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9)
- 2023(10944)
- 2022(9201)
- 2021(8476)
- 2020(6944)
- 2019(15375)
- 2018(15019)
- 2017(28299)
- 2016(14953)
- 2015(15961)
- 2014(15673)
- 2013(15469)
- 2012(13965)
- 2011(12449)
- 2010(12356)
- 2009(11262)
- 2008(10815)
- 2007(9646)
- 2006(8305)
- 2005(7078)
- 学科
- 济(61318)
- 经济(61265)
- 业(52435)
- 管理(48943)
- 企(41967)
- 企业(41967)
- 方法(29872)
- 数学(26486)
- 数学方法(26298)
- 农(20681)
- 技术(20256)
- 中国(15792)
- 财(15436)
- 业经(14206)
- 贸(14199)
- 贸易(14191)
- 易(13836)
- 技术管理(13510)
- 农业(13224)
- 地方(11409)
- 学(11408)
- 制(9540)
- 环境(9363)
- 务(9322)
- 财务(9307)
- 财务管理(9295)
- 划(9260)
- 银(8917)
- 银行(8876)
- 企业财务(8867)
- 机构
- 学院(212661)
- 大学(210260)
- 济(91153)
- 经济(89662)
- 管理(86693)
- 理学(76383)
- 理学院(75634)
- 管理学(74534)
- 管理学院(74163)
- 研究(69061)
- 中国(50915)
- 科学(43636)
- 京(42691)
- 农(41122)
- 财(37634)
- 业大(36147)
- 所(34474)
- 农业(32732)
- 中心(32184)
- 研究所(31808)
- 财经(30827)
- 江(30627)
- 经(28188)
- 经济学(27503)
- 北京(26108)
- 经济学院(25075)
- 范(25069)
- 院(24964)
- 经济管理(24850)
- 师范(24676)
- 基金
- 项目(152086)
- 科学(120683)
- 基金(111183)
- 研究(105995)
- 家(99382)
- 国家(98555)
- 科学基金(84679)
- 社会(70210)
- 社会科(66922)
- 社会科学(66903)
- 省(61617)
- 基金项目(59660)
- 自然(55702)
- 自然科(54549)
- 自然科学(54533)
- 自然科学基金(53615)
- 划(51164)
- 教育(48159)
- 资助(43623)
- 编号(40079)
- 创(37816)
- 创新(34441)
- 重点(34290)
- 部(32967)
- 发(32770)
- 业(30101)
- 国家社会(29768)
- 计划(29415)
- 成果(29256)
- 科研(29183)
共检索到299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楠 陈全 徐岚 贺靖婷 徐华谨
近年来,历史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由于商业创新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创产品的营销者开始注重将历史文创产品与新技术相结合。本研究关注于增强现实技术与历史文创产品的结合是否会增加用户体验和商业绩效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历史文创产品情境下,增强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现实时空同步嵌入特征会对产品评价产生负面作用。这是由于增强现实技术产品展示将当下时空要素延伸到具有历史属性的历史文化产品上,降低了消费者对历史文创产品真实性的感知。然而,本研究发现,当在展示时提供艺术细节信息时,艺术属性取代历史属性成为中心属性,此时增强现实产品展示对于历史文创产品的负面影响作用消失。本研究从时空匹配视角扩展了人们对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效果的理解,同时为历史文创产品与新技术结合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战国 李子键
作为推断进口产品相关属性的重要线索,来源国形象对形成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基于来源国形象结构分解的视角,将来源国形象划分为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形象两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人文与自然两个层面,基于具体产品探究国家形象、国家产品形象、产品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问卷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国家产品形象在国家形象与产品态度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由于目标国家选择的关系,这一结论只在人文层面来源国形象效应中得到验证;在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形象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人文/自然来源国形象的概念,拓展性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多维来源国形象效应的作用机制更为明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战国 李子键
作为推断进口产品相关属性的重要线索,来源国形象对形成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基于来源国形象结构分解的视角,将来源国形象划分为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形象两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人文与自然两个层面,基于具体产品探究国家形象、国家产品形象、产品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问卷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国家产品形象在国家形象与产品态度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由于目标国家选择的关系,这一结论只在人文层面来源国形象效应中得到验证;在国家形象与国家产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聂春艳 宋晓兵 孟佳佳
在营销领域中,关于环境气味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气味的怡人属性对消费者的影响,而关于气味的性别属性的研究却较少涉及。基于感官营销的视角,采用环境心理学理论,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消费者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采用3个实验,均以中国某高校学生作为样本。实验1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即产品类别(象征性产品和功能性产品)×环境气味性别(男性和女性),以移动硬盘作为功能性产品、背包作为象征性产品,探讨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消费者-气味性别一致性对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于象征性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宪 赛娜
在消费过程中,价格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驱动和其对产品的评价,运用"整钱效应"来进行价格设置是零售商常用的手段。零钱和整钱标价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同的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对产品的评价。本文即从"整钱效应"的视角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整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的评价影响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价格与决策驱动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小曼 叶生洪 厉佳 黄赞
品牌标识是品牌的关键视觉象征,对于创建品牌资产、建立消费者品牌忠诚有重要作用。端正和倾斜的品牌标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却少有学者考察它们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隐喻理论,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品牌标识的形状(端正VS.倾斜)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并研究了感知运动的中介作用及产品创新类型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到实验三表明品牌标识形状的不同会使消费者的感知运动程度不同,端正的品牌标识会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高的可靠性评价,而倾斜的品牌标识则会让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创新性评价;实验四证明了品牌标识的端正与倾斜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运动程度,而感知运动程度对产品评价的影响会受到产品创新类型的调节。本文丰富了品牌标识研究,并为品牌设计者及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晓莹 孙鲁平
本文探讨了产品陈列方式("按品牌陈列"和"按品类陈列")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新产品("典型品类"新产品和"非典型品类"新产品)的评价,并考察了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三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陈列方式的作用取决于新产品的类型。对于"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而对于"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类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2)陈列方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感知进而影响新产品的评价,即陈列方式与新产品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由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能力所中介。(3)品牌质量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对于质量较好的品牌,上述结论得以重复;而对于质量一般的品牌,无论是"典型品类"还是"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的评价均高于"按品类陈列"方式下的评价。本研究将从消费者角度为新产品开发和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阮燕雅
本文验证了对于阻碍消费者在线信任的形成而言,负面在线评论中的服务水平评论的作用显著大于产品质量评论。并通过调节变量进一步验证了除对于熟悉卖家负面产品质量评论和负面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效果无显著差异外,对于不熟悉的卖家、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负面服务水平评论较之于负面产品质量评论都具有更强的负面影响作用。但是,当卖家熟悉程度和产品类型两个调节变量共同作用时,卖家熟悉程度的调节力度更强,这主要体现为负面产品质量评论和服务水平评论的影响作用是否呈现显著差异均取决于消费者对卖家的熟悉程度而非产品类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金立印
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构建了一个消费者企业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及其结果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来自中国家电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知名度、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企业声誉及社会责任运动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有积极影响效应;消费者对其所认同企业的产品有较高的评价和购买意向,更愿意向他人传播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对于不利的信息则有较高的回避或抵触意向。
关键词:
消费者 认同感 产品评价 行为意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静 苏婕 肖皓文
文章聚焦于新产品投入市场初期,视频广告呈现速度与不同新产品类型交互对消费者新产品评价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视频广告呈现速度(快与慢)与新产品类型(颠覆型与渐进型)交互对消费者新产品评价的作用显著,整体信息认知与细节信息认知发挥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对于颠覆型新产品,采用快速呈现的视频广告使消费者更好地认知整体信息,理解新产品的利益,进而提高对新产品的评价;对于渐进型新产品,采用慢速呈现的视频广告使消费者更好地认知细节信息,理解新产品的利益,进而提高对新产品的评价。文章是对视觉营销和新产品营销传播理论的丰富和补充,也可为企业进行有效的新产品传播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预测
[作者]
罗勇 周庭锐 唐小飞 唐春勇
产品购买决策属于自我调节支配下的目标达成过程。动机心理学理论中的调节定向理论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消费者研究的主流,被广泛运用于现有产品研究中。然而将调节定向理论引入到新产品研究中的文献却十分少见。不同于现有产品,新产品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等因素,新产品购买作为一种风险伴随的决策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情境性调节定向系统。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开创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影响,即对于中低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正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促进定向;相反,对于高度创新产品,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负面结果,从而诱发情境性防御定向。
关键词:
促进定向 防御定向 新产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敏 马瑞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从“收藏型”升级转型为“参与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基于本身馆藏资源以及地域元素加大对文创产品的研发。本文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在消费者价值感知理论的指导下,运用IPA分析法研究了消费者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感知评价。研究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展示需改进;产品形式创新不足,吸引力需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感知与价格不对等。因此,本文针对现有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深挖文化内涵,强化历史文化载体功能;加强科技赋能,推动数字文创;注重氛围营造,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超IP跨界联名。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价值感知 文创产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勇 周庭锐 唐小飞
产品创新是当今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如何促进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纳成为创新研究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考察了产品创新性和风险性因素对消费者的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创新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而产品风险性对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起到负向作用。进一步中介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受到新产品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而新产品态度仅部分中介产品风险性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产品营销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涛 何昊 诸凡
产品创新活动中的外部参与已经引起了众多的研究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在产品开发中更早导入顾客的力量。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有关消费者参与创新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文通过实验法,探讨了在一般消费品领域,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对消费者产品创意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创新任务会对消费者的产品创意表现产生影响,而且产品创新任务和消费者知识会对消费者的产品创意表现产生交互效应。在核心系统创新任务中,拥有丰富产品知识的专家消费者的创意更为优秀,而在周边系统创新任务中,普通消费者的创意更具原创性、更有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崭露头角。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要注重产品品质、文化内涵,以及能够传递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探讨文创产品交互设计与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对文创产品交互设计、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