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1)
2023(4503)
2022(3644)
2021(3268)
2020(2902)
2019(6141)
2018(5715)
2017(11043)
2016(5879)
2015(6610)
2014(6526)
2013(6531)
2012(6250)
2011(5627)
2010(6266)
2009(6470)
2008(5286)
2007(4771)
2006(4526)
2005(4432)
作者
(15972)
(12953)
(12800)
(12468)
(8136)
(6167)
(6011)
(5051)
(4873)
(4738)
(4391)
(4380)
(4253)
(4214)
(4076)
(4049)
(3960)
(3747)
(3632)
(3491)
(3455)
(3174)
(3057)
(2984)
(2979)
(2974)
(2938)
(2916)
(2674)
(2630)
学科
(25164)
金融(25164)
(22720)
银行(22720)
(22150)
(21044)
经济(21009)
(18060)
管理(16998)
中国(15619)
(15391)
企业(15391)
中国金融(10938)
(10171)
(9513)
地方(7433)
(6818)
(6761)
财务(6742)
财务管理(6732)
企业财务(6477)
方法(6259)
业经(6239)
(5725)
数学(5392)
数学方法(5307)
(5300)
制度(5299)
体制(4938)
农业(4938)
机构
学院(77385)
大学(76932)
(34415)
经济(33493)
中国(30219)
研究(26864)
管理(26779)
理学(21358)
理学院(21164)
管理学(20800)
管理学院(20667)
(19893)
(18372)
银行(17781)
(16761)
(16292)
中心(15783)
(15075)
金融(14791)
财经(14748)
人民(14162)
(13805)
(13237)
(12914)
科学(12796)
国人(12599)
中国人(12525)
中国人民(12393)
(11923)
经济学(11435)
基金
项目(43333)
研究(35050)
科学(33675)
基金(30784)
(25297)
国家(24997)
社会(22486)
科学基金(21617)
社会科(21463)
社会科学(21461)
(17161)
教育(15912)
基金项目(15309)
编号(14811)
(13789)
成果(13716)
资助(13224)
自然(11887)
自然科(11647)
自然科学(11645)
自然科学基金(11439)
课题(10604)
(10406)
(10311)
(9951)
重点(9919)
项目编号(9564)
(9477)
(9406)
(9336)
期刊
(40907)
经济(40907)
(30188)
金融(30188)
研究(29539)
中国(19918)
(16152)
管理(11130)
(11118)
教育(10491)
学报(9246)
科学(8089)
大学(7880)
财经(7832)
学学(7152)
(6686)
经济研究(6217)
技术(6081)
农业(6012)
业经(5841)
理论(5564)
国际(5252)
实践(5107)
(5107)
问题(4962)
中国金融(4929)
(4920)
图书(4632)
农村(4486)
(4486)
共检索到143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孙咏梅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这种新特点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运行形式上显示出的差别。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对于危机不同以往的特点,我们应制定相关的策略,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逸娟  熊诗平  
结构失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而结构失衡是政策(制度)的产物,政策(制度)又是服务于战略的手段,于是追究到了东亚模式的功过。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随国内外条件的变化,东亚模式需要完善和发展。外向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要准确定位,确立结构调整、产业整合的重点和目标,把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和国内重点产业扶持结合起来;发展和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后发国家,政府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应削弱,但需改变方式,顺应市场,适应国际环境,提高功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彪  
对我国当前金融危机的理论思考刘彪199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又逐步进入快车道。1993年1-5月份,仅国有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其增长率高达69.2%。然而,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方式进行的。高速增长本没有什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  邹贤启  张静  马天禄  刘美频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升级和扩散的过程,探讨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效应,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西  
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必须要有短期与中长期结合的视角。原因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之中,中长期对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积极作用和促进市场供求的平衡。结合的具体方法,即重视新型的城镇化;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市场化方向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推进国际化,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在结合过程中,要关注制定好短期措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中长期规范管理制约短期应急管理中的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席卫群  
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纷纷采取税收政策来刺激经济。从实施情况看,各国主要是以凯恩斯理论为指导进行税收政策的调整。尽管程度不一,侧重点也有所差别,但主要是在所得税上做文章,再辅之以流转税的微调。由于我国经济基础和发达国家不同,不能简单地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拿来应对长期性问题,需要平衡以应急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与促进消费增长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因此,我国税收政策的能量应该释放到有利于改革和结构转换的方向上来,具体可从降低税收增速、调整税制结构、进行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等方面着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克文  周朔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月刊》(Monthly)杂志2009年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长篇论文,系统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根源,认为过去主宰西方世界3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至此宣告破产。西方国家应借此契机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市场干预,强化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秀福  田娟  
此次危机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生动的借鉴素材,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11年,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再度成为描述全球经济最频繁的关键词。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快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乃至政治格局。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探究其成因,反思其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共性是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外部要素。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机构付出巨额资金,实际上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美国自身利益高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并进,并保护好实体经济的企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对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学习和借鉴欧美,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法治体系,以及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方向产生怀疑。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讨论了以下问题:金融发展所需的基本法治要素,金融危机对金融法治要素提出的挑战,今后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取向等。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市场主导原则这一金融法治基本理念的失败,失去监管的过度自由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市场主导原则作为中国金融法治的基本理念,并把继续完善金融发展法治环境构成要素作为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知澎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对当前全球金融体系及金融监管模式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提出了根本性挑战,同时亦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重构国际金融秩序和金融监管框架,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值此金融危机发生十周年之际,面对中美贸易酣战、民粹主义盛行的多事之秋,回顾和反思金融危机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对于当前中国及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现实应对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