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7)
- 2023(8382)
- 2022(6754)
- 2021(6755)
- 2020(5197)
- 2019(12163)
- 2018(12404)
- 2017(20922)
- 2016(13100)
- 2015(14858)
- 2014(15748)
- 2013(14203)
- 2012(13124)
- 2011(11918)
- 2010(12397)
- 2009(11032)
- 2008(11034)
- 2007(10355)
- 2006(9623)
- 2005(8779)
- 学科
- 济(33889)
- 经济(33828)
- 管理(28273)
- 教育(22543)
- 业(21160)
- 中国(20152)
- 企(17011)
- 企业(17011)
- 农(14377)
- 制(13587)
- 理论(13003)
- 教学(11691)
- 财(11104)
- 学(11058)
- 体(10438)
- 业经(10230)
- 地方(9899)
- 农业(8822)
- 银(8793)
- 银行(8774)
- 行(8461)
- 发(7959)
- 融(7865)
- 金融(7858)
- 体制(7607)
- 方法(6859)
- 学法(6710)
- 教学法(6710)
- 发展(6629)
- 技术(6582)
- 机构
- 学院(163413)
- 大学(159767)
- 研究(64179)
- 济(50988)
- 经济(49090)
- 管理(47173)
- 中国(44881)
- 京(38141)
- 科学(38053)
- 理学(37333)
- 理学院(36740)
- 管理学(35713)
- 管理学院(35383)
- 教育(35079)
- 范(33772)
- 师范(33516)
- 所(33497)
- 江(31010)
- 财(30256)
- 研究所(29544)
- 技术(29118)
- 职业(28277)
- 中心(28194)
- 农(26973)
- 师范大学(26801)
- 北京(25888)
- 州(24534)
- 院(23836)
- 省(21773)
- 业大(21180)
- 基金
- 项目(94255)
- 研究(83112)
- 科学(72630)
- 基金(57578)
- 家(49143)
- 国家(48419)
- 教育(47704)
- 社会(44799)
- 省(42170)
- 社会科(41580)
- 社会科学(41571)
- 编号(40332)
- 科学基金(38752)
- 成果(37649)
- 划(36479)
- 课题(33974)
- 年(29486)
- 基金项目(28474)
- 重点(23572)
- 资助(23169)
- 项目编号(23162)
- 规划(23144)
- 发(22936)
- 性(22919)
- 部(21194)
- 度(21184)
- 自然(21063)
- 自然科(20439)
- 自然科学(20429)
- 研究成果(20068)
- 期刊
- 济(73156)
- 经济(73156)
- 教育(66459)
- 研究(64786)
- 中国(55708)
- 农(26950)
- 财(24480)
- 学报(24221)
- 技术(21838)
- 职业(20831)
- 科学(20063)
- 大学(19505)
- 管理(19328)
- 融(17957)
- 金融(17957)
- 农业(17619)
- 学学(16072)
- 技术教育(13575)
- 职业技术(13575)
- 职业技术教育(13575)
- 业经(12892)
- 坛(12053)
- 论坛(12053)
- 图书(11031)
- 财经(10552)
- 经济研究(10190)
- 经(9305)
- 问题(8915)
- 发(8868)
- 高等(8479)
共检索到292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仲兵 武晓平
文章研究阐述了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及意义,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办学理念失范、人才培养工作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并从树立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稳健发展的办学理念、建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建东 徐珍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突出职教性、彰显高教性、凸显行业性,还要满足专业性、开放性、终身性、国际性等时代诉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培""训""管"三个维度出发,实现政府、企业、院校、教师四方联动,切实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达 吕炜 刘鸫根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应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职教育学校类型的一种,并置其与普通大学同等地位,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同时允许部分高水平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办本科及以上层次高职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实现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相互衔接贯通。随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议要做好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衔接贯通,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的能力,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高教体制改革遗留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被诟病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要求管理体制贴近行业企业,进行地方化改革。省域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应进行重塑,坚持有“破”有“立”。重塑的策略是:在纵向政府层级安排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省级政府为主、地市政府为辅”的原则,借鉴德国各联邦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做法,提升省级治理能力;在横向部门职能安排上,以资源依赖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建构兼容单一部门模式和多部门模式共同优点的治理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义臻 熊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原则及实践构想。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目标 原则 实践构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虹 李成明 何万一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框架建设的基本特征,构建出"政府、市场(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高职院校"等为主体的多元共同治理结构,并提出要从治理工具使用能力、市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责任控制能力等三个方面来提升高职教育的治理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海燕 吴芳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高职院校特色化、优质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与要求。文章总结与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的成功经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职能定位,以"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所在学校"五大课程体系建设"为实践蓝本,探索特色化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 课程体系建设 特色化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小桃 佘利忠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中介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一部分,对健全、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着特殊意义,它们主要通过学术研究、质量监督、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路径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但是当前社会中介组织在参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中介组织的性质、职能和权力明确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开罗会议是现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一大重要起点。开罗会议前,中国凭借二战的一大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战时主要盟国接受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当时,中国政府对于国际体系有着明确的判断:即中国具备成为大国的条件和潜质、中国应凭借其战争努力获得国际权利、中国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以及中国应主动改善外交环境。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的中国仍具有一定意义或启示。二战结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国地位进一步增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行为体的基本性质、国际体系的基本权势结构、国际体系的基本制度方面促成了国际体系的若干变革。但另一方面,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基本规则和行为方式的变...
关键词:
中国 国际体系 权势结构 国际身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婷婷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与关系,分析了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不足、科层制直线式管理结构效率不高、师生交流平台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应以治理理论为依据,着力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基础扩大化、治理手段多样化和治理目的学生化,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香 闫文平
加快新工科建设是高职工程教育适应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对接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新工科"建设中存在的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普职隔断以及校企隔阂等问题,应加快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对接"产业链",调整优化高职工科专业结构;围绕"岗位链",打造高职"新工科"课程体系;紧扣未来卓越人才标准,创新高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三个融合",重塑高职工程教育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桂雄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社会安全网的重要体现。为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于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并辅以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艳琦 丁丽娟 周钰爽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河南省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教融合成果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校企双方在办学诉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提出河南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包,优化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优化产教融合的中观环境;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教融合的微观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彬宇
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可以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文章提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主要有以工作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教学体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关键词:
开放视角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研究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