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8)
2023(10008)
2022(8495)
2021(7616)
2020(6596)
2019(15235)
2018(14941)
2017(29355)
2016(15656)
2015(18214)
2014(18502)
2013(18544)
2012(17852)
2011(16519)
2010(16790)
2009(16066)
2008(15967)
2007(14632)
2006(12925)
2005(11683)
作者
(48341)
(40691)
(40661)
(38972)
(26313)
(19536)
(18568)
(15827)
(15471)
(14578)
(13994)
(13617)
(12954)
(12944)
(12922)
(12878)
(12184)
(11981)
(11906)
(11754)
(10339)
(10071)
(9964)
(9350)
(9335)
(9181)
(8963)
(8756)
(8348)
(7945)
学科
(95091)
经济(95008)
管理(44975)
(41996)
方法(41165)
数学(36375)
数学方法(36134)
(34580)
企业(34580)
地方(20087)
(19936)
中国(19595)
(19007)
(18392)
业经(16454)
(13593)
贸易(13589)
地方经济(13445)
(13201)
(13055)
理论(12578)
农业(12450)
(12430)
(11935)
金融(11933)
(11628)
财务(11609)
财务管理(11575)
环境(11251)
(11099)
机构
大学(253561)
学院(249411)
(115113)
经济(112923)
管理(93858)
研究(85709)
理学(80820)
理学院(79914)
管理学(78734)
管理学院(78253)
中国(63466)
(51842)
(51398)
科学(50396)
(43833)
财经(41566)
(39793)
研究所(39617)
中心(38462)
经济学(37990)
(37639)
(37320)
业大(34573)
经济学院(34175)
(32750)
北京(32713)
师范(32441)
农业(31376)
财经大学(30754)
(29648)
基金
项目(157691)
科学(124114)
基金(115776)
研究(114486)
(99805)
国家(98999)
科学基金(84571)
社会(75448)
社会科(71505)
社会科学(71483)
(60587)
基金项目(60528)
教育(53561)
自然(52944)
自然科(51702)
自然科学(51684)
自然科学基金(50793)
(50650)
资助(48732)
编号(45205)
成果(37941)
(36425)
重点(35698)
(34442)
(31951)
教育部(31785)
国家社会(31602)
课题(31411)
人文(30553)
大学(30467)
期刊
(130118)
经济(130118)
研究(77041)
中国(42911)
(40693)
学报(39032)
(35115)
科学(34648)
管理(33444)
大学(29151)
学学(27516)
农业(23070)
财经(22831)
教育(22733)
(22558)
金融(22558)
经济研究(22104)
技术(21076)
(19725)
业经(18065)
问题(17275)
技术经济(14722)
统计(14043)
(13899)
(12246)
商业(12191)
(12154)
世界(12029)
理论(11930)
(11341)
共检索到371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晴  吴逸群  
神经经济学关于人类决策行为的最新研究对实证主义传统讳莫如深的"大脑黑箱"进行了深刻剖析。本文通过对神经经济学"生理效用"理论和DDM模型及其应用价值的深入解读,发现大脑决策过程实则是神经系统对"满意程度"的生物计算和评估过程,即一个对决策价值信号赋值与比较的过程。这些研究第一次系统地在人们的内在神经活动与外在决策行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直观的联系,且认为如果决策行为是由大脑对决策价值进行适应性编码产生的,那么无论决策的情境有何差异,其在大脑决策机制中都有着相似的编码过程。因此存在一个对跨情境选择行为和反应时间做出一般预测的可能性,称为共同决策机制。这为解决简单情况下离散选择的样本外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梁正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到现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理论背景 ,运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 ,具体考察了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 ,并揭示了这一进程背后的真正动因。在此基础之上 ,以知识经济兴起和全球化趋势为现实背景 ,结合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前提假设、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在经历新古典综合这一高度“形式化”阶段之后 ,一种新的、更为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复归”趋势。并以此作为启示 ,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走实证主义道路的观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卫东  
伴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日趋多元化,现代经济学研究仍然是普遍采用了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假设-演绎模式,同时强调逻辑演绎和计量检验的理论验证和理论发现功能。如果将这种研究模式所必须提出的经济假设划分为三类,那么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其价值,但也更充分地显示出它的方法论局限。首先,通过逻辑演绎,逐步放宽限制性假设,虽然可以将理论假设还原为潜在经济现象,但众多的还原对象很难实现与客观事实的完全对接,所以逻辑演绎的理论验证功能很难完全实现。其次,逻辑演绎可以发现错误,但却不能发现真理,其理论发现功能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成立。最后,在三类假设划分的框架下,将数据导向和理论导向的建模思想相结合,所构建的计量模型并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贤鑫  
实证主义经济学将经济学界定为"价值中立"的科学,实质是要把他们倡导的经济学解释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一切民族和国家的普适科学,是单纯研究资源配置、经济增长的"纯科学",目的是要否定经济学的价值属性,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实际上,经济学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为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科学;经济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命题都不能不包含价值属性。因此,经济学不可能与"价值无涉","价值中立"的经济学是不存在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富强  
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对归纳主义之逻辑缺陷的弥补,它不仅与早期的描述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相一致,而且还可以调和归纳与演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披上了严密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外衣,特别适合功利主义的要求。但是,逻辑实证主义本身却内含了约定主义和工具主义,它是在特定引导假定下做些细枝末节的检验工作,从而不但不能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很难对实践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睿  
在分析了后现代城市的特征后,认为城市规划的实证主义分析传统面对更为复杂的后现代城市时已日渐式微。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实证主义传统出现了向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转变,规划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渐渐趋于多元和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实证主义,或称经验主义,强调科学的理性,特别推崇对事实的证明,而不是推测。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方法一直是西方教育研究的传统,教育管理的研究也一直遵循着实证主义的传统。由于实证主义者把现实看作是有序的、客现的,他们希望通过收集数据来做出假设。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理性的人类行为必然呈现为人类行为的规律性,人们可以在不改变组织现状的情况下,来收集数据,研究组织。实证主义者认为,不论是学校组织、商业组织、政治组织,还是健康护理组织,其本质基本是相似的,其管理角色也是相似的,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会通过奖励和制裁来维持组织秩序,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薛晋锡  梁岩妍  
个体存在的历史性是马尔库塞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从与主体相分离的客观经验世界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提炼经济活动中超历史的永恒规律,由于忽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最终使政治经济学蜕变为一种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从人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对象世界,其历史性思想强调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对象世界的统一,以及在具体历史处境中的自由实现。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被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所超越,批判理论对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只有将其深入到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规律层面,才能真正为政治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翔宇  
被视为是反实证主义巨擘的韦伯,其科层制理论也带有明显的实证主义特征。科层制理论这种内在矛盾性是由韦伯所处的时代为实证主义时代,以及他对作为其思想来源的新康德主义所主张的在历史领域中人类行为无规律可循的观点存在不满所决定的。为了使科层制理论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揭示现象间的因果关系的可预计性功能,韦伯从实证主义中吸取了价值中立、因果关系等要素,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科层制理论呈现出"暗含的实证主义"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刚  李树  尹希果  
中国经济的"双高之谜"是否意味着腐败与经济增长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中国的腐败是促进而不是阻碍了经济增长?本文发展了一个可以合理度量腐败程度的客观指标,并以199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各个源泉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南林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目前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意义和发展途径上,其理论体系很不完善。本文在追溯"低碳经济"的历史、列举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低碳经济"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引出研究"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提升了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认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郭奕杉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域的形成及理论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实证主义对于这之后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后的科学哲学都是从实证主义作为原点来看的,因此,研究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兴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申葆嘉的"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谢彦君的"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两个颇有影响的观点,恰好分别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产物。针对这两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对于申葆嘉的论证,游乐性旅行何时发展成为旅游现象、什么样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这很难说有客观标准,而必然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对于谢彦君的论证,当他请大学生们描述他们的"旅游"经历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旅游"的概念,因而得到的不是"旅游的本质",而是"旅游体验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实证主义范式是以经验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为认识论基础构建的一套严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其精神实质是科学主义,其行动纲领是推动学科"科学化"。实证主义范式对提升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性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但其意义也不能夸大或泛化,否则可能造成"去思想"、"去价值"、"去人文"等风险。当前中国教育学的范式变革,要寻求不同范式的通约性和互补性,以实现多元范式的共存共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