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6)
- 2023(11800)
- 2022(9837)
- 2021(8809)
- 2020(7515)
- 2019(16697)
- 2018(16578)
- 2017(30641)
- 2016(17042)
- 2015(19609)
- 2014(19729)
- 2013(19292)
- 2012(18262)
- 2011(16729)
- 2010(17153)
- 2009(16440)
- 2008(16327)
- 2007(15339)
- 2006(14011)
- 2005(13283)
- 学科
- 济(82781)
- 经济(82668)
- 管理(62950)
- 业(48686)
- 企(43470)
- 企业(43470)
- 方法(25869)
- 财(22968)
- 数学(21254)
- 数学方法(21056)
- 制(20412)
- 中国(20031)
- 地方(19237)
- 学(18476)
- 业经(17610)
- 农(16387)
- 体(15157)
- 银(14371)
- 银行(14334)
- 务(14120)
- 财务(14065)
- 财务管理(14023)
- 行(13639)
- 融(13415)
- 金融(13408)
- 企业财务(13298)
- 地方经济(13019)
- 理论(12694)
- 划(12025)
- 策(11894)
- 机构
- 大学(251990)
- 学院(250604)
- 济(107355)
- 经济(104853)
- 研究(91777)
- 管理(90976)
- 理学(74574)
- 理学院(73676)
- 中国(73110)
- 管理学(72495)
- 管理学院(72002)
- 财(55460)
- 京(55237)
- 科学(54318)
- 所(47923)
- 农(42750)
- 研究所(42703)
- 江(42236)
- 中心(41611)
- 财经(41127)
- 经(36981)
- 业大(35485)
- 北京(35163)
- 经济学(33817)
- 农业(33493)
- 院(33155)
- 州(32702)
- 省(31796)
- 范(30889)
- 师范(30439)
- 基金
- 项目(154597)
- 科学(120389)
- 研究(111965)
- 基金(111122)
- 家(97865)
- 国家(97062)
- 科学基金(81841)
- 社会(71577)
- 社会科(67633)
- 社会科学(67614)
- 省(60523)
- 基金项目(57154)
- 自然(52053)
- 教育(51572)
- 划(50903)
- 自然科(50776)
- 自然科学(50758)
- 自然科学基金(49850)
- 资助(46406)
- 编号(44014)
- 成果(38064)
- 重点(35680)
- 部(34281)
- 发(33557)
- 课题(32882)
- 制(31964)
- 创(31370)
- 国家社会(29812)
- 创新(29613)
- 教育部(29253)
- 期刊
- 济(136680)
- 经济(136680)
- 研究(82437)
- 中国(61514)
- 财(47588)
- 学报(41953)
- 管理(41627)
- 农(39073)
- 科学(37519)
- 大学(32144)
- 学学(30384)
- 融(28280)
- 金融(28280)
- 教育(27980)
- 农业(25519)
- 技术(23349)
- 财经(22800)
- 经济研究(21845)
- 经(19812)
- 业经(18541)
- 问题(16500)
- 业(14773)
- 技术经济(13165)
- 版(12384)
- 世界(12340)
- 贸(12330)
- 会计(11899)
- 现代(11840)
- 国际(11758)
- 经济管理(11318)
共检索到416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胜泉 赵东
当务之急是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制王胜泉,赵东1993年与1994年是中国经济全面发展与高速度增长的两年。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列举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动情况如下:1、国民生产总值:1993年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守业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杨守业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大局。(一)充分认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以政府为调控主体,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今早
一、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现阶段体制转轨时期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15年来的改革成就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十分明显的是中国仍然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即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这种体制转轨或过渡在现阶段至少呈现四个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志凌 李今早 焦玉良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点与研究基点的选择 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现实任务,因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选择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溶沧
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刘溶沧1994年是中国的大改革之年。也是中国满怀信心地大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年、攻坚年。尽管改革的任务决不可能在这短暂的一年之内完成,但它却拉开了全面改革攻坚战的序幕。中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都期望.以建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的若干问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逄锦聚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本文就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如下看法,与大家讨论。一、关于高速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爱平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必须有法律来规范和调节经济活动,但是目前我国的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尚不健全、配套.本文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对我国经济法律体系进行了现状剖析,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体系、目标进行了法律形式上的界定,同时对其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之间的协调作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的目标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多宏
2008年爆发的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 市场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宪法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指出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供给能力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方面,并重点讨论了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根有
一、建立健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境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强调市场经济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或主要手段,这丝毫不意味着贬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反,由于市场机制也同样存在着局限性,政府调控对于现代经济运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航 张骥 马斯曼
近几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系统性特色的宏观经济发展、运行和调控之路,提出并展开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实践。我国不断寻求突破凯恩斯主义等传统理论框架,推动从宏观经济调控走向宏观经济治理,坚持长短期兼容、供需动态平衡、宏微观协调,强调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周期内平衡与跨周期统筹、流量稳定与存量迭代、势能激活与动能畅通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就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路和方式及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搭配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思想、战略和实践已不单是宏观经济学的创新成果,而是汇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潮流,构成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能够有力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任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或者说,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发展态势。至1998年12月已连续15个月物价指数同比负增长,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8%,可以认为这又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出现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