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6)
2023(11408)
2022(9472)
2021(8621)
2020(7038)
2019(15746)
2018(15247)
2017(28274)
2016(14895)
2015(16595)
2014(16075)
2013(15979)
2012(14925)
2011(13535)
2010(14219)
2009(13642)
2008(12885)
2007(12059)
2006(11088)
2005(10404)
作者
(41590)
(34317)
(34058)
(32082)
(21954)
(16178)
(15419)
(13184)
(13093)
(12428)
(11699)
(11580)
(11143)
(11044)
(10633)
(10584)
(10051)
(9949)
(9893)
(9651)
(8774)
(8364)
(8187)
(7909)
(7860)
(7855)
(7715)
(7538)
(6945)
(6819)
学科
(60738)
经济(60683)
管理(56234)
(55061)
(47964)
企业(47964)
中国(27330)
(26782)
金融(26782)
(25998)
银行(25985)
(25186)
地方(21506)
(19141)
技术(18446)
业经(18170)
(17336)
(16780)
方法(16701)
(13273)
财务(13229)
财务管理(13201)
技术管理(13076)
数学(12754)
数学方法(12651)
企业财务(12650)
农业(12423)
理论(11410)
中国金融(11226)
(10848)
机构
学院(203659)
大学(198871)
(86118)
经济(84038)
管理(80866)
研究(70405)
理学(65699)
理学院(64978)
管理学(64257)
中国(63891)
管理学院(63822)
(43969)
(43453)
科学(39047)
中心(35004)
(34804)
(34779)
财经(32127)
研究所(30609)
(29125)
(29122)
(28913)
北京(28400)
(26650)
师范(26405)
(25454)
经济学(25413)
(25322)
银行(24364)
业大(24363)
基金
项目(122784)
科学(97749)
研究(96686)
基金(85754)
(72519)
国家(71758)
科学基金(62964)
社会(61466)
社会科(58456)
社会科学(58444)
(51757)
基金项目(44969)
教育(43518)
(41379)
编号(39632)
自然(37351)
自然科(36530)
自然科学(36526)
自然科学基金(35908)
资助(33647)
(32793)
成果(32753)
(32339)
课题(29191)
创新(29176)
重点(27674)
发展(27173)
(26695)
(25730)
国家社会(24853)
期刊
(110508)
经济(110508)
研究(69501)
中国(55316)
(39963)
金融(39963)
管理(38293)
(36106)
(28358)
教育(28066)
科学(25361)
学报(23507)
技术(20808)
业经(19118)
大学(19109)
农业(18330)
学学(17544)
经济研究(16714)
财经(16264)
(14136)
问题(12670)
科技(11740)
(11689)
技术经济(11658)
(10967)
论坛(10967)
现代(10756)
商业(10359)
图书(10173)
经济管理(9972)
共检索到352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龙  
在国际上,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呈现出综合化、工程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态势,并导致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的重大转变。面对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也不断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但总的来看还基本处于模仿阶段,创新的深度和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消费是一个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与发达国家居民"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相比,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量入为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产性特色"的金融体系成为制约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金融的出现打破了即期消费的流动性束缚,提供了一种新的跨期消费模式,可以帮助消费者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更深层次分析,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消费成为"拉动GDP稳健发展的重要引擎"的重要手段,对经济转型的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不断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着力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秦凤鸣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目前,能称得上金融创新的是发展网络银行和网上服务,并创建新的支付体系。金融管理当局应该为具有积极意义的金融创新提供便利并积极参与,给所有投资者和公众一些信号,使他们从中获利而免受伤害,使整个金融体系有效地运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荻  王天骄  
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金融创新自二十世纪60年代发端以来,在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培训和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创新也已全方位展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不全面,市场创新不平衡,技术创新不到位,目标市场不明确。为此,需要构建金融创新机制,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科学的发展策略,使我国的金融创新全面推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冀楠  张维  刘志弘  
一、金融创新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就是金融创新而导致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及交易额的爆炸式增长。据估计,金融衍生工具目前种类已有3200多种,名义价值达18万亿美元,这种以衍生工具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浪潮的原因在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蓉  林妍梅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理念。如何发挥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目前环境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视角,总结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与发展现状,并探究金融创新与环境金融发展的关联性,旨在得到金融创新对环境金融发展促进作用的路径依赖,从而可以为我国环境金融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宾建成  陈柳钦  
一、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发展的源动力 1.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金融,几乎具备了金融压制型金融制度的所有特征。无论是在金融机构设置和信用形式结构上,还是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调控方式上,金融压制都相当明显。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从金融压制逐步走向金融深化的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宋佳燕  
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为小微融资难题打开了新思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识别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可帮助银行降低成本,提高风控能力和服务效率,从而极大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作为金融科技的实践先锋,"金融壹账通"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智能产品和服务,助力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变革,其经验可供行业思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昌镛  
金融业薄弱是亚洲实现长期增长的主要障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亚洲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如何在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的环境下发展资本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创立有关金融市场的新原则。逐步实现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分散财政行业的风险,符合亚洲各国政府的利益,但同时必须对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创新进行适当监管。亚洲决策者应鼓励和管理好金融市场的发展,避免阻碍创新,当务之急是"更好地"加强金融监管,而不必"更多地"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楚江  潘博  
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状况是影响企业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国内306个城市904 443个企业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传统金融发展与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区域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传统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挤出了传统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区域视角看,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从企业视角看,在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私营企业。因此,要持续推进传统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推广金融科技,释放金融科技赋能发展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