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93)
2022(1316)
2021(1265)
2020(1137)
2019(2597)
2018(2652)
2017(5547)
2016(2894)
2015(3340)
2014(3354)
2013(3481)
2012(3496)
2011(3237)
2010(3338)
2009(3018)
2008(3026)
2007(2871)
2006(2545)
2005(2350)
2004(2147)
作者
(8492)
(7192)
(6957)
(6752)
(4349)
(3430)
(3193)
(2778)
(2551)
(2527)
(2396)
(2387)
(2303)
(2290)
(2201)
(2196)
(2100)
(2095)
(2095)
(2009)
(1813)
(1746)
(1695)
(1642)
(1616)
(1588)
(1570)
(1569)
(1423)
(1398)
学科
(15648)
经济(15634)
(6446)
管理(6187)
(4800)
企业(4800)
关系(4411)
(3938)
贸易(3933)
(3925)
(3811)
(3666)
中国(3660)
地方(3529)
(3399)
对外(3352)
方法(3348)
经济关系(3248)
(2748)
银行(2744)
外经(2740)
(2732)
金融(2731)
对外经济(2719)
(2669)
数学(2595)
数学方法(2569)
业经(2567)
农业(2542)
(2280)
机构
学院(39029)
大学(38678)
(20592)
经济(20177)
研究(19337)
中国(15069)
管理(13947)
理学(11142)
理学院(11008)
管理学(10886)
管理学院(10809)
(10379)
科学(9536)
研究所(9118)
(8961)
中心(8592)
(7886)
(7711)
(7180)
(6781)
北京(6157)
农业(5732)
科学院(5591)
财经(5568)
(5539)
(5501)
经济学(5472)
(5381)
研究院(5263)
(5233)
基金
项目(22609)
研究(18116)
科学(17584)
基金(15923)
(13961)
国家(13852)
科学基金(11202)
社会(10940)
社会科(10356)
社会科学(10355)
(8430)
基金项目(8208)
教育(8084)
编号(7820)
(7324)
成果(7155)
资助(6592)
自然(6578)
自然科(6395)
自然科学(6393)
自然科学基金(6291)
课题(5611)
(5495)
(5400)
重点(5358)
(5068)
中国(4791)
(4773)
发展(4558)
国家社会(4522)
期刊
(26815)
经济(26815)
研究(14534)
中国(10378)
(7617)
(6904)
金融(6904)
管理(6396)
国际(6377)
(5571)
教育(5496)
(4975)
农业(4974)
科学(4771)
学报(4485)
经济研究(4387)
世界(3840)
业经(3653)
大学(3563)
技术(3525)
问题(3435)
学学(3239)
(2867)
论坛(2867)
(2674)
(2598)
贸易(2598)
财经(2467)
经济管理(2385)
国际贸易(2300)
共检索到7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被石油消费大国所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崛起的石油工业,更被看做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黄金地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鹏  
随着1956年在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发现石油,非洲逐渐受到石油消费大国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加上各国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不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近年来,非洲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科研观念开始转型,非洲区域组织、政府和大学纷纷出台加强大学科研的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建立系统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及多种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科研信息化水平。但目前大多数非洲大学在科研管理能力建设、科研地位、科研条件及科研实效等方面面临困境。中非大学科研合作应该明确合作的目标和重点领域,致力于发掘现有平台潜力,拓展非洲本土新平台,参与非洲大学科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合作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我国与非洲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要在既有经济合作基础上加大与非洲的经济金融合作力度,尤其是提升对非直接投资水平前几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稳、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非洲国家遭遇了一定的经济困难,外部资金流入减少,个别国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经济下降。虽然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底子薄,但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应充裕,发展热情高,发展潜力大,该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岩  于敏  
农业是中国对非援助的重要领域之一,但以输出经验为主的农业援助方式有其局限性,应借鉴国际多双边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的形式,提高援助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建设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梳理了2016年以来国际多双边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的6种主要类型,并根据项目类型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特点,提出下一步中国开展援非农业项目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目前非洲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深入,合作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金融支持的"贷款换石油",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非石油合作,本文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目前非洲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随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深入,合作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金融支持的"贷款换石油",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非石油合作,本文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娟  高新伟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世界石油资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非洲以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巨大的开发潜力成为全球石油资源博弈的新焦点,也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战略区之一。但中非石油合作的环境却十分复杂,在某种意义上,环境关系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成败。文章就中非石油合作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非石油合作中的环境机会和环境威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中国改善中非石油合作环境,加强中非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郑迎迎  
在世界石油供求失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攀升的背景下,非洲在中国的能源外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本文重点论述了中非石油贸易关系和现存合作方式,并且针对进一步发展与非洲的石油贸易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晓  
科技合作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中非科技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新时期中非科技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科技能力建设是中非科技合作的生命力,并提出以科技能力建设为核心、将科技人才和科技政策作为合作重点、加强旗舰项目合作等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建春  
中非经贸合作历史悠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其中有非洲自身的因素,也有国际环境变化对非洲的影响,更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中非经贸合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中非经贸合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在中非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中非经贸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非洲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仍需进一步开拓创新,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英华  
近几年非洲大陆不断发现储量丰富的大油田,引起全球经济界和能源界的广泛关注。世界跨国石油公司和大型独立石油公司都加大了对非洲石油的投资力度。尽管非洲政治局势不是很稳定,但相对于中东、里海的产油区而言,该地区各种矛盾较为缓和。而且非洲石油由若干彼此没有历史联系的国家分享,目前还没有形成大国利益格局。除尼日利亚以外,撒哈拉以南非洲产油国均不是OPEC成员,不太可能出现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现象。非洲大陆良好的资源前景和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成为我国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首选地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默  李荣林  冯凯  
中国通过大量承包工程同非洲深入开展产能合作,那么这能否切实促进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腾飞备受学界关注。文章运用2002~2018年非洲国家夜间灯光数据与中国对非承包工程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以承包工程为代表的中非产能合作对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研究发现:中非产能合作不但能够直接对项目所在国家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辐射拉动邻近国家经济增长,且影响效果因国家收入水平、中国对非承包工程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从影响的机制看,中非产能合作能够有效提高东道国及邻国工业化水平、扩大就业、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及促进对外贸易,进而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上述研究客观评价了中国对非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为后续开展中非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策略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涂志明  张凯  
随着国际政治中"地区"的崛起,中国与"地区"的互动日益呈现机制化的趋势。其中,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便是"中国—地区"互动的具体体现。中非首次现代意义上的接触和互动始于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但真正制度化的跨区域整体合作则是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之后。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以中非合作论坛为核心的多边机制、中国与非盟的互动以及中国与非洲次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以及"中国因素"的导入对非洲地区主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望未来,中非跨区域整体合作应优先关注中非发展合作,积极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