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1)
2023(8456)
2022(7055)
2021(6549)
2020(5176)
2019(11817)
2018(11665)
2017(21447)
2016(12092)
2015(13709)
2014(13649)
2013(13241)
2012(12478)
2011(11376)
2010(12053)
2009(10988)
2008(11141)
2007(9777)
2006(8938)
2005(8269)
作者
(36024)
(30182)
(30019)
(28623)
(19481)
(14370)
(13658)
(11559)
(11489)
(10984)
(10695)
(10233)
(10011)
(9745)
(9741)
(9414)
(8938)
(8905)
(8859)
(8842)
(7715)
(7528)
(7302)
(7103)
(6851)
(6742)
(6724)
(6709)
(6143)
(6028)
学科
(45852)
经济(45756)
管理(38922)
(31783)
(27055)
企业(27055)
中国(16412)
方法(16118)
(14481)
(14171)
数学(13310)
数学方法(13088)
(11698)
业经(10923)
(10820)
地方(10012)
(9916)
理论(9251)
(8680)
银行(8659)
环境(8593)
(8338)
金融(8335)
(8279)
体制(8226)
(8211)
财务(8181)
财务管理(8161)
企业财务(7748)
(7586)
机构
大学(179252)
学院(176669)
(69185)
经济(67399)
研究(64043)
管理(63192)
理学(53544)
理学院(52747)
管理学(51758)
管理学院(51393)
中国(47623)
科学(38966)
(38842)
(36215)
(32502)
研究所(29195)
(29112)
(28737)
中心(28255)
财经(27699)
(25272)
(25034)
业大(25022)
师范(24991)
北京(24327)
(23769)
(22729)
农业(22380)
经济学(21835)
财经大学(20551)
基金
项目(116703)
科学(92277)
研究(85388)
基金(84998)
(74737)
国家(74135)
科学基金(63289)
社会(55093)
社会科(52082)
社会科学(52068)
基金项目(44847)
(44615)
教育(40523)
自然(40267)
自然科(39328)
自然科学(39314)
(38628)
自然科学基金(38596)
资助(33632)
编号(33507)
成果(29112)
重点(27165)
(26425)
(26421)
课题(25092)
(24487)
(24207)
国家社会(23376)
创新(22823)
教育部(22774)
期刊
(81556)
经济(81556)
研究(56948)
中国(40301)
(29194)
学报(28412)
科学(26967)
(26233)
管理(25089)
教育(23411)
大学(22071)
学学(20576)
(17101)
金融(17101)
农业(16988)
技术(15379)
财经(14413)
(12389)
问题(12322)
经济研究(11795)
业经(11572)
(9441)
(8879)
(8706)
现代(8624)
(8158)
科技(7878)
图书(7744)
理论(7609)
(7554)
共检索到276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洪大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意味着针对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由道义性向制度性转变。该项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对象的影响而产生了多方面的延伸效果,并且形塑了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利益结构,从而导致低保制度在实践中逐步走向重构,并预示着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再次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灏  
Coase提出了在侵害问题上产权的分配对社会总效应的影响,开启了对产权和交易成本等研究的先河。文章在Coase提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权制度对环境的影响机制,通过简单公式重新解释"科斯定理",在零交易成本和产权被清晰界定的假设下,探讨不同的自然资源所有制的界定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自然资源的价值和社会总收益的影响。另外,结合近年来对世界各国环境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延伸了"科斯定理"中的假设条件,探讨在正交易成本下的真实世界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产权制度来解决环境问题,包括产权清晰界定的成本、签订契约的成本、产权保护的成本、环保法的制定和公平与福利等因素对社会总效应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德近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产品生产者对产品废弃后的废物承担回收处置的责任,责任主体包括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责任形式有行为责任、经济责任和信息责任。我国应遵循必要性、可行性和公平性原则,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细则,选择适当领域,逐步引入生产者延伸责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昕  颜琳  
本文采用多层次转型理论的分析框架,回顾了国内外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展,对比了EPR制度倡导者最初提出的创新导向的制度设计,与当前各国实践中基于成本—效益平衡所开展的政策评估研究,指出两者在是否应该将激进的可持续转型作为EPR基本政策目标上观点不同,其原因在于政策的技术创新激励效果难以通过可测量的政策评估方法进行有效考察,由此造成两者在EPR政策调整方向上的分歧:前者坚持EPR制度设计应该进一步完善个体责任原则,以激励生产者创新和采纳绿色技术,推进生产消费模式的系统转型;而后者则强调在现有管制框架下简化制度设计,重点完善循环处理基础设施及其管理效率。这种分歧不仅影响到发达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正爱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要针对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再资源化利用,它要求生产者不但要承担产品质量和性能等经济责任,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的责任,即承担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处置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所负担的责任延伸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置阶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再资源化利用,对于建设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鲍健强  翟帆  陈亚青  
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简称EPR)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的法律制度。EPR制度是将传统生产者责任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明确了产品失效报废后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的责任主体。本文分析EPR制度概念形成及其内涵,探讨了EPR制度学理依据与现实考量,对国外EPR制度的实施对象、回收模式、付费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我国实施EPR制度的紧迫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晓露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外部性内部化理论,通过对相关主体责任的追加来实现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循环利用,以达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随着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严格意义上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经在我国正式确立。我国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实施对象的选择、实施方式的确定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亮  李桂林  
文章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三要素,结合我国当前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论证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联系实际,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苑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法律设定的生产者之角色义务,生产者延伸责任是对现有之生产者环境责任的补足,但与作为承担法定不利后果之产品责任及废物致害责任有着根本的不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形式包括行为责任、经济责任和信息责任,但其关键在于行为责任和经济责任,其中经济责任往往是行为责任的代履行方式。我国现有法律已经明确了生产者要承担列入强制目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在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及处置责任,进一步的立法需要注意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设定生产者延伸责任实现的不同模式,以及注意生产者在联合履行延伸责任的情况下其个体责任的实现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海超  马忠玉  王妙微  
院文章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器电子产品行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以及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信用评价工具EPR-CE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Credit Evaluation Tool),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君  常昕媛  
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形成的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动因;其次探索了推广此环境制度的网络自循环体系,分析了该体系的六类主体结构和复杂性;最后为我国成功推广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制度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艳玲  
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催生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同时也促成了旨在解决废弃产品问题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诞生。生态文明与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具有共同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与历史渊源。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及立法实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逐渐融入相关法规与制度中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一系列相关立法程序相继启动。基于我国国情,确立生态利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炯  
围绕现代公司制度,存在着两次公司革命、两类公司治理问题和两对制度特征。这种关系揭示出,一个理想化的公司在其制度安排上,既要体现变革的思想,又要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而所谓公司治理就是企业制度进化的纠错机制。结合现代公司制度的这层内涵,建立基于理想公司的公司治理分析架构,它为公司治理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和一个形式化的研究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叶  李群  钱慧顷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公司法》为委托代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而带来了道德风险问题。本文从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理论出发,对国有及其控股的所有制为主体的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中的问题、内部治理结构与运行过程、改进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与激励方式的选择等进行了延伸研究,其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素彬  薛恒新  
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策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微观机制,它要求生产者必须负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或处置的责任。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EPR政策法规,并形成了两种EPR执行机制:专用产品回收体系和共同产品回收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