37205)
- 经济(37186)
- 业(35198)
- 农业(29675)
- 管理(21908)
- 企(14811)
- 企业(14811)
- 业经(13502)
- 技术(12719)
- 方法(11890)
- 数学(10399)
- 数学方法(10202)
- 农业经济(9930)
- 学(9704)
- 环境(9703)
- 发(9233)
- 村(9013)
- 农村(9001)
- 中国(8758)
- 土地(8515)
- 地方(8048)
- 发展(7527)
- 展(7515)
- 制(7173)
- 生态(6876)
- 劳(6648)
- 劳动(6648)
- 资源(6618)
- 策(6502)
- 机构
- 学院(130844)
- 大学(122790)
- 济(52851)
- 经济(51756)
- 管理(50002)
- 农(47948)
- 研究(46439)
- 理学(43081)
- 理学院(42653)
- 管理学(41791)
- 管理学院(41586)
- 中国(36237)
- 农业(35948)
- 科学(31511)
- 业大(31148)
- 京(27403)
- 所(24723)
- 研究所(22676)
- 中心(22664)
- 农业大学(22089)
- 江(21393)
- 省(18530)
- 财(18423)
- 经济管理(17991)
- 范(17257)
- 业(17209)
- 北京(17179)
- 师范(17124)
- 州(16350)
- 院(16337)
- 基金
- 项目(89856)
- 科学(69658)
- 研究(67210)
- 基金(62462)
- 家(55928)
- 国家(55347)
- 科学基金(46144)
- 社会(41560)
- 社会科(38951)
- 社会科学(38940)
- 省(38534)
- 基金项目(33904)
- 划(30403)
- 编号(29074)
- 自然(28979)
- 自然科(28108)
- 自然科学(28104)
- 教育(28058)
- 农(27872)
- 自然科学基金(27537)
- 资助(23814)
- 发(21624)
- 成果(21308)
- 重点(20297)
- 创(19163)
- 部(19021)
- 课题(18981)
- 业(17983)
- 创新(17944)
- 发展(17163)
共检索到197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昆
彝族传统农耕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刀耕火种、积肥及病虫害防治、物候历、农具等方面。彝族在利用森林资源开展农耕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具有科学性的经验和智慧,可视为森林应用技术。这些技术中包含着保护森林的生态观念,如用之有度、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按时而作、按需用材等,可归结为林耕共生观念,其本质是林人共生观念,正是这样的生态观念促使彝族传统农耕长期存在和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荣昆
彝族丧葬与森林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彝族对待生命的态度、死亡后灵魂的回归、丧葬过程、墓地的选址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丧葬森林文化。这一独具特质的森林文化中蕴含着人与树木森林同构以及敬重树木森林的生态观,对于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生态观 丧葬 彝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瑜 陈存友 胡希军
【目的】合理评价森林生态功能,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南雄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与森林生态功能相关的19项指标,通过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结果】①保护区中"较优"等级森林占据明显优势,但保护区整体评级为"中"。②保护区森林结构整体较好,但竹林多,幼龄林较多,森林蓄积能力、自然度较弱。③19项评价指标中,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公顷株数、平均高、总覆盖度是极重要指标;坡位、自然度、海拔、龄组、土层厚度、森林群落结构、平均胸径、坡向是一般重要指标;公顷生物量、公顷蓄积量、树种结构、健康度、坡度、土壤类型是不重要指标。【结论】针对各个评价等级的森林,建议如下:①对"优"和"较优"等级森林进行监测与保护;"中"等级森林需寻找得分较差原因,对症保护,进行重点监测;"差"和"较差"等级森林进行封山抚育。②适当控制竹林的生长范围。③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保护区功能。图1表6参2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萍 陈志泊
该文结合森林生态站的现状以及建设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系统方案,论述了基于该方案的数据管理的原理,并利用MS--SQL Server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该方案.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应用在数据化森林生态站,可以更好地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使森林生态站的数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共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荣昆
森林是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和物质基础,彝族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森林的生态利用和物质利用共同促成了彝族的生存和发展。森林利用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属不易。彝族在森林利用中的护林思想协调了二者的关系,将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化为统一。彝族对森林利用与保护聚焦于林人共生,彝族森林利用中护林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林人共生。林人共生思想在用林与护林中得以实践,这对当今的森林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彝族 森林利用 护林思想 林人共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礼
目前,由于秸秆焚烧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这是农业生产变革中传统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博弈。本文对1980-2000石家庄地区秸秆禁烧工作做了历史性梳理,总结了其主要的工作方法和历史经验,以期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石家庄 秸秆禁烧 历史考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
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旨在解决森林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森林生态补偿已在我国开展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森林生态补偿不应仅仅看作一种纠正外部性的手段,还应从生态资本的角度,探讨森林生态补偿的战略意义,充分挖掘森林生态补偿在保障森林生态服务总量不减,增量增加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
森林生态补偿 生态资本 应用 新视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金玉 马致远 胡琛 李田 雷静品
原始森林是指由乡土树种自然演替而成,没有明显人为干扰痕迹,生态过程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森林,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稳定的碳储库和资源库,对全球气候调节及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领域内明确、规范原始森林的概念和监测方法,有利于世界原始森林资源的清查、保护及监测。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原始森林概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原始森林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原始森林资源清查和监测的现状,综述了原始森林的重要生态功能:1)原始森林固碳能力存在的碳中性、碳源及碳库假说;2)原始森林具有优于其他森林的水文调节功能;3)原始森林是物种基因库,具有突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基于目前对原始森林概念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将原始森林单独分类;加大对原始森林生态功能研究,开展原始森林固碳潜力、土壤呼吸的研究;增加原始森林水文调节能力研究,探索原始森林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探究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减少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军卫 李智勇 樊宝敏 张德成
文章从非物质效益的角度考察了森林的文化价值及其评估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文化币的概念并建立了其研究模型,从人的主观价值表达(时间的选择消费)、森林文化资源和森林文化力3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核算森林文化价值的路径与方法,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森林 文化价值 价值评估 森林文化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秋红 王兵
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为区分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过程中光合和呼吸通量,蒸散通量中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切实可行,为进一步解释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国内外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该方法在森林生态系统应用中还存在诸如Keeling图技术和涡度相关技术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期待今后在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广 张旭 鞠洪波 范东璞 杨彦臣 雷振宇 陈艳
The framework design,structure,function and running mechanism of forest ecological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was given in this paper. Three core techniques of the sharing system,including the principles,model and design of the WebGIS subsystem,multi-dimension spatial data organizing,a...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信息 WebGIS 信息共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夫
2008年10月28日,由浙江省人事厅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处优先主题项目"毛竹林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共同资助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方法与技术"高级研讨班在浙江林学院举办。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李怒云,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傅玮,浙江林学院常务副校长周国模等出席了本次研讨班。此外,来自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科院、浙江省农科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林学院以及浙江省各县(市)林业局的近60名代表也参加了研讨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