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6)
2023(8433)
2022(7284)
2021(6737)
2020(6030)
2019(14308)
2018(13898)
2017(27779)
2016(15256)
2015(17445)
2014(17630)
2013(17557)
2012(16209)
2011(14467)
2010(14506)
2009(13902)
2008(14160)
2007(12911)
2006(10932)
2005(9856)
作者
(43789)
(36907)
(36844)
(35095)
(23541)
(17733)
(17112)
(14431)
(13797)
(13073)
(12418)
(12313)
(11611)
(11563)
(11537)
(11536)
(11408)
(10917)
(10775)
(10566)
(9175)
(9092)
(8885)
(8385)
(8352)
(8207)
(8198)
(8115)
(7347)
(7300)
学科
(63616)
经济(63540)
(53510)
管理(49000)
(44757)
企业(44757)
方法(34111)
数学(30241)
数学方法(30023)
(24059)
(18394)
财务(18376)
财务管理(18338)
企业财务(17585)
(16638)
中国(16374)
(15184)
业经(13107)
(12895)
银行(12865)
(12045)
(11828)
贸易(11824)
(11497)
(11307)
(11167)
金融(11165)
(11095)
保险(11001)
农业(10760)
机构
大学(222522)
学院(221327)
(92900)
经济(91016)
管理(89164)
理学(76690)
理学院(75959)
管理学(74868)
管理学院(74456)
研究(68250)
中国(57213)
(47219)
(45440)
科学(40564)
财经(37779)
(37186)
(34342)
(34334)
中心(33372)
(32714)
业大(32345)
研究所(30999)
农业(29579)
经济学(28921)
北京(28456)
财经大学(28401)
经济学院(26471)
(26101)
(25498)
师范(25242)
基金
项目(143242)
科学(112697)
基金(105324)
研究(103816)
(90861)
国家(90092)
科学基金(77734)
社会(66449)
社会科(63005)
社会科学(62985)
基金项目(56247)
(55235)
自然(50790)
自然科(49621)
自然科学(49603)
自然科学基金(48750)
教育(47809)
(46661)
资助(43818)
编号(42132)
成果(34508)
(33179)
重点(32096)
(29712)
(29304)
教育部(28718)
科研(28410)
人文(28011)
课题(27842)
创新(27781)
期刊
(98198)
经济(98198)
研究(64603)
(40318)
中国(37831)
学报(33086)
(32723)
管理(30491)
科学(29836)
(26725)
金融(26725)
大学(24902)
学学(23728)
农业(21188)
财经(19123)
技术(17476)
教育(16318)
(16184)
业经(16062)
经济研究(15754)
问题(13367)
财会(12991)
(12098)
技术经济(11700)
理论(11532)
统计(11287)
(11016)
会计(10783)
(10503)
商业(10502)
共检索到32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佳  
盈利能力是保险公司有效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保险公司会计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都包含了历史经营成果在当期的累积,无法准确反映当期经营业绩。本文基于"当期经营"角度对保险公司的利源构成及其特征进行解析,其中,承保利润反映了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获利能力,新业务价值兼顾了寿险公司现有业务价值和未来增长能力。本文建议以修正的承保利润指标和新业务价值指标来分别反映财险、寿险公司的当期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从而引导管理层有效配置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和实施风险管理,逐步实现保险公司从规模导向的粗放经营到价值导向的精细化经营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马亚娜  
在以往的"保险+期货"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农户受到保护的情况,而忽略了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保险+期货"模式能否持续有效地运行,保险公司扮演了关键角色。保险公司不能希望从"保险+期货"模式中大幅盈利,但也不应该大幅度亏损。利用公开可得信息,使用Merton"跳跃—扩散"模型,通过进行场外看跌期权的模拟分析,并计算出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状况。最终由完整测算出的六个"保险+期货"中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分析得出结论:此模式下保险公司具有正的盈利水平。因此可认为"保险+期货"模式具有可持续运行的基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侯旭华  冯思妍  
目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片面注重保费规模,忽视了可持续增长和效益,导致定价和赔付风险加大,保费缺乏延续性,合作成本居高不下,规模效率低。互联网保险公司盈利要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有效协调保费规模、可持续增长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采取技术驱动的持续发展盈利模式,包括加强客户风险评估和产品精准定价;开发长期性和个性化保险产品;加强自身官网建设,降低咨询与技术服务费;追求价值经营,降低对第三方平台和股东资源的依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国斌  
截止2010年底,我国先后成立了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等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本文以这5家养老保险公司2010年披露的年报信息为基础,通过盈利模式的构建、相关财务信息的分析,提出5种可能的盈利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桂芹  高奉玉  胡皓南  
本文利用杜邦分析体系,通过2007-2011年财产险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分析评价了现阶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并提出了财产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善方向。我们发现,我国财产险公司盈利状况不平衡,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各有千秋,外资财产险公司在全行业对比中,盈利情况普遍不佳。此外,财产险行业对投资业务过于依赖,盈利波动过大,因此需要平衡承保和投资的天平,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向军  
"盈利问题"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国30年来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不断发展演化,指出了在"规模模式"的作用递减和"范围模式"存在偏离风险的情况下,我国保险公司需要从"自发"到"自觉",寻找保险公司本源的盈利模式,并通过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业务结构的重新定位提出了组合盈利模式的未来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产险公司)的盈利状况长期不容乐观。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可持续盈利能力建设已成为各家公司急需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正面临一场结构性转型变革,这场变革为公司实现盈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文通过对产险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外部行业环境是影响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借助外部行业平台建设,保险公司可全面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创造令投资者满意的经营业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生忠  刘玉焕  
产品结构是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寿险公司传统寿险和意健险占比日益下降,新型寿险占比过高,分红险"一险独大",不利于寿险业本质功能和竞争优势的发挥。以太保、平安集团为例,实证分析产品结构失衡对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偿付能力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我国1980年~2010年间"保费收入"和"利润总额"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两者之间相关度日益下降,"以保费规模论英雄"已不合时宜。从监管导向、经营模式、会计制度、产品创新保护机制、保险意识角度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灿  
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是评价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具以判断公司盈利能力、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指标的局限性始终存在并逐渐扩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盈利能力指标计算方式局限性首先,计算式中分子和分母口径的差异影响了指标的可靠性。EPS值计算式中分子和分母并不是同口径的数据,计算式中其分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宝清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市盈率等。笔者认为,各项指标均从某一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同时也都存在局限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苏晋  刘跃  赵绰翔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险财务报告准则的融合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负债评估差异是主要原因。本文梳理比较了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寿险财务报告准备金的评估方法,首先利用现金流方法模拟不同准则下产品利润释放模式,其次构造寿险公司盈利周期分析的概念框架,并模拟比较新开业公司的盈利周期。研究发现各国特色鲜明的负债计量方法、精算实务标准决定了利润释放模式和盈利周期,中国保险财务报告准备金评估方法体现了原则与规则结合的理念,其中双边际的设计效果初显,中等规模的寿险公司盈利周期适中,小规模寿险公司盈利周期长,原因在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最后,本文针对中国寿险业的负债评估方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胜  李向  李方  
准确刻画决策单元的盈利模式,并基于盈利模式来构建经营效率评价模型,是正确比较决策单元经营效率差异的基础,但这一点似乎并不受现有理论研究的重视。本文首先提出了财险公司区域分支机构的盈利模式,随后构建了基于该盈利模式的Malmquist指数效率评价模型,最后以2007-2011年期间15家陕西省财险公司分支机构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期间陕西财险业区域经营效率有小幅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区域市场份额大的企业,技术效率是相对稳定的,提升经营效率的的关键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放弃创新活动的追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昕  林晓璇  
本文以公司治理有效性路径机制模型为分析框架,选取中国上市券商2011年数据为样本,基于盈利性与抗风险性视角,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及执行高管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上市券商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券商虽然都有形式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但大部分公司治理机制未能发挥显著作用,对提高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并不明显,需进一步深化与改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斌  
互联网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后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加速了技术的革新程度,在这种大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应用而生,随即以O2O模式为主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潜在的投资风险必须考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高收益,抢占市场份额值得深思,利用何种手段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如何促使O2O企业盈利模式实现价值,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点,通过比对传统电商盈利模式和O2O企业盈利模式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企业价值受O2O模式的影响程度是十分关键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会  季凤梁  程晓  
基于因子分析法,分离出反映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盈利质量因子,以2003-2011年219家彻底民营化公司为样本,重新检验民营化绩效问题。当以盈利水平和盈利增长因子(覆盖了以往大部分研究中采用的财务指标)来衡量绩效时,以往的研究结论仍得到重现:民营化改善了公司业绩,国有股对公司绩效起着负面影响。然而,这些指标极易受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如果公司在民营化前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那么民营化后这些业绩指标的反弹可能是前期盈余管理释放的结果,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改善。在利用较为可靠的盈利质量因子作为绩效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