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9)
2023(5719)
2022(4869)
2021(4961)
2020(4149)
2019(9320)
2018(9378)
2017(17568)
2016(10681)
2015(12413)
2014(12593)
2013(11433)
2012(10644)
2011(9629)
2010(10139)
2009(9329)
2008(9268)
2007(8721)
2006(8087)
2005(7538)
作者
(26620)
(21977)
(21861)
(21463)
(14264)
(10409)
(10134)
(8479)
(8453)
(8428)
(7492)
(7360)
(7120)
(7017)
(7010)
(6816)
(6689)
(6648)
(6499)
(6419)
(5781)
(5458)
(5256)
(5214)
(5209)
(5021)
(5017)
(4997)
(4560)
(4425)
学科
(30720)
经济(30672)
管理(28391)
(24040)
(18168)
企业(18168)
中国(15217)
(11929)
教育(11272)
(10916)
方法(10497)
数学(9270)
数学方法(8950)
(8746)
(8406)
农业(7724)
理论(7651)
(7261)
贸易(7256)
地方(7088)
(7088)
教学(7070)
(6860)
银行(6857)
业经(6790)
及其(6589)
(6555)
(6531)
税收(6214)
政策(6183)
机构
大学(140147)
学院(134121)
(52975)
经济(51488)
管理(47090)
研究(47087)
理学(38702)
理学院(38232)
管理学(37253)
管理学院(36993)
中国(36420)
(30357)
(29018)
科学(25698)
(23807)
(23259)
(23191)
师范(23087)
中心(21768)
财经(20785)
北京(20389)
研究所(20245)
(18907)
(18695)
教育(18438)
(18366)
师范大学(17865)
(17125)
业大(16301)
经济学(15681)
基金
项目(77785)
研究(66408)
科学(61121)
基金(51894)
(42073)
国家(41599)
社会(38829)
社会科(36560)
社会科学(36552)
科学基金(35814)
教育(35049)
(31977)
编号(30149)
成果(29154)
(26803)
基金项目(25975)
课题(23271)
资助(22393)
自然(20679)
自然科(20212)
自然科学(20208)
(20012)
自然科学基金(19825)
项目编号(18467)
大学(18312)
(18122)
(18090)
重点(17605)
规划(17114)
(16984)
期刊
(66269)
经济(66269)
研究(53163)
教育(38541)
中国(38500)
(22972)
管理(19342)
(17805)
(17293)
金融(17293)
学报(16153)
大学(15003)
科学(14315)
技术(12486)
农业(11922)
图书(11889)
学学(11327)
财经(10789)
业经(10602)
经济研究(10050)
(9453)
书馆(9010)
图书馆(9010)
问题(8714)
职业(8630)
(8507)
高等(7858)
(7511)
论坛(7511)
国际(7253)
共检索到236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新形势下,随着大学的扩招,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和知识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和扶持学校建设和大学生培养,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心理素质差和就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政府、社会、企业和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守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准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准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高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形成就业状况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小平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强势群体,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现实当中,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从而大学生就业更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追踪现实情况,本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方伟主任、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钱明光先生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廷  
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论述了研究成人高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成就动机的现状,进一步对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井恒  
文章立足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明确了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高校、大学生以及指导老师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梅  丁国钰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转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建议,同时也提出政府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华萍  晁艳  
当前,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脱节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在高校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理论不够成熟,对其内涵和功能的理解不够准确,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为此,应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伟  钟恒  
就业竞争的日渐激烈,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这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大学生应主动走出心理误区,不要有任何心理障碍,保持正确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提高自身就业率。文章指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菅新月  李虹  董国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分化,社会分层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群体分化现象极大地冲击了学校多年来的德育观念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文章从大学生群体分化视角探索德育教育,提出不断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加强高校管理,开展针对性的群体德育工作等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相晓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对策: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建设;突出重点,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丰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洪  刘立新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调整就业心态,避免或减少受挫;四是改变政府职能,搭建就业平台;五是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多变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