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3)
2023(10297)
2022(8717)
2021(7958)
2020(7037)
2019(16210)
2018(16123)
2017(30635)
2016(16657)
2015(18845)
2014(19171)
2013(19028)
2012(18029)
2011(16420)
2010(16953)
2009(16444)
2008(15666)
2007(14136)
2006(12543)
2005(11532)
作者
(50960)
(42537)
(42528)
(40805)
(26976)
(20540)
(19520)
(16522)
(16285)
(15381)
(14609)
(14349)
(13744)
(13720)
(13710)
(13647)
(12893)
(12579)
(12554)
(12424)
(10765)
(10691)
(10654)
(9816)
(9809)
(9607)
(9595)
(9525)
(8800)
(8715)
学科
(68794)
经济(68709)
(48695)
管理(47189)
(40440)
企业(40440)
方法(31087)
数学(27636)
(27496)
金融(27494)
数学方法(27385)
(25374)
银行(25328)
中国(24961)
(24511)
(20760)
(19308)
(19160)
业经(15213)
技术(15122)
(14905)
地方(14719)
(13267)
贸易(13258)
农业(13107)
(12928)
(12679)
财务(12646)
财务管理(12609)
(12428)
机构
大学(242340)
学院(241063)
(102126)
经济(99858)
研究(88288)
管理(87360)
理学(73682)
中国(72890)
理学院(72859)
管理学(71575)
管理学院(71134)
科学(54237)
(52404)
(48852)
(48411)
(47176)
研究所(42724)
中心(42204)
(38653)
业大(38561)
农业(38415)
财经(37525)
(33962)
北京(33663)
经济学(32402)
(31150)
(30655)
(30541)
师范(30214)
经济学院(29383)
基金
项目(154167)
科学(118718)
研究(110644)
基金(109428)
(97043)
国家(96218)
科学基金(79934)
社会(68185)
社会科(64652)
社会科学(64628)
(61403)
基金项目(57300)
(51899)
自然(51676)
教育(51406)
自然科(50438)
自然科学(50417)
自然科学基金(49519)
资助(46033)
编号(44838)
成果(37413)
重点(35968)
(34427)
(34272)
(32995)
课题(31963)
创新(31047)
科研(30040)
计划(29323)
教育部(28949)
期刊
(112945)
经济(112945)
研究(75105)
中国(53696)
(43466)
学报(42385)
(39144)
(38727)
金融(38727)
科学(37086)
管理(31976)
大学(31513)
学学(29651)
农业(28228)
教育(27704)
技术(23102)
财经(19407)
经济研究(18446)
业经(16945)
(16695)
(15442)
问题(14666)
技术经济(13566)
理论(12796)
(12366)
(12058)
科技(11501)
实践(11495)
(11495)
国际(11241)
共检索到380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元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许晔  韦东远  李振兴  孟弘  
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已近40年。近一段时期出现的几次金融危机特别是今年的金融危机是否预示着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告分析了5次技术变革的一般性特征,技术变革过程中所伴随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对信息、生物、纳米、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判断,绘制了未来主要技术发展路线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克文  周朔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月刊》(Monthly)杂志2009年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长篇论文,系统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根源,认为过去主宰西方世界3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至此宣告破产。西方国家应借此契机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市场干预,强化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对经济学者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极富挑战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更多是防过热、防通胀,重点是抑制蓬勃的增长动力不至失控,增长几乎不用担心。危机过后,可谓新旧问题交织,长期短期矛盾杂陈,国际国内互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概括来说,这几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一、美国政治的三十年轮回已故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在1986年出版的《美国历史的轮回》一书中,描绘了美国政治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循环,指出美国政治总是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大政府和小政府的两端之间徘徊,其周期是大约三十年的一个代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俏燕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资产规模并不大的次级债,而危机波及面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创新产生的衍生品CDO快速发展,促使风险承担者分散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使危机逐步传导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扭曲,更加扩大了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市场增长、通胀率较高、利率不断提高,这些都与美国发生次级房贷危机前的金融背景非常相似,要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  朴明根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加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重压力将加深全球增长下滑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危机。本文在对美国救市措施进行简要概览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结论,并对美国未来救市政策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雄军  
对于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譬如监管缺位、政策错误、金融过度创新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等等,更多地把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美国模式"即所谓的"过度"或"透支"消费模式,似乎危机的到来是由某种不适当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克勇  李红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每在历史上前进一步都包含着对其自身进行否定的另一面,它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金融危机的反复出现,这既表明了它自身的局限性与历史性,也昭示着向超越它的更新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会军  张鹏  
本文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差异出发,阐述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