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8)
2023(8726)
2022(6874)
2021(6144)
2020(5314)
2019(11699)
2018(11231)
2017(22224)
2016(11334)
2015(12328)
2014(11961)
2013(11869)
2012(10615)
2011(9111)
2010(9580)
2009(9630)
2008(8940)
2007(8278)
2006(7251)
2005(6957)
作者
(30124)
(24863)
(24852)
(23158)
(16041)
(11731)
(11210)
(9529)
(9361)
(8963)
(8437)
(8401)
(8160)
(7684)
(7669)
(7634)
(7363)
(7330)
(7016)
(6889)
(6104)
(5993)
(5938)
(5760)
(5598)
(5550)
(5538)
(5518)
(5000)
(4793)
学科
(73352)
(70161)
企业(70161)
(53168)
经济(53106)
管理(52610)
业经(26215)
(26053)
金融(26053)
(23404)
银行(23403)
(23068)
(22829)
方法(21684)
(19612)
(19513)
财务(19499)
财务管理(19487)
企业财务(18521)
中国(18099)
(16938)
农业(15582)
技术(14767)
数学(14525)
数学方法(14475)
(12907)
(12846)
体制(11934)
企业经济(11858)
理论(11549)
机构
学院(161788)
大学(153042)
(75430)
经济(74209)
管理(70323)
理学(59540)
理学院(59126)
管理学(58685)
管理学院(58393)
中国(46439)
研究(44431)
(38442)
(30346)
财经(30145)
(27373)
(25338)
(24637)
中心(23315)
经济学(23172)
商学(22305)
财经大学(22290)
商学院(22125)
科学(21891)
经济学院(21133)
(20749)
(20481)
(20080)
(20048)
业大(19648)
金融(19630)
基金
项目(99173)
科学(81210)
研究(76642)
基金(74526)
(61887)
国家(61225)
科学基金(56314)
社会(52209)
社会科(49816)
社会科学(49805)
(40318)
基金项目(39468)
自然(34698)
自然科(34020)
自然科学(34015)
自然科学基金(33526)
教育(33220)
(30987)
编号(30305)
资助(29661)
(29098)
(25444)
成果(22881)
创新(22707)
(22306)
(22031)
(21967)
国家社会(21871)
重点(21511)
(20701)
期刊
(87237)
经济(87237)
研究(48379)
(34585)
(33589)
金融(33589)
管理(32384)
中国(30009)
(24627)
科学(17676)
业经(16711)
农业(16223)
财经(15825)
技术(15738)
学报(15336)
(13637)
大学(13352)
经济研究(13347)
学学(13218)
财会(11422)
(11121)
技术经济(10917)
问题(10628)
现代(9658)
会计(9012)
商业(8932)
世界(8900)
(8727)
国际(8300)
经济管理(8289)
共检索到25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帅旗  胡珺  张长海  
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企业存在外部资金缺口时,应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但中国企业的融资实践表现出与该理论完全相反的顺序。本文基于中西方外部融资顺序的差异,结合烙印理论,实证检验了CEO的海外经历对企业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本土CEO,海归CEO的融资实践更符合海外国家的融资顺序,表现出更强的债务融资偏好,且这种偏好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CEO任职时间的增加以及外部融资次数的增多,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不断降低,并呈现出与中国现实背景更为匹配的融资顺序选择;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增加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损害企业价值。研究为深化对海归高管的认识以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花双莲  孙唯庄  
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基于代理风险的不同,进一步考察了审计质量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债务融资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代理风险的存在使得外部审计质量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在分析师团队跟踪多的企业中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明显。并且相对于海外留学经历,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明显;相对于CEO或董事长,其他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凸显了拥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企业的海外人才引进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艾莲  潘梦梦  刘柏  
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遵循的融资偏好依次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而当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容易选择更冒险的融资方式;在加入高管性别作为调节后,发现女性高管能够理性调整融资方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激进程度,使得过度自信产生的融资偏好趋近理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袁然  魏浩  
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高管海外经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与本土高管相比,高管海外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优势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海外生活经历和海外学习经历,高管海外工作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相比出口贸易,高管海外经历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其国际化目标,而且有利于企业国际化地理范围的扩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海外经历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经验证据显示,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有效运用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通过平滑企业盈余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来缓解汇率变化形成的冲击。进一步地,在改变高管海外经历的定义和汇率风险的测量方式、考虑多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之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汇率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加强高管团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盛安琪  
依据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内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薪酬制度越完善,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显著;从外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政府监管较好、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建永  
企业融资往往面临着选择,也存在着融资偏好。融资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来获得资金。在企业内部融资无法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求时,选择合适的外部融资渠道来筹集资金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融资难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了解我国融资发展现状,总结造成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在了解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融资成本、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案例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伟  吴燕华  
中小上市企业存在与一般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不同的融资偏好。本文筛选200家在深圳证券交易上市的中小板块中的企业作为样本,并收集样本企业2009年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指标数据,进行融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融资决策和影响因素的一般回归分析和融资顺序的有序逻辑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上市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短期借款,长期负债。此结论将帮助中小上市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决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冠华  
本文从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考察企业如何根据自身产业风险、融资偏好、自有资本存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研究发现,当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时,其产业风险较低、资本较为充足,企业投资生产项目的资金回报率较为稳健,则更加偏好债权融资;当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处于技术前沿,创新和研发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时,其技术风险和产业风险都相对较高,且资本相对不足,企业投资生产项目的资金回报率不稳定,此时,企业会更加偏好于股权融资。因此,低风险传统型企业更偏好于债权融资,而产业风险较高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则更偏好于股权融资。本文的研究发现与从金融供给角度出发的研究结论与相关经验事实较为一致,能够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发展及金融结构调整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的金融结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光晓  李建华  郑鸣  
本文分析了目前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台资企业融资难及台资企业融资偏好等问题。阐述了在新形势下,两岸银行业合作的途径和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黎  巩亚林  马永强  
从军经历管理者如何进行融资决策,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了军队背景高管的融资偏好及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军经历管理者提高了公司的负债和贷款水平,加重了公司的债务成本,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所在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第二,从军经历管理者对企业融资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第三,在分别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对高管变更进行考察,控制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本文的结论基本不变。本文的发现表明,军队背景高管偏好高风险,决策更为激进,具体表现为其所在企业的债务水平更高、债务期限结构更短、现金持有水平更低,最终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夏晗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2010-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外经历是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海归高管在国外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这种影响在过度投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二,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正向调节高管海外经历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不足企业,政治关联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源瓶颈,强化高管海外经历的智力资本效应。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吸引优秀海归人才对企业提升投资效率、促进长期发展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效应的发挥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作为保障。为了增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完善税收、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要完善相关制度,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建设,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政务服务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明波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海归高管和研发创新的合并数据,考察了高管团队的海外经历及其专业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总量。此外,拥有更多海归高管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质量,更少存在策略性创新行为。进一步区分海归高管的专业背景发现,技术背景和管理背景的海归高管均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法律背景的海归高管不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产出,但对创新效率存在正面影响。由于高管的海外经历可能与技术创新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内生性处理,结果与前面保持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